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
  • 详情
  • 评价
  • 联系
  • 推荐
立即购买 分享好友 商城首页 商城分类 切换频道 秒杀活动 购物车
1/5
10年扛与变,谁能笑到最后图1

10年扛与变,谁能笑到最后

20IP属地 广东
价格 148.00
发货 广东东莞市
数量
-+
库存 100
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外管理》杂志现任社长编辑杨光自2011年2021年期间,为该刊撰写的八十多篇“卷首语”的结集,也是一部文字生动、富有启示意义的管理学随笔集。本书稿主要是结合中国的宏观形势与企业微观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集中讨论中国企业和企业家面对的创业、展、创新等话题,生活,企业现实,内容丰富,立论有据,要言不烦,是一部有相当质量的管理学随笔。

目录

上篇 十年卷首观时代 002/ 在一个缺失感的时代 未来十年思考决策的不变前提 004/ 我们真的尽力了吗? 震撼智利,反思自己 006/ 不确定时代,我们需要哲学 大成者,必成于哲学 008/ 对孩子们说了什么? 感力的坚实来源 012/“千字文”里读真诚 家父《卷首千字文》序 015/ 乔布斯易被忽略的一句话 龙年需要反思的经营之理 017/ 网络时代,是品牌时代(上) 互联网正在怎样颠覆企业思维? 019/ 网络时代,将打破所有文化围墙(下) 互联网正在怎样颠覆企业思维? 021/ 东与张瑞敏 请善待我们的企业家精神 023/ 反思冯小刚之败 永远敬畏市场的原点 026/ 盖茨与拉加德的微笑 我们强大了吗?自信了吗? 028/ 马云留下了什么? 立足“信任”,构建“格局” 030/“企业即人” 张瑞敏30年的管理精华 032/ 当身前没有标杆的时候 真正的“中国创造”将呼之欲出 034/ 老板,您“信吗? 真:百年企业文化的重门 037/ 手纸的纠结 实:百年企业文化的重门 040/ 为什么守规矩? 信:百年企业文化的第三重门 042/ 创业,你撑得住吗? 百年锤炼创业者的八道关 045/ 创新者的窘境 面对颠覆时的理灾难 048/ 为什是湖南卫视? 可持续创新,应有怎样的基因 052/ 施拉普纳对中国的忠告 为什么我那么急 054/ 抗战为何爆发在1937 职业教育是“制造强国”之本 058/ 德国人为什么不提互联网? 中国企业还需回归本分 061/ 我们距离价值观有多远? 融入“颠覆”,勿忘“做久” 063/ 石:吃吃喝喝背后的玄机 严控自己,通达人 066/ 格力小米,你们吵什么? 只有品质才是硬道理 069/ 当我们陷入疯狂与焦虑 拼的是心态 072/“跨界”的恐龙 看不见的联系, 正颠覆一切看得见的隔膜 075/ 从辞职体谈起 中国距离“万众创新”还有多远? 079/ 万科争夺战颠覆了谁? 中国究竟处于什么时代? 082/“天猫”和“海尔”,谁是中国的希望? 创不出精品的互联网,不值得喝彩 085/ 福字之殇与个体激活 互联网没有改变vs正在改变的 088/ 被倾覆的围棋盘 人工智能时代真的来了! 091/ 中国企业“时代化”的三个命题 变革的意义,只在于还来得及 094/ 当不必坚持时,选择坚持! 悠悠麦香里的“工匠精神” 096/ 当可以坚持时,不妨放下! 请提早规划交班问题 099/ 变革的价值,只在还来得及! 当我们共同面对从未经历过的残酷挑战 101/ 中国要的是讲究,还是将? 慎思:工匠精神真能兼容互联网思维吗? 104 这是一个“扛”的时代! 一切,才刚刚开始 107/ 远大的底气,究竟是什么? 动荡期,实业家更要有自信 110/ 当选后的两大失语 全人类都面临“扛与变”的挑战 113/ 乐视排放的雾霾 中国企业需要在沉静中创新,在务实中改变 116/ 公务喝酒的管理智慧 撸袖子干事,先确保不误事 119/ 未来5年我们该关注谁? “隐形”将支撑中国的明天 122/ 巴菲特2017年的五个 《中外管理》见证巴菲特股东大会现场 126/ 群众吃瓜与改革开放 30年的细节,30年的巨变 128/ 别了,贾跃亭! 乐视不该倒,那谁该倒? 132/ 成为飞上蓝天的恐龙! 共同参与见证《中外管理》再创传奇 134/ 海底捞用失败,证明了它的 企业文化务必“真”字当头 138/ 海尔“生物论” 改革开放40年之际的新视角 141/ 优衣库全球化三命题 与中国式爽约三段论 只有走出去,才知原来自己在井底 145/ 比“同仇敌忾”更重要的是什么? 荷尔蒙时期,企业更需理反思 148/ 中国造隐形,高光亮出来! 未来它们的粉丝,将决定我们的未来 151/ 在中国,很诚信, 很赚钱,还长青,可能吗? 不妨到黄骅信誉楼去买买东西 154/ 华为距离苹果有多远? 心态归零,多听实话 156/ 诚信,不是手段,而是目的 你“信不信”这个“信”字? 159/ 我们拿什么应对“百年大变局”? 站在改革40年,立足兴业100年 163/ 商业生态的两大病态 让我们重归敬畏,心怀谦卑 165/ 荡气回肠的我行我素 2019我们的底气在哪里? 168/ 做独角兽?还是做隐形? 想过把瘾死,还是想基业长青? 171/ 瘾经济与 警惕光鲜亮丽的“恶模式” 174/ 中国企业靠什么去和美国拼? 初心·格局·谋略 179/ 中美对峙,向死而生 敢于直面死亡,是为了活下去 182/ 回首百年韶山,坚定道路自信 凡的童年告诉我们什么? 187/ 民企党建:建在连上,建在脸上? 唯美16年:在中国下增强企业竞争力 191/ 我们都是“机长”! 敬畏与信念,胜于一切 195/ 德日为师,回归价值 面对更具挑战的2020,该怎么办? 198/ 从救鱼到救渔,从官救到自救 中小企业如何“抗疫求生”? 203/ 我们都回不去了! 新冠之疫在逼着企业“因祸得福” 207/ 后一部相机 佳能,你为什么宁死不肯变革? 211/ 瑞幸之不幸,是谁之大幸? 还会有下一个吗? 216/ 2020闹剧:口罩啊,口罩! 我们的教训,是从未吸取教训 219/ 从三文鱼、陆正耀到贾跃亭 衡量一切价值的标准,是可持续! 223/ 从备胎之居然不“备”说起 必要的废话:大众要冷静,企业要利润 226/ 内循环时代,凭什么活下去? 除了提升利润,别无选择 229/“战时代”的“和智慧” 2021年中国企业的核心价值修炼 233/ 2021,向“中国造隐形”学 构建能打破“卡脖子”的产业链,必须依靠“隐冠”! 239/ 焦虑感,并不等于危机感 在不需要决策时,做出决策 下篇 千秋中外品人生 246/ 选择读书 可品味的,才有意义 248/ 扪心自问:我是为了什么? 找到原点命题 249/ 乔治·华盛顿:边界上的高度 者靠什么善始善终? 262/ 因为“子不类父”! 有效传承的颠覆观察 264/ 菠菜力 力是基于普通人的艺术 270/ 好一个“太上皇”李渊! 后一次地战胜自己 273/ 明君的太子为何难接班? 要搞定江山,也要搞定儿子 277/ 贞观君臣楷模 与部下劝谏之道 学会用恭维来批评 281/ 司马懿并没有赢在终点 英雄必然走向自己的反面吗? 283/ 为什么会成为恶魔? 弱者的绝望,是灾难的起点 286/ 关于诸葛亮与的感慨 比能力更重要的是什么? 290/ 为什么公鸡会下蛋? 做通达人的旁观者 292/ 为何“政委”赵刚一席话 能倒戈一大片? 并购的主要是人心 29块糖力 真实的改善,来自诱导 299/ 为什么北京城墙会被拆掉? 拿什么去催生“行为”? 303/ 石:请戒狂 光明正确,也会是灾难 305/ 连韦尔奇都不敢碰的雷区…… 先接受它,才能改变它 307/ 这时,副手你要警惕 当老板坚决支持你时 310/ 何时电钻的噪音不刺耳 常的,往往更昭示本质 312/ 西红柿炒鸡蛋之囧 你真的认同“客户导向”吗? 315/“争先恐后”的悲哀 品味成语背后的文化 317/ 黄山应该怎样爬 新时代需要多元成长文化 320/ 世界杯之外的足球血泪 有了血,再谈实力 323/ 0:4之后的掌声 不在胜负,在精神 326/ 壮哉,“精神胜利法” 精神力,才是实力 330/ 中国球迷真那么可怜吗 不去行动,没有资格抱怨 333/ 你的勺子点球 越困难,越需要勇气和从容 336/ 人类第60次才发生的逆转奇迹 再困难的挑战,都没有不可能 341/ 马布里:“洋政委”是怎样炼成的 的团楷模 345/ 马布里:“遇到挑战时,是迫使自己按自己的想法行动” 什么才是“以我为主”? 347/ 教练员马布里:输了,目标还是 有一种失败,很痛,但它催生 352/ 跋

摘要与插图

十年的变与不变

2010~2020年,一个跃迁激荡的十年,身处其中的我们,甚有时会感到惶恐不安。今天,“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该如何思考,如何选择,如何行动?调整之际,回顾过去,整理思路,有助于我们从复杂多变的外部世界中抽离出来,仔细思考一下这十年所发生的一切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才有助于我们开启下一个十年。在这个意义上,杨光这本书的出版恰逢其时。

这本书汇集了十年来杨光主持《中外管理》期间对企业管理的观察与思考。但是仔细读来,却又可以发现,这些思考与整个环境的变化高度相连,每一个问题的关注,每一个观点的陈述, 与其说是作者与读者的对话,还不如说是作者自己内心的对话; 更确切地说,是作者以这样的方式,促的视角—— 一种可以“由外而内”的、基于责任的理解世界的方式,十年来风起云涌,都在书中尽得体现,所以读来很受启发。

在这本书里,感受互联时代的狂飙

互联网带来的冲击,不仅仅是经营与管理上的挑战,更是对企业及其文化的再造。快速崛起的新兴互联网企业,迎头赶上转型的传统企业,陷入困境甚被淘汰的昔日巨头,首先要做到的,是具有时代,使自己的文化能经得起环境变化的考验。谁能真正具有时代的开放:坦诚容,接纳与合作,多元与共生,谁才能驾驭互联网的大潮,成为弄潮儿。如果, 仅仅是赶上浪潮,却依然固守自己传统的经验,不愿意自我,狂飙带来的泡沫与浮躁褪去之时,沉浮之间便见本色。

在这本书里,体会创新困境

以往,人们谈营销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似乎创新始终只是依附在各个企业管理与经营领域里的子课题。殊不知,创新是企业与企业家本身。

我们走过很长一段延续创新的路。在这条路上,我们取得了成,也获得了成长。我们向标杆学有效的成本结构赢得市场机会,并获得了相当规模而一跃而成为企业。但是,当企业处在位置,再无标杆可之时,如何入无人区中,依然保持,则必须走出一条新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企业如何抛开羁绊,愿意开启颠覆创新尤为重要。另一方面,看起来不起眼的“根创新”也具有了的意义。

在这本书里,体味速度与精品

杨光对企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给予了的关注。确实,互联网带来的迭代速度,是超乎人们的想象。如果谁在线上做不到,那市场是“零容忍”。可是,中国社会这么多年还缺速度吗?甚或说,一直以来我们是因盲目求快而悲剧不断。正因为速度上,迭代上,于是呈现两种相反的趋势:一种是撕裂,一种是迎合……但是,一个不产、不慕精品的时代,一个不出、不求精品的民族,不是很可悲、很可怕吗?改革开放以来, 从无到有尽快解决温饱问题是的任务,我们以的热情,的速度向前。互联网的出现,提供了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在这种情况下,急切与的情绪似乎也无可非议,但是由此催生的诸多病象,不能不引起反思和重视。如书中引入日德的事例,企业应沉下心来,不慕快,不求急,踏实追求高品质和工匠精神,在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做出突破建设,争做精品企业。

在这本书里,理解危机下的生存

十年中有各种危机发生,尤其是2020年,全球又猛然开启了疫情与政治相叠加的双重隔离时代,今依然在持续中。经济“双循环”变成了必选项,“内循环”变成了课。我们不要以为中国拥有全球、整、跃的市场,“内循环”“自得其乐”。真正的“大道理”是:企业夯实的基础、盈利能力将成为决定的“硬道理”。

危机下的生存,考验企业的健康度。疫情既是巨大冲击,也是一次实的检验。企业要有“活下去”的韧与坚持, 抛弃投机讨巧的心态,真正夯实基础,抓好。聚焦核心业务创造,踏实做好自己的专业,专注于价值创造。

在这本书里,发现隐形。

杨光在书中用了很多篇章来强调和提倡“隐形”。所谓“隐形”,是指这样一类企业——他们营业规模不很大,但是在一个细分行业里凭借聚焦的主业专注,扎实的核心技术,而拥有极高的市场占有率,和足够的行业话语权。

中国制造的痛点是标准与价格,而这恰恰正是他们的优势。因此说,他们是。但又因为他们只专注于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注定他们经营规模较难做大,同时,这些细分市场又往往在工业产业链的中上游,且这些企业更关注价值,因而大多不慕上市和鲜有炒作,导致并不为普通大众所熟知。因此说,他们又隐形。一言蔽之,隐形,是那些“不为人知”却“无处不在”且“不可替代”的中小企业。杨光及《中外管理》大力推动建设中国“隐形”,我一直是高度欣赏并尽力参与的,因为我们都确信,越来越多“隐形”的出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之所在。

在这本书里,看懂敬畏与担当

十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也出现太多的诱惑与机遇。如果描述这十年,它不安定,打破了我们原有的叙事结构,让价值与意义的构建变得更加多元;它放大了影响力,人人皆媒介的现实,让原本没有关联的事物之间硬发生了关系;它无始无终,一切压缩在当下,驱使着我们在混乱状态之下,重塑秩序。

这样的情形下,守住自心,守住善,守住责任,回归本质,显得无比重要。不盲从,不轻信,不肤浅,不狂妄,更是根本的修炼。我们裹挟在巨变的洪流中,我们不需要去评价这洪流的冲力,所要做的是问自己,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步伐与期许,要的是,这意味着,当面对洪流荡涤时,我们都要接受对自己所存在的那个时刻,担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

还记得2020年12月29日,那京城狂风凌冽却又明媚响晴,杨光有感于2020年各行各业均福祸交织,撰写了一幅字发来给我,他的书法极好,而写下的两句话亦极好:“远望方觉风浪小,凌空乃知海”。我也借此句分享给阅读此书的读者,如果我们能够一起安静地思考,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并展开真正的行动,那么,下一个十年的价值创造在这里开启。

——北京大学宽诚讲席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院长 陈春花

举报
收藏 0
买家评价
正在加载评价详情...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博文图书网

管理员第1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