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的定义——经的领域——经的次第——六经与孔子——经学的派别
本论
一 易经
八卦与重卦——易经的内容与作者——易传的内容与作者——易学的派别
二 尚书
尚书的种类——今文尚书的篇目与来源——古文尚书的篇目与
来源——伪古文尚书的篇目与来源——尚书学的派别
三 诗经
诗经的内容与篇数——风雅颂的区分——国风的次第——大小
雅的篇第——三颂的篇第与作者——诗序的作者及其争辩——
诗经学的派别
四 三礼——周礼仪礼与礼记
周礼的命名与篇第——周礼的来源——周礼的作者及其争
辩——仪礼的篇目与次第——仪礼的作者问题与完缺问题——
逸礼的来源与真伪——礼记的篇第——礼记的来源及其争
辩——礼记各篇的“定性分析”——礼学的派别
五 春秋——春秋经与左传公羊传毂梁传
编年的春秋经——传经的分合——春秋的命名——春秋的通名
与专名——春秋的作者与孔子——左传与春秋——左传的作者
及其争辨——左传的来源——公羊传的“异义”——公羊传的
作者及其争辩——毂梁传与公左——毂梁传的作者及其争辨
——春秋学的派别
六 论语
论语的篇第——论语的种类与变迁——论语篇数的异说——论
语的编者及其争辩——论语的命名与其别名——论语学的沿革
七 孝经
孝经的篇第——孝经的版本及其争辩——孝经的作者及其争
辩——孝经学的派别
八 尔雅
尔雅的篇第——尔雅的命名——尔雅的篇数问题与其解释——
尔雅的作者及其争辩——尔雅的来源——尔雅学的沿革
九 孟子
孟子的内篇与外篇——孟子的作者及其争辩——孟子的“升格
运动”——孟子学的沿革
后记,本书作者周予同(1898—1981),中国经学史家,原名毓懋,又名周蘧,学名豫桐,笔名天行,字予同。浙江瑞安人,称“瑞安十大才子”之一,早年研究教育学,后专治经学,是当代中国研究经学的。
《群经概论》是周予同的主要著作之一,全书对中国传统十三部经书逐一剖析,从作者、篇第、种类、内容、渊源、沿革及其派别均作简明扼要且深入浅出的论述,为了解十三经的优选入门书。,
定价:为出版社全国统一定价;
文轩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受系统缓存影响,最终价格以商品放入购物车后显示的价格为准;
,新广告法规定所有页面信息中不得出现绝对化用词和功能性用词。
本店非常支持新广告法,但为了不影响消费者正常购买,页面明显区域本店已在排查修改,对于不明显区域也将会逐步排查并修改,我们此郑重声明:本店所有页面上的绝对化用词与功能性用词在此声明全部失效,不作为赔付理由。涉及“教育部声明”中的商品,均不代表教育部指定、推荐的具体版本,仅代表该商品的内容为指定、推荐书目。因极限用词引起的任何形式的商品赔付,本店不接收且不妥协。希望消费者理解并欢迎联系客服帮助完善,也请职业打假人士高抬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