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乌湖嘴老镇依山傍海,紧临“关东州”大连,是辽东半岛南部乡镇。老镇的社会很,有劣绅、日寇、矿工、农民,更有秘密激流的人。如此乡坊正是旧日辽南的缩影。小说以乌湖嘴山川海湾为依托,紧紧围绕异姓家族间恩怨纠葛及各自的命运走向,紧紧围绕各色人物人生轨迹及生活况味,紧紧围绕艰苦漫长的反满抗日斗争,紧紧围绕全国发动早结束的区域解放战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辽南一带的历史变迁。当地的文化特质、风土人情,都由字里行间展现出来了。
目录
章
人文语境空间的交融阐释…1
节
文化语境空间及其交融…6
一、历史语境…7
二、语言融合…12
三、地名称谓…16
四、风俗/span>…18
五、民间艺术…23
节
民俗语境空间及其交融…25
一、漫瀚调深厚的人民基础…26
二、漫瀚调与蒙古族歌唱/span>…27
三、漫瀚调与歌唱/span>…35
章传承人视域下的交融建构…41
节传承人的建构意义…44
一、社会认同视域下的传承人…44
二、民间风俗视域下的传承人…48
节
传承人的交融意义…51
一、外来人的主动适应…53
二、本地人的吸收接纳…58
第三章音乐本体的文化交融分析…61
节音乐形态及其文化交融…64
一、漫瀚调与鄂尔多斯短调歌曲…64
二、漫瀚调与晋陕民歌…81
三、漫瀚调与二人台…91
节歌词形式及其文化交融…97
一、歌词构成及组织形式…97
二、歌词与民歌的关系…99
结语漫瀚调文化融合的继续整合…106
参考文献…112
后记…115
摘要与插图
漫瀚调是产生并主要流传在内蒙古西部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地区(有人认为准格尔旗布尔陶亥乡是漫瀚调的起源地)的民歌品种,其产展与鄂尔多斯传统民间音乐和晋、陕民间音乐有直接的关系,是二者融合的产物。在漫瀚调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它既不同于鄂尔多斯传统的民间音乐,又与晋、陕地区的民间音乐有所区别,后文将有详细的论述,在此不做赘述。关于漫瀚调的产生地区,学界比较明确,其曲目约50首。有关漫瀚调的源起,大多数学者认为其是蒙融合的产物,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漫瀚调为什么只产生在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地区,而没有产生在大入的土默特、河套头以及与宁夏相接的鄂托克旗?这是需要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与鄂尔多斯准格尔旗这一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文化结构、民俗特点等是分不开的。
通过对晋、陕、蒙地区民族融合的历史、语言文化及民风民俗等的分析,可以看出,漫瀚调的产生地——准格尔旗,与晋(西北)、陕(北)地区无论是在历还是今天在文化方面都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它们同属于晋(西北)、陕(北)、蒙古(西部)(以下简称晋、陕、蒙)文化圈,即黄土高原文化圈。晋、陕、蒙三地同处于黄土高原,相同的方言体系、相似的饮食民间风俗等,共同构建了黄土高原文化圈。由于准格尔旗地区的大都从山西(主要来源)和陕北而来,因此这种血脉关系可以说是黄土高原文化圈的基石。“黄土高原文化圈”这一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更好地研究漫瀚调的产展在文化融合方面所体现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