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录了湖北省农函大学员的先进事迹和成长足迹,描述了他们学以致用依靠科学技术增收致富的过程,介绍了他们在不同行业中的先进管理模式与经验。
目录
001漳河岸边的柑橘人
——记省农函大当阳分校学员、当阳市红鑫果业理事长丁德木
006农函大助力念好茶叶致富经
——记省农函大鹤峰分校学员、鹤峰县即品贸易公经理勇
010举科普大旗打造黄鳝养殖业航母
——记省农函大监利分校学员、监利县程集镇黄鳝养殖营销协会会长世和
016水产养殖先锋带富一方乡邻
——记省农函大红安分校学员、红安县觅儿寺镇水产养殖协会会长业洲
020“闯”出来的科技企业家
——记省农函大孝昌分校学员、湖北云峰绝缘材料有限公经理文钊
025创农业经营新模式走转型发展新路子
——记省农函大当阳分校学员、当阳市颖凯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文河
030梦想升级:探索农村新能源技术
——记省农函大蕲春分校学员、蕲春县荣欢农村能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叶荣喜
036科学养猪的“领头雁”
——记省农函大通城分校学员、通城县富康养猪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付召武
043山民闯入大市场土鸡变成金凤凰
——记省农函大通城分校学员、通城县宏兴养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冯季平
047撂荒田里种出“金”
——记省农函大武穴分校学员、武穴市种粮专业大户兰永金
053“农函大助我走上科技致富路”
——记省农函大鹤峰分校学员、鹤峰县铁炉白族乡科技致富带头人向彩兰
058发展林业见成效 生态美景入画来
—记省农函大鹤峰分校学员、鹤峰县五里乡林海专业合作社刘文凯
063青年返乡创业扎根故土服务农村
——记省农函大谷城分校学员、谷城县石花镇小坦山村团支江婷
068牵着山羊奔小康
——记省农函大枝江分校学员、枝江市佳鸿黑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许家良
072丢了“铁饭碗”捧起“金饭碗”
——记省农函大枝江分校学员、枝江市长江土著鱼类产销协会会长杜其松
076瞄准市场求效益生态种养创
——记省农函大洪湖分校学员、洪湖市水产养殖户李山陆
080核桃产业托起群众致富梦
——记省农函大郧阳分校教师、郧阳区胜源核桃产业协会会长李兴胜
087葡萄家庭农场的甜蜜梦
——记省农函大鹤峰分校学员、鹤峰县白泉葡萄家庭农场主杨万兵
093科技走绿色农业致富之路
——记省农函大老河口分校学员、老河口市裕丰果品合作社理事长杨天网
097让荒岗长出“软黄金”
——记省农函大孝昌分校学员、湖北锐浩农业开发有限公经理杨火春
101花卉苗木基地里的致富经
——记省农函大当阳分校学员、当阳市半月镇花卉苗木带头人杨玉华
105开辟石蛙养殖新天地
——记省农函大通城分校学员、通城县密岩山石蛙养殖科普示范基地吴雄
108幕阜山区茶飘香
——记省农函大通城分校学员、通城县茶叶科技示范户吴海燕
112深山里的“茶星”梦
——记省农函大鹤峰分校学员、鹤峰县兴农致富之星张云
117莓发展的引路人
――记省农函大沙市分校学员、荆州市沙市区锣场镇莓种植协会会长张方雄
123退伍不褪色创业竞风流
——记省农函大谷城分校学员、谷城县山水班河退伍军人创业园经理张建武
127“土专家”创造“洋”模式
――记省农函大枝江分校学员、枝江巿双杨脱毒马铃薯产销协会会长陆诚之
132万花丛中的酿蜜人
——记省农函大沙市分校学员、荆州市振飞养蜂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启秀
136种植苗木带富一方
――记省农函大鹤峰分校学员、鹤峰县兴林林木种苗种植专业合作社
141“黄鳝国”的领军人
——记省农函大仙桃分校副校长、仙桃市强农水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邵自迪
147扎根基层写春秋
——记省农函大洪湖分校学员、洪湖市创业致富带头人罗新祥
151小小柑橘苗成大产业
——记省农函大枝江分校学员、枝江市水果种苗产销协会会长胡光平
155协会舞龙头助推竹林产业大发展
——记省农函大郧阳分校学员、郧阳区背林场余河村党支胡良平
161小河蟹做成致富大产业
——记省农函大洪湖分校学员、洪湖市滨湖办事处河蟹养殖专家胡良成
166生猪拱开致富门
——记省农函大通城分校学员、通城县新三汇养殖专业合作经理胡贤利
169特种养殖圆致富梦
——记省农函大鹤峰分校学员、鹤峰县柯氏特种自然生态养殖经理柯西元
173林间修炼果满园
——记省农函大枝江分校学员、枝江市仙女镇鲁港村柑橘种植大户施祖金
177痴心奉献山区科技事业
——记省农函大郧阳分校教师、郧阳区金银花产业协会会长袁智国
183屡败屡战勇向前技术创出新天地
―─记省农函大鹤峰分校学员、鹤峰县香菇种植大户唐天安
189深情系大地春雨润心田
——记省农函大老河口分校学员、老河口市春雨合作社理事长唐少东
195小香菇绘大蓝图
——记省农函大当阳分校学员、当阳市庙前镇香菇能人涂良洪
201青春,携梦飞
——记省农函大孝昌分校学员、孝昌县飞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飞
205小企业引爆大农业
——记省农函武穴分校学员、武穴市龙昌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正武
212当新型职业农民开发创建有机农业
――访省农函大鹤峰分校学员、鹆峰县湾潭茶叶专业合作社法人梁付泽
217科技兴业的引路人
——记省农函大特聘教师、蕲春县时珍濒湖山养土鸡园经理董以良
223培育“小皇蜜”打造农业新名片
———记省农函大沙市分校学员、荆州市沙市区观音垱镇瓜果协会会长程传林
227追逐绿色梦想打造生态农庄
——记省农函大当阳分校学员、当阳市乡土拔尖人才鲁方玉
231执着追梦乐当“猪信儿”
——记省农函大谷城分校学员、谷城县五山镇正升生态养猪场主曾云
235合作促共赢携手绘蓝图
——记省农函大丹江口分校学员、丹江口市龙山镇柑橘协会理事长谢厚平
242建家庭农场做新型农民
——记省农函大蕲春分校学员、蕲春县农技协常务理事副会长蔡志勇
摘要与插图
今年刚开春,年逾六十的当阳市淯溪镇春新村农民丁德木,被授予当阳市农村科普带头人。老丁文化程度不高,满打满算,也只能算个小学毕业。人也实在,想干啥事,干起来可是几头牛都拉不回来。老丁从小吃苦,是吃洋芋红苕、喝掺着野菜的玉米糊长大的;他也是当过“官”的,只是官有点小,村里的生产队长。是这样一个农村汉子,硬是在依靠科技发家致富的道路上闯出了一条新路。如今提起老丁,十里八乡的老百姓,无不伸出大拇指。
穷则思变
老丁所在的村,是个老区。新四军来过,也来过,来了才取名——春新村。虽然穷乡僻壤,却也青山绿水,只要撒把种,能开一片花。祖辈勤扒苦做的传统他全盘传承,改革开放的春风更是激励着他。1981年,丁德木全家老小齐上阵,挖了5亩没人要的荒山,试着种植从外地引进的“温州蜜橘”。1983年秋,黄澄澄的橘子像元宝一样挂满了枝头。这橘子皮薄、汁多、味甘,口感特好,老丁心里像喝了蜜一样。有了“天赐的礼物”,这下一发不可收了,他提着装满橘子的菜篮,向科委、农汇报,寻找农业局、林业局的专家咨询,得到了充分肯定。
几年下来,这牛一样的汉子,请来果树技术员陈运福,提供柑橘苗,进行技术指导,硬是百亩的荒山搞成了“花果山”。那些年,丁德木在陈老师的指导下,挖掘到了人生中的桶金,成了村里的个“万元户”,生活也因此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他并没有此止步,看着脚下的黄土地和辛勤劳作的乡亲们,老丁暗自下定决心,要带动家乡父老种植柑橘共同致富,要改变春新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林场管理局终于答应以扶贫的方式来扶助村里的柑橘种植业。1987年,春新村正式引进了温州蜜橘苗。有了的支持,又有规范的技术指导,全村进行了大面积的种植。那一年大家都尝到了甜头,整个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还授予丁德木先进个人奖。老丁心里感到很安慰,觉得这些年的苦没有白吃。
一波三折
转眼间到了1997年,春新村的柑橘种植规模已经扩大到几千亩,产量大幅上升,但也是那一年,柑橘的价格下降了很多。看到好多村民含泪掉了柑橘树,种上了别的经济作物,丁德木心如刀绞。反复思虑过后,老丁决定要帮助村民改变局面、走出困境。他觉得只有面向市场,打响自己的品牌,才有一条活路。
在现实的逼迫下,老丁迈出了走向市场的步,开始了天南地北跑市场的艰苦追寻。为了找市场,丁德木南下广州,北上郑州、西安、太原、保定、北京、天津、东北三省,山东济南、淄博,全国各大城市都留下了丁德木的足迹。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常常是状况百出,大费周章运到目的地的蜜橘无人问津,好不容易把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