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
  • 详情
  • 评价
  • 联系
  • 推荐
立即购买 分享好友 商城首页 商城分类 切换频道 秒杀活动 购物车
1/5
刑法新教程图1

刑法新教程

50IP属地 广东
价格 36.00
发货 广东东莞市
数量
-+
库存 100
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本书的前身是《新刑法教程》,该书由我们九位中青年刑法学者通力合作编著,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1997年9月出版。由于该书系1997年3月新刑法典颁行后不久即及时问世,且注意了体系的完整性和内容的科学性,因而受到了读者的好评和欢迎,三年多来数次重印,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和法治实践做出了有益的贡献,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并于1998年12月荣获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鉴于该书出版三年多来,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又有了新的发展,刑法理论研究也有了显著的进步,使得这部教材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的实际需要,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委托,赵秉志教授邀请并组织原教材的全体作者,在原教材的基础上,重新编写了这部新教材,并更名为《刑法新教程 》交付出版。 本教材编写注意吸收近年来我国刑法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以1997年修订的现行刑法典及其颁布后通过的单行刑法、刑法修正案以及相关立法解释、司法解释为基本依据,采纳刑法理论研究中较为通行的观点,努力全面、正确、充分地论述我国刑法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并在刑法各论部分,按照刑法典分则条文的顺序,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需要,对具体犯罪进行了详略不同的论述,力求提高本教材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 本教材在编写程序上,先由主编拟定编写大纲和编写要求,再由各位作者分别撰写出初稿,由正副主编统改定稿并交付出版。尽管我们力求使本书的质量高一些,但由于现行刑法典的修订幅度很大且通过时间不长,司法实务检验和刑法理论研究都还不够,加之我们水平所限,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上编 刑法总论 第一章 刑法学和刑法概说 (3) 第一节 刑法学概述 (3) 第二节 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10) 第三节 刑法的创制和完善 (13) 第四节 刑法的根据和任务 (20) 第五节 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23)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30) 第一节 刑法基本原则的界定和意义 (30) 第二节 罪刑法定原则 (33) 第三节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43) 第四节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45) 第五节 罪责自负原则 (49) 第六节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51) 第七节 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53) 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 (58) 第一节 刑法的空间效力 (58) 第二节 刑法的时间效力 (68) 第四章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73) 第一节 犯罪概念 (73) 第二节 犯罪构成 (80) 第五章 犯罪主体 (89) 第一节 犯罪主体概述 (89) 第二节 刑事责任能力 (93) 第三节 与刑事责任能力有关的因素 (96) 第四节 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 (107) 第五节 单位犯罪 (111) 第六章 犯罪主观方面 (115) 第一节 犯罪主观方面概述 (115) 第二节 犯罪故意 (119) 第三节 犯罪过失 (128) 第四节 意外事件 (133) 第五节 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134) 第六节 认识错误 (139) 第七章 犯罪客观方面 (143) 第一节 犯罪客观方面概述 (143) 第二节 危害行为 (147) 第三节 危害结果 (159) 第四节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166) 第五节 犯罪的其他客观要件 (171) 第八章 犯罪客体 (173) 第一节 犯罪客体概述 (173) 第二节 犯罪客体的种类 (176) 第三节 犯罪对象及其与犯罪客体的关系 (178) 第九章 正当行为 (181) 第一节 正当行为概述 (181) 第二节 正当防卫 (183) 第三节 紧急避险 (194) 第四节 其他正当行为 (200) 第十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209) 第一节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概述 (209) 第二节 犯罪既遂形态 (215) 第三节 犯罪预备形态 (219) 第四节 犯罪未遂形态 (223) 第五节 犯罪中止形态 (230) 第十一章 共同犯罪形态 (237) 第一节 共同犯罪概述 (237)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形式 (242) 第三节 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247) 第四节 共同犯罪与身份 (255) 第十二章 一罪与数罪形态 (260) 第一节 罪数判断标准 (260) 第二节 一罪的类型 (264) 第三节 数罪的类型 (289) 第十三章 刑事责任 (292) 第一节 刑事责任概述 (292) 第二节 刑事责任的根据 (297) 第三节 刑事责任的形成与解决 (302) 第十四章 刑罚概说 (305) 第一节 刑罚的概念 (305) 第二节 刑罚的功能 (309) 第三节 刑罚的目的 (317) 第十五章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327) 第一节 刑罚的体系 (327) 第二节 主刑 (329) 第三节 附加刑 (341) 第四节 非刑罚处理方法 (351) 第十六章 刑罚裁量 (354) 第一节 刑罚裁量概述 (354) 第二节 刑罚裁量原则 (356) 第三节 刑罚裁量情节 (359) 第十七章 刑罚裁量制度 (367) 第一节 累犯 (367) 第二节 自与立功 (373) 第三节 数罪并罚 (383) 第四节 缓刑 (402) 第十八章 刑罚执行 (411) 第一节 刑罚执行概述 (411) 第二节 减刑 (413) 第三节 假释 (418) 第十九章 刑罚消灭 (424) 第一节 刑罚消灭概述 (424) 第二节 时效 (425) 第三节 赦免 (429) 下编 刑法各论 第

举报
收藏 0
买家评价
正在加载评价详情...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图书资料维护组

VIP会员第2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