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现实存在的“人”和虚无缥缈的“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关系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使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就和神打起了交道。本书以生动有趣的笔墨从八个层面对比作了解说:人不仅创,改变神,而且还能成为神;人在祈求神、祭祀神,又在利用神;人可以羡慕神,也可以操纵神。,本书又从神的人格化、世俗化、超凡化等方面进一步揭示了人神之间的关系。这种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既令人眼花缭乱,又耐人录味。本书在较为全面地展现众“神”底细的同时,还穿插了许多人神之间的奇闻轶事,有的荒唐可笑,有的怪异可叹,有的韵味悠然。
目录
一 人创:探索宇宙的奇思异想 1 人类工程的启动 (1)原始思维引发的神秘猜测 (2)古老的万物有灵观 (3)宗教视野中的现实人生 2 神灵王国中的第一代 (1)创世这神捷足先登 (2)天象之神遂即驾到 (3)山水诸神陆续降临 3 宗教诸神的形成 (1)道教神仙飘然而至 (2)佛教神灵翩然而来二 人改变神:顺乎民意的洗心革面 1 人扭转神的品行 (1)由恶变善的财神爷 (2)由四大到风调雨顺 2 人重塑神的容貌 (1)由丑变美的仙界 (2)由庄严肃穆到笑口常开 3 人更改神的性别 (1)由男变女的救世主 (2)由男变女的大地主宰 (3)由女变男的和事老三 人成为神:名哲贤才的精神升华 1 人成为神的条件 (1)超丹的智慧能量 (2)的行业贡献 (3)崇高的人格魅力 2 由布衣到文圣的孔子 (1)不语怪力乱神的贫贱布衣 (2)作为儒家精神的哲学家 (3)被推上神坛的至圣先师 3 由武夫到武圣的关羽 (1)生于乱世的一介武夫 (2)《三国演义》中的古今第一名将 (3)屡受加封的义勇之神四 人祈求神:凡夫俗子的心态外化五 人祭祀神:应有尽有的敬奉仪式六 人利用神:服务于已的荒唐之举七 人羡慕神:开拓多重的生存空间八 人操纵神:灵活机变的应酬策略九 人神之间:神的人化与人走向神后记本书主要参考文献
摘要与插图
书摘 既然各位先哲当初都没有想做神的企图,那么,为什么后人偏不尊重他们的初衷而硬硬地将他们推上神坛呢?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大都具有超凡的智慧能量,具有可以充当招牌的利用价值。儒道佛三家的祖师都是以哲学家的气派名扬的,人一旦除了名,各种传说便随之而来,传来传去就离了谱,为后人煞有介事地穿凿附会提供了极好的材料,也就为其走上神坛铺平了道路。就拿道教的开山祖师老子来说,他本是春秋末年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原名叫李耳,又名李聃,曾当过周朝的收藏室史,相当于现在所谓的国家图书馆的馆长,得以博览群书,学识过人。后来因不满于周朝的衰败,辞职归隐。他西出河南函谷关时,应崇拜他的守关人尹喜的请求,将自己的哲理感悟写成《五千言》(也称《道德经》、《老子》)一书。的结局就无人知晓了。司马迁的《史记》较早地记录了他一生的原貌,除了他的年龄有点偏高外,并无神秘可言。况且,《史记》所记的老子年龄大约是接受了汉代的某些传说,未必就是事实。可是,东汉末年,张道陵在创立早期道教的时候,就把老子神化起来,并将其推上了道教祖师的宝座。张道陵之所以看中老子,主要是因为他名气大、修养高,能够起到别立门户的作用,也容易产生一种类似于当今的广告效应。在此之前,有关孔子曾向老子请教礼的传说已风行于社会,并且孔子还曾经将其见到老子的钦佩之情将给他的弟子们听,而这件事偏偏又被记录到《史记》里去,足见历作为哲学家的李耳那超凡的智慧能量并非妄传。再说,体现他超凡智慧能量的《五千言》具有神秘主义色彩,尤其是他老人家关于“道”的论述颇有值得发挥的余地,道教徒们可以结合自己的需要从中大作文章。于是,老子就这样堂而皇之地变成了道教的头号神仙。为了神化老子,人们编出了许多光怪陆离的传说。有的说,老子的出生是他母亲“感大流星而有娠”,禀受了天地之气,因生在李家而姓李;有的说,老子是他母亲怀了72年(一说81年)才从左腋下生出来的,因在娘肚里呆的时间过长,生下来就已白发苍苍,所以被称为“老子”;还有的说,老子是他母亲走到李树下生的,生下来就能说话,并指李为姓。大约在东晋时,老子就被称为“老君”了。葛洪的《抱朴子·内篇》说“老君真形”是: 身长九尺,黄色,鸟喙,鼻隆,秀眉长五寸,耳长七寸,颜有三理上下彻,足有八卦,以神龟为床,金楼玉堂,白银为阶,五色云为衣,重迭之冠,持锋铤之剑,从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