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
  • 详情
  • 评价
  • 联系
  • 推荐
立即购买 分享好友 商城首页 商城分类 切换频道 秒杀活动 购物车
1/5
湖北大学校史(1931-2021)图1

湖北大学校史(1931-2021)

310IP属地 广东
价格 180.00
发货 广东东莞市
数量
-+
库存 100
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2021年,湖北大学迎来90华诞,修撰校史庆盛典,传承文脉示未来。1931年,一批爱国人士,怀抱教育救国理想,创办省立教育学院,历经90年风雨,六迁校址、八易校名,虽迭经兴废、历经艰苦,但初心不改,使命不渝。在湖北省委省的正和关心下、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各个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将对90年的办学发展历程行系统的梳理,对抢抓发展机遇,在党的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创新和传承、办学等方面采取的新举措、发展的新突破、取得的新成行记录,达到“留史、资政、育人”目的。

目录

编 筚路蓝缕 初创奠基——学院创建及早期发展(1931-1949年)章湖北省立教育学院一、湖北省立教育学院的创建二、复校于恩施章国立湖北师范学院一、改制国立湖北师范学院二、迁徙办学三、教育教学四、汪奠基院长与国师五、校徽、校训、校歌六、校园文化活动七、个党支部的建立步社团的活动编艰难求索弦歌不辍——湖北省教育学院到武汉师范学院的曲折发展(1949-1984年第三章湖北省教育学院与湖北省教修学院一、新建制与院校调整二、办学治校基本情况三、教学与培训

第四章 湖北师专与武汉师专一、改建与拆分二、师专办学与发展三、合并后的发展第五章武汉师范学院一、组建武汉师范学院二、“教育大”时期的办学三、“命”时期的办学四、正本清源五、战略规划与办学状况六、教育教学建设与改革七、科学研究八、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第三编继往开来续谱华章——湖北大学的跨越发展(1984—2021年)第六章改制与转型一、更名改制二、转型发展三、办学与成效第七章 加强党对学校的一机制二、基层党组织建设三、思想政治教育四、党风廉政建设五、统一战线和群团组织六、坚守初心立德树人

第八章大学治理体系建设一、学校管理改革二、依法依规治校三、制定中规划第九章学科建设与发展一、学科建设历程二、学科建设战略与举措三、学科发展融合创新第十章 师资队伍建设一、高层次人才二、师资队伍培养三、人事制度改革第十一章人才培养一、本科教育二、研究生教育三、继续教育第十二章科学研究一、科研管理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三、自然科学研究四、学术交流五、科研机构台第十三章社会服务一、智库建设与建言资政二、为国家和地方文化建设服务

……

附录一、湖北大学历年大事记(1930-2021年)二、湖北大学历任、现任党政主三、教学、科研情况四、1984年以来湖北大学教职工人数一览表五、1984年以来湖北大学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一览表六、湖北大学学院与专业设置一览表七、湖北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八、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录九、本科课程名录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十一、教学团队名录十二、湖北省人才培养项目十三、湖北大学校董名录十四、校友、爱心人士在校设立奖助学金名录十五、湖北大学官方媒体矩阵二维码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摘要与插图

章湖北省立教育学院

1931103日,国民核准成立湖北省立教育学院,设校址于武昌沙湖琴园—宝积庵,于112日正式开学,首任院长由省教育厅厅长黄建中兼任。学院立足湖北乡村师资人员培养,开设24科,组织本专科师范教育,并在襄阳、宜昌、武昌开设民众教育馆,开展社会民众教育。1936年停办,1941年复校于恩施五峰山。其时办学条件艰苦,箪食瓢饮,师生仍坚守勤奋读书、教育救国之志。

一、湖北省立教育学院的创建

(一)学院的创立

湖北省于国内兴办高等教育素有之誉。自1893年湖督张之洞创办湖北自强学堂起,相继创建了武昌高师,国立商科大学、医科大学,省立文科大学、法科大学,私立中华大学等学校。追溯本校的历史源头,为1931年在武昌创办的湖北省立教育学院。

其时,一批的知识分子痛感国家贫弱,目睹民生凋敝,主张“教育救国”,以济时艰。

1930年,时任湖北省教育厅厅长的黄建中为了发展本省乡村教育,遵照当局的教育方针,斟酌当时的教育趋势,着手筹建湖北省立乡村师范学院。该年厘定预算,并向省建设厅商拨武昌武胜门外宝积庵农场为建校地址。19315月,筹备委员会成立即着手学校创建的各项工作。在《湖北省立乡村师范学院组织规章案》则”条规定:“本学院三民主义及国民教育法令,以适宜的科学教育及严格的身心训练,养成国民道德上、学术上俱健全的各种乡村师资及指导人员为宗旨。”同年103日,经报请核准设立,并遵照第3796号部令,改申报之“湖北省立乡村师范学院”为湖北省立教育学院,于112日正式开学。

校址地处武昌城北宝积庵,坐落在水波浩渺的沙湖北滨、浩浩荡荡的长江南岸——琴园。清末湖北道员任桐极爱沙湖之美,曾自号“沙湖居士”,别号琴父。任桐利用大沙湖优美的天然生态地形,在沙湖边仿《红楼梦》中大观园修建了个带有现代特征的园林,以“琴园”命名,对外开放。琴园从沙湖到南望山,建有十六景,沙湖边多为农田和芦荡,远离闹市,康有为曾作联:“琴谱茶经,轮换风雅;园花池月,悟彻禅机。”学院校门西向,出校直通武昌新河街三层楼校向东100余米建有一栋凹形、廊柱结构的两层楼房,为教学、办公大楼;另建有一栋四合院式两层楼房,供学生住宿,是读书和研究的理想之地。

学院开办初期,设院长一人,综理院务,由省报请聘任;设教务长一人,协助院长办理全院教务及学术事宜;设注册部及事务部(后增设文牍部、训育部),协助院长、教务长办理各部具体事宜;教务长,部、系、科主任,教授、讲师、助教皆由院长委任或聘任。还设院务会议,负责审议学院重大事项,如财经预算、科系立废、课程设置及规则订立等,由全院教授推选代表若干人参加,院长任院务会。

首任院长黄建中(1889-1959),字离明,湖北随州人,北京大学毕业后官费赴英国留学,初入爱丁堡,继入剑桥大学,获硕士学位。以湖北省教育厅厅长兼任学院任院长,后任国民、高等教育司司长。19311936年先后有罗濬(字季林,湖北孝感人,美国锡拉丘兹大学教育硕士)、罗廷光(字炳之,江西吉安人,美国福大学教育硕士、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士)、姜琦(1886-1951年,字伯韩,浙江永嘉人,日本东京高等师范毕业,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为院长。先后聘有潘渊、崔思让、克仁、姜琦、倘为教务长。

(二)学院规模

1931年学院创办时,设两系一科,即农事教育系、乡村教育系和乡村师范专修科。

1932年为了适应湖北省民众教育的需要,增设民众教育专修科。1935年又增设农事教育专修科,先后开设23科。各系均为四年制本科,各专修科均为两年制专科。开办年,农事教育系、乡村教育系和乡村师范专修科各招收学生1个班。1932年,以上各系、科继续招生各1个班,新增设的民众教育专修科招生1个班。1933年未招收新生。1934年仅农事教育系招收1个班。1935年农事教育专修科、乡村师范专修科各招收1个班。

学生入学,必须办理报名投考手续,经过严格考试。按照学院规定的投考条件,凡具备相应的资格者方准报名投考。报考专修科的学生须具备高中毕业或师范学校毕业的资格,报考本科的学生须具备大学肄业两年期满或大专毕业的资格。学生在修业年限内,应按照规定学完各门课程,得满各课规定的学分方可毕业。截1936年,先后已学成毕业129人,其中农事教育系22人、乡村教育系28人、乡村师范专修科57人、民众教育专修科22人。

尚有75人未毕业。

学院五年中先后聘请专职教学人员34人,其中教授25人、讲师9人,还聘请了教授12人、特约及讲师等,计专教学人员60余名。仅以1934年为例,有教职员34人,其中,专职和教授、讲师分别为12人和4人,军事教官1人,体育兼国术指导1人,其他职员16人,在校学生91人,师生比大约是16。学生在校学享受公费,不缴纳学杂费、膳食费及住宿费。学院每年办学经费约6万元。

学院附设有农业学校、农场和青山教育实验区,供教学和学生实。还在校外举办了民众夜校、民众教育馆。1933年夏,湖北省决定发展社会民众教育,计划四年内在本省八个行政区各设立民众教育馆一所,以为各区所属各县楷模,并辅导所属各……

举报
收藏 0
买家评价
正在加载评价详情...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博文图书网

管理员第1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