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这套《中国版本文化丛书》所讲的版本,是书的版本,是中国书籍的版本,而且主要是讲现代书籍之前通称为古籍的版本。这好像只是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学系的学问,其实并不尽然,凡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史、经常接触使用古籍的人,都得多少有点这方面的知识,事实上也有很多学人懂得了这方面的知识而且成为古籍版本专家或爱好者。范围再扩大一些,有许多并非从事研究或教学而从事其他行业的人,也会对古籍版本发生兴趣。请看中国书店等拍卖旧本古籍时场面是何等热烈,今年我先后在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华东师大作这方面的讲演,听者也座无虚席,所有都说明这项学问确已得到社会上的认可和欢迎。 江苏古籍出版社如今出版的这套《中国版本文化丛书》,很有创意,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并且把版本这门学问从学者的书斋和图书馆的善本部中解放出来,直接面对广大读者。 这套丛书分宋本、元本、明本、清刻本、少数民族古籍版本、坊刻本、家刻本、活字本、插图本、新文学版本等等多种专册来撰写,力求反映出我国版本研究的风貌和水平。当然,有人怕这样体例会欠统一,还会出现重复,我认为不必担心。体例是大体上做到统一的,但不可能也不必要像教科书那么章节井然。我回忆当年步入古籍版本领域时看了些什么书,有张之洞的《书目答问》,有叶德辉的《书林清话》,有孙毓修的《中国雕版源流考》,有叶昌炽的《藏书纪事诗》,还有各家的书目和题跋,真可说是五花八门,哪拘于一个体例,一个框框,可就是把版本之学学到了手。一套丛书十几种,内容有时出现点重复也不要紧,如有说毛晋汲古阁是家刻,也有说应属坊刻,各人写各人的,角度不同,见解也不尽一样,来点百花齐放,岂不比一花独开更有意思。
目录
上编 中国佛典 传统文化土壤中的中国佛典 佛典的传入、翻译和著述 三宝崇拜与佛经供养 写本时代的佛典 早期刻印本佛典 印刷术起源阶段 五代的佛教印刷品 日本新发现北宋早期的佛教印刷品 佛典装帧 卷轴装 梵夹装 经折装 粘叶装 缝绩装 旋风装 方册装下编 历代大藏经 什么叫大藏经 真真假假“金粟山大藏经” 刻本大藏分南北中三个系统 的雕版大藏经《开宝藏》 《开宝藏》存世知多少 《崇宁藏》名称的来历 《崇宁藏》与《毗卢藏》 王永从施刊《思溪藏》 杨守敬的遗憾 应县木塔中发现《契丹藏》 丰润所出小字本辽藏 拍卖行中出现的辽刻经疏 幸运的《赵城金藏》 崔法珍刊雕《金藏》的碑文 敦煌发现的《金藏》 无意之间发现《碛砂藏》 《碛砂藏》宋版《大般若经》尚存 《碛砂藏》经板明代尚存 白云宗与《普宁藏》 西夏遗民李慧月的法宝因缘 “天龙山藏经”之谜 《洪武南藏》毁于一炬 《永乐南藏》分三六九等 御敕雕印明《北藏》 亦真亦幻“武林藏” 《嘉兴藏》分别存板印刷 大清《龙藏》图版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