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
  • 详情
  • 评价
  • 联系
  • 推荐
立即购买 分享好友 商城首页 商城分类 切换频道 秒杀活动 购物车
1/5
木下杢太郎日本文化论研究图1

木下杢太郎日本文化论研究

290IP属地 广东
价格 36.00
发货 广东东莞市
数量
-+
库存 100
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木下杢太郎日本文化论研究》以岩波书店在1981-1983年间出版的《木下杢太郎全集》25卷为基本文本,同时以同样由岩波书店在1979-1980年出版的《木下杢太郎日记》5卷、在1984年出版的《木下杢太郎宛知友书简集》2卷为主要参考资料,在对文本进行细致解读的基础上,以文本创作同时代的历史资料为参照,探寻木下杢太郎日本文化论的发展轨迹。
同时在分析梳理过程中,笔者傅玉娟注重将木下杢太郎的日本文化论与近代日本其他日本文化论者的观点进行比较,辨析木下杢太郎的思想与其他日本文化论者思想的异同,以此明确木下杢太郎日本文化论产生的文化脉络以及他在近代日本文化论谱系中的位置。

目录

绪论

一、木下杢太郎其人

二、木下杢太郎研究回顾

三、何谓“日本文化论”

四、近代日本文化论兴起的历史背景和主要论述

五、本研究的方法与章节结构

第一章 木下杢太郎日本文化论的形成

节 作为日本文化论产生前奏的“欧化”时期

一、空间意义上的“欧洲”——九州

二、时间意义上的“欧洲”——江户时代

三、模仿欧洲文艺的空间——“东京的河岸”

第二节 认识日本文化的使命感的形成

一、木下杢太郎与克鲁特·格拉扎

二、《宝物拜观》中虚构地点的意义

第三节 创立国民文化的目标的确立

一、艺术反映时代社会思想的成熟

二、以创立国民文化为目的的文艺评论

第四节 木下杢太郎初期日本文化论的特点

小结

第二章 木下杢太郎日本文化论的发展——中国时期

节 从外部反观日本的视角的形成

第二节 木下杢太郎的中国书写的特殊性

第三节 日本文化“故乡”构图的形成与验证

一、日本文化“故乡”构图的形成

二、对日本文化“故乡”构图的验证

第四节 东亚文化同源思想的提出——以与和过哲郎的论争为中心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对中国佛像艺术关注的背后

二、木下杢太郎与和过哲郎的交往

三、和迁哲郎的日本文化考察

四、与和迁哲郎的论争中提出东亚文化同源

第五节 木下杢太郎的东亚文化同源思想与冈仓天心的“亚洲一体论”之异同辨析

一、冈仓天心的“亚洲一体论”思想

二、东亚文化同源思想与“亚洲一体论”之相似点

三、东亚文化同源思想与“亚洲一体论”之不同点

第六节 童话《昆仑山》中的隐喻

小结

第三章 木下杢太郎日本文化论的发展——欧洲时期

节 木下杢太郎的欧洲文化认识的深化

一、“晚来”的意义

二、欧洲之行路线上的理想与现实

三、“南蛮情趣”的复燃、熄灭与重生

四、对日欧文化交流史的考察

五、发现“另一个”欧洲

第二节 木下杢太郎的欧洲文化认识对其日本文化论的影响

一、日本吸收欧洲文化的片面性及其成因

二、国语国字观

第三节 木下杢太郎的欧洲文化认识对其中国文化认识的影响

一、中日文化同源认识的加深

二、中国与南欧的相似性

第四节 木下杢太郎日本文化论的集中阐述

一、“世界的公民”与“日本的国民”

二、《日本文明的未来》中的日本文化论

小结

第四章 木下杢太郎日本文化论的嬗变与坚持

节 木下杢太郎日本文化论的嬗变

一、对日欧文化交流史评价的嬗变

二、关于天平古佛像观点的嬗变

三、嬗变原因试析

第二节 木下杢太郎日本文化论的坚持

小结

结语

一、本稿内容总结

二、木下杢太郎日本文化论的意义

附录

一、1907年夏天新诗社旅行将九州定为旅行目的地的经过

二、木下杢太郎与克鲁特·格拉扎在1911年的交往

三、南满医学堂的设立背景及概况

四、木下杢太郎1918年洛阳龙门石

举报
收藏 0
买家评价
正在加载评价详情...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博文图书网

管理员第1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