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学术研究的思维方法及论文的创作。书稿共分八章。章介绍了学术思维的定义、过程及分类;章介绍了基本概念括假设、理论及理论模式和研究对体与样本;第三章介绍了如何提出研究问题括提出问题的步骤和选题、定题过程中的困难;第四章介绍如何阅读文献括文献来源,查询、阅读、综述文献的一般程序,确定文献阅读范围和整理与综合文献;第五章介绍如何选择研究设计;第六章介绍如行问卷调查括问卷调查简介、问卷设计、问卷答案的分级、选择调查对象和实施问卷调查;第七章介绍实验研究的种类和程序;第八章介绍论文写作的步骤和技巧。
目录
代序:学术境界/全
本书导读·学术形象
章
TVS:学术思维与写作概要
1.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基本概念
1.2学术文本
1.3共同的内在逻辑:文本与思维的统一
章
问题(视点A)
2.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问题
2.2核心问题:学术视点A
2.3相关问题
2.4学术问题质量判定
第三章
概念(视点B)
3.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概念
3.2核心概念确定与界定
3.3相关概念
3.4核心问题与核心概念:视点A与B的关联
第四章
文献
4.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文献与价值
4.2文献阅读与分析——深加工
4.3批判与跨界阅读
4.4文献综述
4.5文献引用与注释
第五章
选题
5.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选题与课题
5.2确立课题
5.3假设
5.4价值与创新
5.5课题质量
第六章
方法
6.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学术方法概述
6.2学术方法的多样:专用与通用
6.3理论思辨法
6.4实证量化法
6.5临床质化法
6.6臻美完型法
6.7方法链:多样统一
6.8以图表说话的魅力
第七章
过程
7.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过程文本
7.2重心:开题报告
7.3开题报告撰写要领
7.4开题报告与综合评析
第八章
成果
8.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学术成果文本
8.2学位论文――大论文
8.3期刊论文——小论文
8.4学术论文修辞
第九章
再论创新
9.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学术创新
9.2基本路径
9.3提出新问题
9.4发现新知识——理论创新
9.5新方法、新技术、新模式
本书结语·使命与荣耀
附录
书系结语·从教学到宇宙
摘要与插图
学术道路多样,条条道路通罗马,但离“罗马”(学术目标)有亲疏之别。
TVS学术思维与写作方式,则是学术目标、形成成果的一条可靠的逻辑通道。
1.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基本概念
TVS,原为“视点结构教学”(Teaching of Viewpoint-Structure),英文缩写TVS。视点结构教学经历了25年多的探索和,以本书作者1993年出版的《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中第四章“教学逻辑技术”为起点,2002年出版的《视点结构教学技术原理》为独立标志,今“TVS:视点结构教学”书系的出版为第三阶段发展,从学校教学、学生学员学步走向更广阔的领域,成为一种普遍适用的理逻辑与理美感兼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写作方式,乃哲学理论。
TVS哲学和TVS要是基于客观宇宙万物的“点→点”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基本模式的人类认知的“视点→点”基本模式而言的,指以一个学科的基本概念为基点(视点),透视和辐射建构相关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结构)的一种哲学理论与定律、教学哲学与定律、课程和教学模式及其教学行为体系。应用在学术活动中,称为TVS学术思维和TVS学术写作。与其他学术思维和学术写作不相同的是:其强调围绕明确的视点(问题与核心概念),一以贯之建立整个学术思维逻辑和文本内容逻辑结构的过程与方法。
TVS学术思维,是研究者头脑的信息加工活动,指从质疑(即问题)开始,依据概念、判断、推理,对通过各种方法手段(各种传统和现当代科研方法,资料、事实和数据收集分析方法,以及电脑、手机、互联网传感器等现代科技手段)所获得的相关信行加工,直到证实(或证伪)的全过程。
TVS学术写作,是将学术思维过程及其成果,用书面语言文字富有逻辑地、、简明或更好还是生动美感地表述出来。学术写作与其他文本或都是书面写作或创作,但二者质与风格不同。记者写的是新闻报道,行政人员写的是政策文书文件,教师写的是讲稿,作家写的是诗歌小说…之,天下文章形式多样,写作目的、范式和文笔文风,自然各有写法与门道。学术写作是依赖理思维,讲究逻辑、专业和深刻的,也是难度大的一种写作,需要用心领会、学复训练实践才能掌握。
1.2学术文本
1.2.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定义
学术文本,是学术研究过程尤其学术思维过程的书面呈现,或者说是学术思维和学术活动及其成果的书面表达,是在学术思维引导下,对学术活动全程中产生的前期、中间和末期成果,用合乎学术规范的文字语言括数据、图表、软件等行表达而产生的书面成果。
学术文本的行文架构与质量,可以透视或实际上反映学术思维乃整个学术研究活动的逻辑线路与品质。因此撰写学术文本,也是按照学术文本规范,呈现自己的学术思维与研究活动。
有高质量的学术思维,才可能有高质量的学术活动及其书面表达。但是,并非有了高质量的学术思维,、必然有高质量的学术文本。因为,学术文本除了学术思维的内在支持以外,还需要遵守一系列书面文本的写作规范,还需要有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1.2.2种类
学术文本种类诸多括一般学术文本和学位论文(及大型项目成果)文本两大类。
(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一般学术文本,括期刊论文和一般课题研究文本。“一般论文”,主要指在学术杂志上文括理论文、实证报告、应用文和经验(实践)论文等,各类杂志对这些论文都有类型侧重和明确规范要求。“课题研究文本”,主要指一项课题研究前期、中间过程、后期结题等所产生的书面表述文本括项目申报书、开题报告、中展报告、中期论文、结题报告、终成果等。其中,括了在期刊上发表的相关论文(一般注有项目基金和编号)。其过程中各类报告文本,一眼看上去与期刊论文在形式上大的不同是,篇幅字数相对较多,有目录,全文各部分的内容或基本构成框架,通常有规定或常规格式,如问题、核心概念、文献综述、研究框架、主要研究方法、价值与创新、正文(论证或若干章节)、参考文献等。这些形式上的规定,有点像做八股文。
(2)学位论文文本,是以获得相应学位为指向,反映研究学准学者的学术研究过程与的重要文本。各专业学位论文文本格式有不同,但基本都与一般学术论文中的“课题研究文本”在构成要素与逻辑结构上相似。因其还有凭此获取学位的特能,还必须通过学位答辩,因此还称为“答辩词文本”等。
(3)各类主要文本格式(参见本书第7、8章)。因为含一些重要构成因素和逻辑问题,所以需要先了解和掌握这些共同的东西(第pan>6章)。
1.2.3学术文本思维逻辑框架
任何真正的学术研究,任何类型和级别的“学术思维与写作”,都必须是一个多因素环环相扣的逻辑过程,也称思维逻辑结构。仅从写作形式上看,也都有基本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