• 商品
  • 详情
  • 评价
  • 联系
  • 推荐
立即购买 分享好友 商城首页 商城分类 切换频道 秒杀活动 购物车
1/5
郑和与东南亚伊斯兰(精装)图1

郑和与东南亚伊斯兰(精装)

00IP属地 广东
价格 40.00
发货 广东东莞市
数量
-+
库存 100
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郑和与东南亚伊斯兰》分上下篇,对佛教与伊斯兰教传人中国以及印度教、佛教与伊斯兰教传入东南亚,及其本土化的机制和过程作深入的宏观研究。上篇两章探讨佛教与伊斯兰教分别于汉朝和唐朝传人中国及其华化的历程。下篇四章分析东南亚伊斯兰化、郑和在东南亚伊斯兰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爪哇的华裔穆斯林与东南亚本土化的关系。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上篇 中国、印度与伊斯兰文化交流
第二章 文化融合:佛教传人中国
第三章 伊斯兰教人华与汉化

下篇 郑和与东南亚伊斯兰
第四章 东南亚伊斯兰化探源
第五章 郑和与东南亚伊斯兰化
第六章 郑和与海外华人
第七章 岛屿东南亚华社与伊斯兰教本土化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人名、地名索引

摘要与插图

上篇 中国、印度与伊斯兰文化交流
  第二章 文化融合:佛教传人中国
  一、华夏与印度古文明简介
  中印文明虽然都起源于河川流域①,但是却有不同的内涵与发展历程。两大古文明出的特点是中国文化人世与世俗化的人文主义基调,而印度文化则充满出世的由净化人生而延伸出来的禁欲主义基调。
  起源于中原黄河流域的中国文明塑造了中国人与中国文化的特性。人文主义自有史以来一直是中国思想史的主导思潮。中国人以人文主义来诠释人与天、人与自然的关系。夏商周三代的君王都以天子之名通过巫史来治国。在神权至上的三代,君王的权力被认为来自上天,是神授的。因此,君王必须通过巫史的祭祀与占卜活动和上天联系。②巫史被视为有特异功能的灵媒,能观察到物资世界(人间)和神灵世界(灵界)的事物,也能沟通两界。因此,君王必须通过他和天地神鬼直接沟通。商朝的甲骨文献,就是君王通过巫史寻求上天的旨意(天意)治国的占卜活动记录。人的命运操诸于天,人间与自然界所发生的事,天灾人祸,生老病死,都是早已注定的,那是天意,是无法改变的。人只有听天由命。约于公元前5世纪,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思想界兴起百家争鸣,人开始摆脱夏人尊命殷人事鬼敬神的思想束缚,而尊礼尚德③。人的地位提高了,人对自己的运程也不再那么无助和认命了。人的思维开始由对天、鬼神的敬畏,转向寻求和天、自然维持和谐关系的途径。
举报
收藏 0
买家评价
正在加载评价详情...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图书资料维护组

VIP会员第1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