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基础知识、车身损伤分析、车身损伤的测量、车身校正、车身板件修复、车身板件的更换、车身塑料件的修理及车身附件修理,系统地讲述了汽车碰撞钣金修复的理论知识、维修步骤、实用技巧等,并通过典型的车身修复实例提高图书的实用性,这些实例涉及了车身的损伤分析、车身测量、车身校正、车身板件的维修、车身板件的更换以及车身常见附件的维修。
本书图文并茂,可作为汽车钣金从业人员参考用书,同时可作为职业院校相关课程的教材,并且适合作为汽车钣金维修技术培训教材及汽车维修技师自学的参考资料。
目录
第一章基础知识1
第一节车身修理安全知识1
第二节车身结构3
一、车身分类3
二、车架式车身结构3
三、整体式车身结构6
四、碰撞对车身结构的影响和评估9
第三节车身材料11
一、车身钢板11
二、特殊金属板在车身中的应用12
三、铝合金在车身中的应用13
四、塑料在车身中的应用14
第四节焊接技能及应用16
一、氧乙炔焊接16
二、惰性气体保护焊17
三、电阻点焊25
第五节钣金基本工艺28
一、放样与下料工艺28
二、钣金件手工制作工艺36
第二章车身损伤分析44
第一节汽车车身碰撞损伤概况和防碰撞理念44
一、汽车碰撞的形式44
二、汽车车身抗撞性的设计理念45
第二节碰撞因素对汽车损坏的影响47
第三节车架式车身的碰撞变形49
第四节整体式车身的碰撞分析51
一、整体式车身碰撞力的传递路径51
二、整体式车身碰撞吸能区53
第五节整体式车身的碰撞变形57
一、汽车前部碰撞变形57
二、汽车中部碰撞变形57
三、汽车后部碰撞变形58
四、汽车顶部碰撞变形58
五、整体式车身碰撞损伤的类型59
第六节目测确定碰撞损坏的程度60
一、损伤诊断的程序60
二、目测确定碰撞损坏的程度62
三、从车身外观钣金件的配合看隐性故障66
第三章车身损伤的测量68
第一节车身测量的重要性68
第二节机械式车身测量系统68
一、钢板尺和卷尺68
二、量规69
三、机械式三维测量系统74
第三节电子式车身测量系统76
一、半机械半电子测量系统76
二、半自动电子测量系统76
三、全自动电子测量系统77
第四节车身三维测量原理78
第五节车身数据图的识读81
一、车身底部数据图81
二、车身上部数据图83
第六节车身尺寸的测量方法88
一、用点对点方法测量车身尺寸88
二、用三维坐标法测量车身尺寸90
第四章车身校正92
第一节车身校正的原理92
第二节车身校正设备93
一、车身修复对校正设备的基本要求93
二、常用的车身校正设备93
第三节车身校正系统的使用99
一、事故车上平台的操作99
二、事故车在平台上的定位99
三、事故车的测量和拉伸99
四、车身校正钣金工具的使用100
五、车身校正操作的安全与防护102
第四节车身校正的基本方法103
一、车身校正前的准备工作103
二、拉伸操作方式104
第五节车身校正技术108
一、车身前部碰撞损坏的校正108
二、车身后部碰撞损坏的校正114
三、车身侧面碰撞损坏的校正114
四、校正后的检查116
第六节车身板件的应力消除117
一、金属内部的应力117
二、应力对车身部件的影响118
第五章车身板件修复121
第一节车身钢板的内部结构及物理特性121
第二节车身板件损坏的类型123
一、力的影响因素123
二、不同方向撞击导致的钢板损伤123
三、钢板损坏类型124
四、钢板折损的种类125
五、板件损坏的拉伸区和压缩区125
六、车身板件上拱起的变形125
第三节常用工具127
一、手动工具127
二、电动工具与设备131
第四节车身板件变形的维修方法133
一、车身覆盖件损伤部位与修复程度的确定133
二、车身覆盖件整形方式、流程及注意事项136
三、手锤与垫铁整形工艺139
四、整形机修复工艺142
五、钢板收缩工艺146
六、车身快速维修组合工具的使用151
七、车身覆盖件损伤修复程序及方法157
八、微钣金修复技术163
九、常见的车身板件修复缺陷与控制措施165
第五节铝板件的修复169
一、铝板特性169
二、铝质车身修复应具备的条件171
三、铝板的校正方法172
四、铝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