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
  • 详情
  • 评价
  • 联系
  • 推荐
立即购买 分享好友 商城首页 商城分类 切换频道 秒杀活动 购物车
1/5
岩体结构图解分析图1

岩体结构图解分析

10IP属地 广东
价格 39.00
发货 广东东莞市
数量
-+
库存 100
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岩体结构分析是指研究岩体的地质构造结构面和被结构面切割而成的结构体的形状、大小及其相互组合形式,并分析其在工程应力作用下的稳定等整个工作称。它是评价岩体稳定的基础工作。岩体结构分析有特定的观测试验内容和分析、分类方法。岩体结构分析是重要的,本书以岩体结构的基本特征为研究对象,采用图解方行分析。本书论述了结构面的量测与量化分析法、结构面的投影作图方法、实体比例投影原理及作图方法、结构体空间应力分析法、块体滑移稳定分析法、硐室围岩块体稳定图解分析法、边坡岩体稳定图解分析法、块体稳定的全空间投影分析法等多个岩体结构图解分析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

目录

章 岩体结构的基本特征
1.1 岩体结构及其要素
1.2 结构面的成因分类及其特征
1.3 结构体特征
1.4 岩体结构的级序及类型
章 结构面的量测与量化分析
2.1 钻孔量测法
2.2 岩石露头上结构面的量测法
2.3 大地摄影像片中结构面的测量法
2.4 航空像片中结构面产状的测量法
2.5 结构面基本指标的量化分析
第三章 结构面的投影方法
3.1 极射投影定义及原理
3.2 投影网及其特征
3.3 极射投影图的绘制与测读方法
3.4 结构面极射投影的统计分析法
3.5 工程地质测绘的应用
第四章 实体比例投影原理及作图方法
4.1 实体比例投影的概念
4.2 直线的实体比例投影
4.3 结构面的实体比例投影
4.4 结构体的实体比例投影
第五章 结构体空间应力分析
5.1 力的基本概念及其投影
5.2 空间共点力系合成
5.3 空间共点力系分解
5.4 结构体空间应力图解
第六章 结构体稳定图解法
6.1 摩擦锥概念
6.2 单滑面块体稳定分析
6.3 双滑面块体稳定分析
6.4 坝基块体滑移稳定分析
第七章 洞室围岩结构体稳定图解法
7.1 洞顶结构体稳定图解
7.2 洞壁块体稳定图解
7.3 洞壁一洞顶块体稳定图解
7.4 特定结构面组成的不稳定块体图解
7.5 地下洞室优轴线方向的选择
第八章 边坡岩体稳定图解分析
8.1 边坡岩体结构类型及其投影
8.2 边坡岩体滑动方向的图解
8.3 边坡滑动可能与稳定坡角推断
8.4 边坡岩体结构图的编制
8.5 边坡滑动块体的图解分析
8.6 基坑边壁滑动块体的图解分析
第九章 块体稳定的全空间投影分析法
9.1 空面投影原理及投影网
9.2 块体(棱锥)数及其在投影中的标注
9.3 块体可动的判别方法
9.4 关键块体的判别
9.5 工程应用
参考文献
附图:吴氏网

摘要与插图

;岩体结构的基本特征

1.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岩体结构及其要素

岩体,作为土木、交通、水利以及市政工程等(如边坡、地基和地下洞室)直接施工的对象,是在漫长的地质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地质体的一部分,具有成因和构造上的复杂和多样。从结构特点看,岩含了连续介质、裂隙介质和散体介质;从力学特看,岩含了几乎所有固体材料的力学属(黏、弹、塑、流变、各向异以及非均质)。岩体具有极为复杂的结构特,正是这种结构特控制着岩体的力学特。

岩体的稳定、变形与破坏,主要取决于岩体内各种结构面的质及其对岩体的切割程度。岩体稳定是指在的时间内,在的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岩体不产生破坏的剪切滑动、塑变形或张裂破坏。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边坡岩体的破坏、地基岩体的滑移,以及隧道围岩的塌落,大多数是沿着岩体中的软弱结构面发生的。因此,岩体稳定分析对岩体结构的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岩体结构

我们经常谈论的地质构造,实际上是地壳结构的表征。对地壳来说,结构类型的划分基础是采取各种不同类型的面,这些面有的是客观存在的(如断层面),有的是抽象的(如褶皱轴面)。从研究地壳结构出发,李四光教授(1963)把这些面命名为结构面。在工程地质研究中,谷德振(1979)、孙玉科(1965)一步把岩体内开裂的和易开裂的地质界面抽象地称为结构面,被结构面切割成的岩块称为结构体,结构面和结构体称为岩体结构单元或岩体结构要素,从而为建立岩体结构的概念奠定了基础。

岩体结构是指岩体中结构面、结构体的形状、规模、质及其组合特征。结构面将岩体切割成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结构体,从而形成复杂的岩体结构。岩体结构决定了岩体的变形机制和破坏方式,决定了岩体的工程地质质,在岩体的变形与破坏中起到了作用。岩体结构是由结构面和结构体组成的,也是岩体的基本特之一,它控制着岩体的变形、破坏及其力学质。岩体结构是岩体力学地质基础的核心因素。

从岩体力学作用研究观点来看,岩体结构单元是由结构面和结构体构成的。结构面可以划分为坚硬结构面(干净的)和软弱结构面(夹泥的、夹层的)两种,结构体可以划分为块状结构体(短轴的)和板状结构体(长厚比大于15的)两种。这四种结构单元,在岩体内组合、排列的形式不同,构成不同类型的岩体结构。

不同类型的岩体结构单元在岩体内的组合,如坚硬结构面与块状结构体组合构成碎裂结构;软弱结构面与块状结构体组合构成块裂结构;而软弱结构面与板状结构体

构成板裂结构。这种组合是构成岩体结构。另外,岩体结构单元可以是有序的,也可以是无序的;可以是贯通的,也可以是断续的,排列的表现形式基本上限定了岩体结构的特征。

1.1.2结构面

结构面是由的地质实体抽象出来的概念术语,它在横向延展上具有面的几何特征,而在垂直向上则与几何学中的面不同,它常充填物质,具有的厚度,不等同于真实的几何学的面。在地质实体中,结构面是由的物质组成的。如节理和裂隙是由两个面及面间充填的水或气的实体组成的;断层及层间错动面也是由上下盘两个面及面间充填的断层泥和水构成的实体组成的。

从地质体运动角度来考察,这种地质实体在程度上具有面的作用机理,它可以抽象为一种面,称为结构面。从变形角度看,它的机理是两盘闭合或滑移;从破坏角度看,或者沿着它滑动,或者追踪它开裂。结构面是指在岩体中力学强度较低的部位或岩相对软弱的夹层,构成岩体的结构面。

实际上,结构面是地质发展历史中,经过多种多次地质作用,在岩体中形成的具有方向、规模、形态和特的地质界面。这些地质界面,可以是无任何充填的岩块间的刚接触面,如节理、片理等;也可以是有充填物,且具有厚度的裂缝;也可以是岩层中相对软弱的夹层;还可以是具有厚度的构造破碎带、接触破碎带、风化槽等。结构面对岩体的变形、强度、渗透、各向异、力学连续和应力分布等均有很大的影响。

1.1.3结构体

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定义

岩体被结构面和临空面切割成的分离块体或岩块称为结构体,也称块体。其中,仅由结构面切割而成的块体称为裂隙块体。

结构体特征可以用结构体形状、块度及产状描述。和结构面一样,结构体也是有级序的。

应当注意的是,结构体与结构面是相互依存的,这是研究结构体地质特征的基础。结构体与结构面的依存表现在如:

1)结构体形状与结构面组数密切相关。岩体内结构面组数越多,结构体形状越复杂。

2)结构体块度或尺与结构面间距密切相关。结构面间距越大,结构体块度或尺越大。

3)结构体级序与结构面级序亦具有相互依存关系。

结构面和结构体在岩体力学作用(变形和破坏)上具有各自不同的力能,它们的力能不能互相代替。它们是表征岩体结构的必要条件,也是充分条件。结构面和结构体在岩体内存在的形式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岩体结构类型。

举报
收藏 0
买家评价
正在加载评价详情...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博文图书网

管理员第1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