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父母为了儿女的成是不遗余力的付出,但往往父母的“爱”在孩子看来却成了压力、负担甚痛苦。原因在于,父母侵入了孩子的精神边界,把“我觉得你需要”,当成了“你需要”。 本书通过8堂“爱的能力”课,教会父母在爱中建立规则,学会支持、引导孩子,营造亲密的家庭氛围,更加有效地陪伴孩子正向成长,让孩子做自己,培养自信、自尊、对自己负责的孩子。
目录
导读堂课 和孩子分享经验——分享式表述 节 让孩子能站在父母的肩膀上选择和思考 节 有效引导孩子的两个法则 第三节 不恰当的引导方式 第四节 在分享中让孩子感受到关爱 第五节 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第六节 做有说服力的父母堂课 用恰当的方式向孩子表达不满和批评——直述式表述 节 父母也需要被孩子理解 节 好的批评是明确说明不满的感受 第三节 事件重述是了解的开始 第四节 让孩子清楚其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第五节 综合应用三要素表述不满 第六节 矛盾心理的直述第三堂课 让孩子清晰地了解父母的期盼——建议式表述 节 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节 让孩子了解父母的需要 第三节 约束孩子的同时保留他的希望 第四节 综合使用三种表述方式第四堂课 如何做高情商的父母 节 情绪管理的秘诀:延迟和满足 节 在情绪决堤之外看到真实的自我 第三节 高情商的情绪管理第五堂课 兼顾孩子的感受,实现“民主共赢” 节 允许孩子和父母是不同的两个人 节 亲子关系中的求大同、存小异 第三节 避免让彼此不同的需求直接对立 第四节 孩子的个成长和学校的规则 第五节 意见不同时注意道歉 第六节 重建我们的家第六堂课 民主家庭也需要 节 什么时候父母需要适当使用 节 坚持原则和底线 第三节 事后详细沟通 第四节 使用不代表立刻执行 第五节 事后主动给予适当的补偿 第六节 使用的强度和频率要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 第七节 提前,减少使用的风险第七堂课 处罚 节 如何看待处罚 节 承担后果是好的处罚 第三节 处罚也需要陪伴 第四节 处罚不是威胁,更不是的方法第八堂课 在爱中建立规则的五大原则 节 冲突原则 节 整体原则 第三节 差异原则 第四节 行动原则 第五节 过程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