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民国三大校长
70IP属地 广东
商品详情
目 录 001 / 编 北大校长蔡元培 002 ... 蔡元培自述 / 蔡元培 026 ... 蔡孑民先生与我 / 王云五 041 ... 对于蔡先生的一些回忆 / 毛子水 045 ... 随侍蔡先生的经过及我对他的体认 / 姜绍谟 052 ... 宁粤和谈追随蔡先生的经过 / 程沧波 058 ... 蔡元培先生的革命思想与活动 / 邓嗣禹 075 ... 辛亥革命前后的蔡元培 / 陶英惠 091 ... 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 / 罗家伦 口述 马星野(伟) 笔记 111 ... 青山有幸埋忠骨——蔡元培先生晚年在香港及逝世经过 / 关国煊 131 / 第二编 清华校长梅贻琦 132 ... 五月十九念“五哥” / 梅贻宝 139 ... 我最初认识梅月涵先生时的一件小事 / 王云五 141 ... 梅贻琦—— 一位平实真诚的师友 / 叶公超 146 ... 酒杯边的琐忆——兼记梅贻琦先生饮酒的风度 / 黄季陆 159 ... 悼念先师梅月涵先生 / 刘崇 165 ... 回忆梅月涵校长 / 罗香林 172 ... 在大树底下躲雨——梅故校长月涵先生追忆 / 顾献樑 177 ... 怀念梅校长——月涵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纪念 / 徐贤修 181 ... 清华与我——贺“清华大学”七十五岁 / 孙观汉 195 / 第三编 南开校长张伯苓 196 ... 张伯苓先生小传 / 张源 译 203 ... 五则故事话“南开” / 马国华 210 ...“ 南开先生”张伯苓 / 丁履进 216 ... 南开大学和张伯苓——大学和大学校长的特色 / 吴大猷 225 ... 张伯苓与南开大学 / 宁恩承 267 ... 我在南开大学的前十年(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三六年)(节选) / 何廉 282 ... 张、梅两校长印象记 / 柳无忌,王云五(1888—1979),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原名云瑞,字岫庐。现代有名出版家,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总经理,对中国近代出版、文教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曾主持出版“万有文库”等大型丛书,发明四角号码检字法,1979年8月病逝于台北。 罗家伦(1897―1969),浙江绍兴人,字志希。1917年入北京大学,曾参与发起组织新潮社,创办《新潮》月刊,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后赴欧美留学,1926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和中央大学校长、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驻印度大使。1950年到台湾地区地区后,任“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考试院副院长”等职,后病逝于台湾地区地区。著有《科学与玄学》《中山先生伦敦蒙难史料考订》等。,1. 中国现代史很丰富的宝库,海内外史学界认可的“民国史长城”——台湾地区地区《传记文学》杂志珍藏内容大陆首度完整呈现! 靠前辑《从晚清到民国》《再见大师》《民国三大校长》《我们的朋友胡适之》重磅上市! 2.教育盛,虽战乱纷争仍人才辈出、民力丰沛、国体向上,民国三大校长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堪称民国教育的“盗火者”,执掌中国教育界之牛耳,开一代之风气,引领时代之潮流!民国史爱好者保证不能错过的一部作品! 3.本书内容皆为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三人的学生与挚友执笔,内容客观翔实、情感充沛真挚。兼具史料价值与通俗可读性,是了解三大校长难得之佳作! “他(蔡元培)长北大,让教员学生的思想自由发展,自由辩论,自由发表,杂志如雨后春笋,思潮如波涛澎湃……孑民先生之发扬文化,其功不在禹下……” “梅先生做人、读书、做事,都可以拿慢、稳、刚三个字来代表,而很令人想念他的,就是他的真诚。” “伯苓先生的教育方针,除了读诵中外历史、地理、经史子集、中外文学文字以外,有三个新的政策:靠前为科学,第二为体育,第三为合群爱国。”,1.台湾地区地区《传记文学》杂志被誉为中国现代史很丰富的宝库,海内外史学界认可的“民国史长城”。诸多珍藏内容抢先发售在大陆呈现,必将在学界与读者中引发轰动效应。 2.本书内容皆为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三人的学生与挚友执笔,内容客观翔实、情感充沛真挚。兼具史料价值与通俗可读性,是了解三大校长难得之佳作! 3.民国三大校长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堪称民国教育的“盗火者”,执掌中国教育界之牛耳,开一代之风气,引领时代之潮流!这是对一个时代的追忆,唤醒我们重新认识正在消逝的历史,一代学人的风骨与气节,正是这个时代所缺乏的!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