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
  • 详情
  • 评价
  • 联系
  • 推荐
立即购买 分享好友 商城首页 商城分类 切换频道 秒杀活动 购物车
1/5
20年创业者:想大事,不出事图1

20年创业者:想大事,不出事

20IP属地 广东
价格 148.00
发货 广东东莞市
数量
-+
库存 100
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外管理》杂志社创办人,首任社长编辑杨沛霆自1991年2001年在主持杂志工作期间,为该刊撰写的“卷首语”的结集,一部文字生动、富有启示意义的管理学随笔集。作者是我国情报研究专家,曾多年供职于中国情报研究所,并有多部著作与有影响力的论文面世;作者同时也是一位管理专家,本书稿主要是结合当时宏观形势,集中讨论中国企业和企业家面对的创业、展、创新等话题,劝导企业家在困难时期要守得住本心,兴旺时期要思考来日的巨变,从而把握住企业之舵。书稿内容丰富,立论有据,要言不烦,是一部有相当质量的管理学随笔。

目录

002/ 企业的繁荣与发展靠什么? 004/ 应该为企业干些什么? 006/ 企业机制转换的目标何在 008/ 再谈转变职能 010/ 要把管理人才培训放到战略位置 012/“翻牌集团公司”可以休矣 企业家呐喊:新婆婆来了014/ 市场经济的社会机制 专业化、社会化016/ 企业竞争机制依靠政策 018/ 经济管理观念的启示 020/ 市场经济也是一把“双刃剑” 022/ 现代企业制度在从严管理中诞生024/ 企业家的人生真谛 026/ 中小企业设副职好吗? 028/ 建立中国式企 030/ 职工股份制与现代企业制度 032/ 世杯赛与商战034/ 企业,要警惕大小骗子036/ 华人企业振兴之道 038/ 企业的“再造热”和“热” 040/ 成由勤俭败由奢 042/ 从企业家的辛酸苦辣谈起044/ 管理真谛是“义” 046/ 当前,企业家要学会保护自己 048/ 没有创新没有管理 050/ 再谈企业家要学会保护自己 052/“认真”是质量的关键所在 054/ 企业命运在于选拔厂长 056/ 关键是企业的责任机制 058/ 世界通用的识别人理论 060/ 乌报告的启示 062/ 青蛙、啤酒和悲剧的反思 064/ 多元化经营是福是祸 067/ 混合型企业会有大发展 069/ EQ与人才标准 071/ 产业同构与危机管理 073/“大”失落的感受 075/ 索罗斯与知识经济 077/ 网络化数字化 079/ 马俊仁、企业名星和炒家们 081/ 现代企业制度有效组织方式——083/ 迎接莫测的巨变时代 085/ 新年要有新思路 087/ 企业持续发展的五大关键 089/ 什么是幸福人生 091/ 炒风不可长 094/ 决策超前管理从严 新加坡归来遐想 096/ 呼吁:重视企业文化 098/ 财富论坛后的静默 100/ 向“常识”挑战 102/ 新世纪需要新战略 104/ 戴尔的故事 106/ 请爱护企业家 108/ 策划、MBA与炒作 110/“e”是什么? 112/ 万不可忽枧危机管理 114/ 的哲学与品格 116/“实事求是”是高规则 118/ 只在灯下找钥匙 120/ 什么? 122/ 管理是圆形的 124/ 人对人?制度对人! 126/ 编辑发明了新手机! 128/ 蝎子、青蛙与认清本质 130/ 中国“大企业病”来了! 132/ 以德立国与企业管理 134/ 综合是创新! 136/ 7·13狂欢与“无为而治” 138/ 世界新排名说明什么? 140/ 创业“三识” 142/ 企业经营真的“无国界”了吗? 144/ 从《韦尔奇自传》想到CEO之争 146/ 竞争胜利=情报 148/ 文化冲突浮出水面 150/ 世界杯冷门告诉企业什么? 152/ 科学太远 技术太烦=企业太弱 154/“担保”,危险! 156/ 盛会在即,恳谈企业家精神与创新 158/ 从寿星到百年老店的真理 160/ 柯林斯“二鸣惊人”说明什么? 162/ 借柯林斯放眼2003 164/ 一个更模式的时代! 166/ 从美伊战争悟管理 168/ 面临“非典”的挑战 170/“非典”与文化172/ 人、文化、管理 174/ 员工持股与股票期权的瓶颈是非 176/ CEO要学会讲故事

摘要与插图

企业的繁荣与发展靠什么?现代企业的繁荣与发展。靠什么?

;;此,有种种议论。

;;我国有几十万个企业,上百万企业家,由于处境、地位不同,会有种种不同答案。但归纳起来不外两类。

;;一类强调大环境的改革,认为外来干扰,外加负担过重。有的企业接到部门颁发的奖状有100多张,但年年亏损,靠贷款过日子,这正反映了它们的严酷现实和复杂心态。关键所在,是国家大政策的疏导。占国产50%的一万个大中企业,有相当多的人持此观点。

;;;;另一类强调企业自身管理问题,确认内因是主要的。为什么大环境相同,企业之间出现有盛有衰、有盈有亏?关键在于企业要在吃透用好党和的各项方针政策,要在建立健全严格的规章制度,顽强不懈地提高职工素质上夫。正如东港公司刘经理所云:国家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够多一主要是认真理解、认识和执行不够。只要不断提高职工工作的思考热情,一切都好办。持此观点的多是三资企业和乡镇企业的企业家们。这两种观点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思考

;;;;从当代企业家们共同步思潮来评判企业繁荣与发展,大致有如下三条。

;;;;,深刻认识产品技术发明很重要,技术改造更重要的原理。一个企业要动员一切技术力量搜索和研究新产品发明,同时要结合厂情动员广大职工从事技术改造。发明靠科技人员,产品生产过程的革新要靠广大职工。我们需要在深层次上认识,这两靠不可少,后者更重要的道理。这一经验,已有令人信服的前车之鉴十年,美国企业家已承认与日本企业家较量的失败,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美国把努力的23,用在新产品的发明上,而用在产品生产过程的与生产技术提高上,只有pan>3。日本恰恰与其相反,却产生出世界的新产品,全球返销美国。发明此产品的美国人也热衷使用日本公司的产品。我国苏州一带也有类似情况,在疲软中不疲软,始终保持经济效益增长的势头,这些现象很值得深思。

;;,要靠不断创新实用的管理方式。它产生于认真实践,严格管理的思考创新的过程之中。五六十年代,美国管理方式红极一时。目前,日本管理方式又为世界企业界称道,一个美国厂的原班人马、设备交给管理能效益改观,奥妙所在是日本管理方式已压倒了美国。美国汽车业贸易逆差根本好转,在某种程度上是靠日本在美国办厂解决的。

;;;;日本管理方式的出台,是从丰田汽车的工程师大野耐一创造的及时适量制造法开始的。它的完善发展,击败了美国百年来盛行的单一产品大规模生产管理方式,完成了小批量、多样化、低成本的日本生产方式的创举。它的,是持久不怠、苦干实干的结果。

;;我国企业的出路,在于国家大环境、大政策不断合理化的疏导一更多企业把精力用在如上两条,使企业走上自身素质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不断加强的正确道路上来。于第三条:资金,不能与上两条相提并论,只要技术不断更新、管理不断合理,自有慧眼之人把资金送来。有了这三条,企业便如鱼得水入自由国年大量报道表明:以上三条,是世界企业家的共识。

.....

举报
收藏 0
买家评价
正在加载评价详情...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博文图书网

管理员第1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