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共7章:章为概论,简单讲述了中国武术的形成与发展和中国文化与旅游的关系;章为武术文化形态的结构与特征;第三章为武术流派的地域分布;第四章为武术与名胜古迹;第五章为武术文化与旅游共存的必然;第六章为武术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七章为武术文化旅游品牌的创造——少林寺现象。武术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有着广阔的发展潜力。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武术文化的传播,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把的自然景观同丰富的武术文化结合起来,一步挖掘整理、开发利用丰富厚重的自然与武术文化资源上夫,集中力量建设和推出一批鲜明、具有垄断的武术文化旅游产品。因此,我们要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充分发掘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提炼民族文化精华,展现民族武术文化的精髓,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同时,也满足旅游市场的需要。让旅游成为展示、传播中华民族武术文化的舞台和窗口。
目录
章 概论 /pan>
节中国武术的形成与发展/3
节武术的内容、分类与特点/9
第三节武术竞赛与鉴赏/13
第四节文化与旅游的关系/19
章武术文化形态的结构与特征/25
节武术文化形态的结构与层面
节武术的主要文化特征/29
第三章武术流派的地域分布 /33
节武术流派的形成/35
节武术流派分布的地域特点/37
第三节武术流派简介 /40
第四章武术名胜与古迹/47
节少林武术/49
节武当武术 /55
第三节峨眉武术/6pan>
第五章武术文化与旅游共存的必然/67
节旅游为武术文化的展示提供必要台/69
节武术文化与旅游的关联/82
第三节武术文化与旅游的优势互补/89
第四节武术文化与旅游的契合点/95
第六章武术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05
节武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意义
节武术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基本特征 /12pan>
第三节武术文化旅游开发的原则与依据
第四节武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相关利益者
第七章武术文化旅游品牌的创造——少林寺现象
节少林寺武术文化探源/145
节少林武术文化发展与经营回顾/149
第三节少林寺现象的反思/158
参考文献/170
摘要与插图
节中国武术的形成与发展
武术在我国有着的历史,作为独立的社会文化现象,武术的起源与中华文明的产生是同步的。在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出现,武术在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开始萌发和催生。武术的本质是技击,因此考察武术的起源,要从人类技击的产生开始。
一、中国武术的起源
远古时期,人们处于生产力低下、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的生存状态,为了生存,人们首先面临的是人与野兽之间的争斗。在原始的狩猎活动中,人们逐渐学会了拳打脚踢、指抓掌击、跳跃翻滚等一类的初级攻防手段,并且学会了使用木棒、石头等器具击打野兽的方法。然而,这些击打的方法多是基于本能的、自发的、随意的身体动作,人们还不能有意识行搏杀技能练这些初级攻防手段却为武术的形成奠定了的基础。
经过数万年的这种基于本能的、自发的、随意的身体动作经验的积累,人类逐渐形成了的击刺技巧、攻防姿态与动作。当人入旧石器时代晚期,通过打制石器等生产工具让人类生活质量有了较大发展人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较广泛地运用弓箭来狩猎。由于生产、狩猎工具的不断创新,人类在劈、、击、刺等技术上积累了更为丰富的经验。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人与野兽的争斗中,人类掌握了基本的搏杀技能,原始人类的生存能力提高。
然而,这种在人与兽斗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技巧与方法,还不能说是武术的萌芽。据《吕氏春秋·孟秋纪》记载:未有蚩尤之时,民固剥林木以战矣。争斗之所自来者久矣,不可禁,不可止。由此可见,早在原始部落发生大规模战争之前,中国已经出现了人与人之间为抢夺食物、领地行的争斗。这些争斗普遍,而且由来已久,正是这些争斗使大量生产工具逐渐演变为人类互相攻防的武器。在争斗中,凡是能用于搏击的生产工具都成了争斗的武器,人们远则使用弓箭、投掷器则使用棍棒、刀斧,器械巨大的展露无遗。渐渐地,人们发现光有器械是不够的,由此使用器械的技巧和战争中的格斗技术逐步分离出来,并沿着自身的规律向武术的方向发展。
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程度的提高,私有制的萌发,氏族与部落之间开始出现有组织的较大规模的战争。原始人群为适应原始战争的需要,要做战斗的演练操练,以熟悉战斗的击刺动作和应有的群体组合,于是在原始人群中萌发了武舞,或称战舞。
根据史料以及有关民俗学提供的情况看,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狩猎、战事等活动之前或之后,一般要跳武舞。武舞是对狩猎或战争场景的模拟,人们在武舞中幻想以这些击刺杀伐的动作来产生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以战胜对手和敌人。从实际效果来看,它既是对搏杀技能操练的一种形式,也是用以宣扬武威的一种手段。可以说,武舞是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将祭祀、教育、娱乐以及搏斗训练集于一体的活动方式。它是原始社会多位一体的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武术主要的原生形态。
二、中国武术的形成
在原始社会的斗争中,武术虽构成了原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还只是处于萌芽阶段,还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育活动范畴,因而真正的武术是入阶级社会以后才逐渐形成的。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社会从氏族公社的原始社入奴隶制社会。奴隶主之间的频繁战一步推动了技击技术的发屈。当时的作战形式主要是车战。为了适应车战的需要,加之冶炼技术的发展,军队配备各类做工精良的青铜兵器,并且形式也有许多,组合也更加合理,如戈与矛结合而产生的戟。在商周时期,田猎和武舞成为武技训练的主要手段。田猎的目的是训练各种武器的使用及驭马驾车技术,以田狩。田猎是集身体、技术、战术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训练。
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动荡时代。各诸侯国攻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