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培养一味听话、服从的孩子,也不是培养为了得到奖励才肯去做事的孩子,而是要通过强化孩子的内部动机,培养出自觉主动的孩子。本书立足于孩子生活和学方方面面括培养洞察力和提升自控力、意志力锻炼、独立培养、唤醒内驱力等,从而培养出孩子良好的行为增强其心理免疫力,让孩子有能力去经营一个与快乐并存的美好人生。
目录
Part10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培养洞察力,帮孩子发现自我价值/00pan>
0pan>自信的孩子有力量/002
02要给孩子积极的暗示/006
03发现和放大孩子的优点/009
04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012
05给孩子表现自己的机会/015
06培养孩子的想象力/019
07保护孩子的好奇心/023
08发现孩子的创造力/026
Part2找到控制感,升级孩子的自控力“存量”/03pan>
0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培养孩子抵制诱惑的能力/032
02要学会管理自己/035
03做自己情绪的主人/038
04按时间办事/042
05让孩子告别网瘾/045
06帮孩子养成专注的学/048
07改掉粗心的坏毛病/05pan>
08养成做事不拖沓的好/span>/055
Part3 摆脱依赖,格独立的孩子才能掌握人生/059
0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060
02 学会和孩子保持距离/064
03放手,让孩子独立/068
04教孩子在实践中独立/072
05让孩子决定自己的事情/076
06独立思考是一种能力/080
07对自己的行为负责/085
Part4 唤醒内驱力,让积极成为孩子格的一部分/089
0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培养自我学/090
02带着兴趣自觉学span>/093
03谦虚不骄傲/098
04勤奋不懒惰/102
05积极广泛地阅读/106
06学会自我反省/113
07自主理财,不乱花钱/116
08 从劳动中体验快乐和幸福/120
Part5 适时助推,陪孩子一起战胜挫折/123
0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任何时候“挫折教育”必不可少/124
02 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127
03放弃前再坚持一下/130
04勇敢地面对艰难险阻/134
05跌倒了,让孩子自己爬起来/137
06培养孩子坚忍不拔的精神/14pan>
07要舍得让孩子吃点“苦头”/146
08爱拼才会赢/150
Part6 提升共情力,使孩子学会与人交往/153
0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154
02 让孩子尝到分享的甜蜜/157
03 纯真的友谊让孩子受益无穷/160
04 改变孩子不合群的尴尬境地/163
05 不要忽视对孩子情商的培养/166
06多给孩子创造社交机会/170
07 善于与他人搞好关系/174
08任的孩子是不受欢迎的/179
摘要与插图
0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自信的孩子有力量
情景案例
姗妮是个格有些内向、长得挺漂亮的小姑娘,只是右边的脸颊上有一条疤痕。
开学初,班主任陈老师在班会上提出,同学们要培养正确的自尊心和充分的自信心。下课后,陈老师拿着书走出教室的时候,姗妮小跑着追了出来。她拉了一下陈老师的衣襟,轻声说:“老师,如果一个是自信不起来,该怎么办呢?”陈老师想了一下,说:“这样吧,你回去做一项特殊的作业,把你想到的自己的优结出来,明天交给我,好吗?”她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回去了。
天,陈老师的办公桌上出现了一张小纸条,上面没有署名,只写着:“遵守纪律,爱劳动。”看着这几个字,陈老师的心底泛起了一种酸酸的感觉:这个孩子活得太沉重了。随后,她拿出纸笔,开始写一份“姗妮优点录”。除了姗妮自己写的两条,陈老师又添了“善良、温柔、乐于助人、坦诚、渴望成才、言行一致、细致、有爱心”等。放学后,陈老师又找来几位同学继续了解她的情况,在同学们的提醒下又添上了几条。后,陈老师写下了她认为重要的一条:“你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
姗妮看到了这张写满她的优点的纸。她把目光从纸上移开时,眼眶有些湿润。她问道:“老师,我真的有这么好吗?”陈老师拍了拍她的肩膀,没有说话,只是用力地点了点头。后来,在结束整节课的内容时,陈老师让学生们每个人写出一个自己认为的班里的同学的名字,然后把纸条收上来,一张张地打开来读。很多学生都“入围”了,因为陈老师没有限定哪方面。当念到姗妮的名字时,班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显然大家都觉得有些意外。姗妮也抬起一直低着的头,用有点怀疑的目光看着老师。陈老师于是带头鼓起掌来,接着全班响起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没有人知道陈老师所读的那张纸条上,其实一个字也没有。
陈老师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她觉察到姗妮内心的沉重。或许是脸上的那一道疤痕,也或许是她本身格内向等原因,致使她看不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的品质,找不到自己的优点,因是自信不起来。陈老师认识到要使这种内向、不自信的学生自信起来,需要用极大的爱心、耐心、细心去感知学生的内心要求,用真诚的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去唤醒学生,去鼓励学现学生。从那以后,姗妮的脸上开始洋溢着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课堂上也经常举手回答问题,她已经自信起来了。
心理分析
唤起自信,需要发现自我。陈老师的那张无字纸条的作用在于使姗妮发现了自己,从而找到了自信。
有一句教育名言这样说:“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不比别人差!”“我的目标能达到!”“我是棒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假如每一个孩子都有这样的心态,肯定能不步,成为德智体发展的好学生。因此,激发孩子的自信,让孩子挺起自信的胸膛,是父母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
自信心是每个人做事的动力和源泉。父母要时时以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