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十字路口,如何在加快资本积累的同时确保经济稳定发展,无疑是深化改革和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新时代如何保持高质量发展的难题,**提出了创新驱动的新增长模式。众所周知,企业是创新的微观主体,企业的技步是实现创新驱动的必要条件之一,而技术创新典型的存在周期*、风险*的特点,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企业因追求发展而选择承担风险,也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途径和动力之一。本书以企业风险承担为出发点,从宏观层面剖析货币当局的政策如何影响企业的风险承担行为及内在作用机理。既从经济可持续增长视角运用现代计量方法回答为什么研究货币政策与企业风险承担;也以银行金融*介*能为研究出发点,结合当前转轨期货币政策转型、企业异质*和金融市场化三大改革特点,从理论和实*上系统地考察货币政策如何通过银行部门影响企业风险承担。本书的结果还为不同所有制企业风险承担差异的来源、金融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影响等都作出了回答,经验结果不仅有*于企业价值的提升,更能为如何经济
目录
1纲 / 1 1研究的问题 / 1 1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 2 1主要创新点 / 4 1技术路线 / 5 1逻辑结构 / 7 2 货币政策与企业风险承担理论 / 8 2风险承担的意义 / 8 2风险承担的微观机制 / 9 2经理人特征与企业风险承担 / 9 2股东特征与企业风险承担 / 11 2外部制度与企业风险承担 / 13 2小结 / 15 2货币政策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 / 15 2货币政策影响企业风险承担的理论研究意义 / 15 2货币政策影响企业风险承担的经验研究 / 16 2小结 / 17 2本章小结 / 18 3 中国货币政策与企业风险承担初步分析 / 19 3中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历程的回顾 / 19 3年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 / 20 3年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 / 21 3年今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 / 22 3中国企业风险承担的变化趋势 / 25 3企业风险承担的测估方法 / 25 3企业风险承担的估计与分析 / 26 3货币政策影响企业风险承担的初步分析 / 30 3货币政策对企业风险承担的研究价值考察 / 30 3银行中介视角下的货币政策与企业风险承担初探 / 39 3本章小结 / 41 4 基于银行监督视角: 货币政策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 / 42 4银行中介的作用 / 42 4银行中介的监督作用 / 43 4银行中介的融资作用 / 44 4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 / 45 4数量型” 工具 vs “价格型” 工具 / 45 4价格型” 工具的选择 / 50 4货币政策、 银行监督与企业风险承担 / 58 4理论模型与基本*设 / 59 4样本选取与模型设计 / 62 4实*结果与分析 / 66 一步讨论与分析 / 78 4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贷款监督差异 / 78 4货币政策对不同类型企业风险承担的传导差异 / 82 4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差异来源 / 87 4本章小结 / 105 5 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冲击: 银行监督视角下货币政策企业风险 承担效应的改变 / 107 5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能区别 / 107 5信息处理与资源配置 / 108 5企业经营监督与公司治理改善 / 108 5风险分担与风滑 / 109 5理论基础与模型拓展 / 109 5样本选取与模型设计 / 110 5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110 5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 111 5数据描述*统计特征 / 113 5金融市场化冲击对银行监督传导效应的实*研究 / 116 5金融市场化冲击对银行监督传导效应的实*分析 / 116 5企业特质*差异的分组检验 / 122 5本章小结 / 125 6 结论、 政策建议一步研究方向 / 127 6主要结论 / 127 6政策建议 / 129 6培育可被市场接受的基准利率, 继续新时期货币政策 框架转型 / 129 6深化银行业改革,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 129 6非国有企业发挥内在潜力, 提升自身可持续发展 动力 / 130 6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针对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实施不同 改革方案 / 130 6金融市场化改革, 缓解企业融资困境 / 131 一步研究方向 / 131 参考文献 / 134 后 记 / 149
摘要与插图
1.1研究的问题
企业作为市场主要参与主体,其风险承担是公司业绩增长的基本动力,但企业的风险承担选择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外部环境的改变,将对企业的风险承担决策,甚企业的价值增长产生重要影响(Faccio et al.,2011;Acharya et al.,2011;Boubakri et al,2013;张三保 等,2012;余明桂等,2013b)。所以,证实货币政策与企业风险承担的经济后果,是本书研究货币政策与企业风险承担关系的重要意义所在。这也产生了本书研究的个问
题:货币政策通过影响企业风险承担,会对企业价值或经济增长带来何种经济后果?研究货币政策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是否具有经济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提出,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如何有效引导市场发挥配能,需要配置资源的基准价格发挥作用,这为我国货币政策框架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提供了政策支持。在“十三五”规划中,我国正式将货币政策框架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调控转型纳入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改革的重要议程中几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货币政策框架也一步步适时转型改革。面对当前货币政策转型的背景,“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差别在哪里?我国是否有合适的基准利率?本书在研究货币政策与企业风险承担内在机制的时候,又该如何选择佳货币政策工具?这将是本书研究的个问题。
本书将针对货币政策与企业风险承担的内在作用机理,展开详细的论述和分析。现今已有部分国内学者证明了货币政策对企业风险承担存在影响,即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提高企业风险承担,紧缩的货币政策将降低企业风险承担(胡育蓉等,2014;林朝颖等,2015)。但是,国内学者在研究时只关注了两者之间的关联,而忽视了货币政策等外部冲击对企业风险承担产生影响的具体作用方式,即未考虑到货币政策需要通过金融体系才能传导企业部门,也未考虑到金融体系是融资方式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会反过来改变货币政策的影响途径和结果(Ma et al.,2016;伍戈等,2016),从而难以回答上述货币政策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存在是如何产生的。这样,产生了本书接下来要研究的第三个问题:①在中国银行型金融体系背景下,货币政策是如何通过发挥银行部门的作用而影响企业部门的风险承担的?②企业和银行的特质差异是否会导致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存在非对称效应?而针对典型的所有权问题,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风险承担差异的主要来源又来自哪里?是企业禀赋、外部政策环境还是所有制特?③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金融市场的发展使企业不但可以通过银行获得资金支持,也可以在股票市场寻求直接融么,金融市场的发展反过来又会对银行传导视角下的货币政策与企业风险承担关系带来何种影响?本书旨在从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角度,系统深入地对上述问题做出详细解答,以期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2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正是基于上述现实背景和问题考虑,本书按照货币政策与企业风险承担的初步分析、货币政策如何通过银行部门影响企业风险承担,以及金融市场化改革对银行传导视角下货币政策企业风险承担效应的影行逻辑展开,共分为三个部分六个篇章。
一行货币政策与企业风险承担的初步分析。该部分属于本书后续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的基础,故而首先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转型的历程,同时估算和分析了我国企业的风险承担,以便客观地认识我国货币政策的转型和企业风险承担的变化。其次,为了更清楚和直观地表达本书研究内容的经济价值和实践意义,本部分从企业层面和国家层面分别实证研究了货币政策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后续影响,结果显示,货币环境是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重要外在因素,稳定且良好的货币环境能够提升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一步增加公司价值。在这一视角下,了解货币政策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改善金融资源的配置,还可以为决策和推动经济增长达到更高层次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