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
  • 详情
  • 评价
  • 联系
  • 推荐
立即购买 分享好友 商城首页 商城分类 切换频道 秒杀活动 购物车
1/5
知识社会学视野中的文学家-以中国现代文学为例图1

知识社会学视野中的文学家-以中国现代文学为例

170IP属地 广东
价格 48.00
发货 广东东莞市
数量
-+
库存 100
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知识社会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知识分子的社会职能及身份的合理性。从这个角度看,作为掌握书面文化中美感经验的文学知识分子,与其现实世界的关系经过书面文化的中介,既具有普遍性、超越性的特征,又具有自身的限定与问题。在20世纪现代社会分工及中国历史语镜的复杂变迁中,中国文学知识分子的职能及身份发生了畸变并走入困境。詹七一所著的《知识社会学视野中的文学家--以中国现代文学为例》通过对知识分子理论历时性的纵向阐述与共时性的多学科横向阐释,在文学家社会文化生存实证的基础上,试图阐明:作为社会代言人的文学知识分子是一种转型期现象。因此,在规范化的社会中,非价值空位的边缘立场是其存在的合理空间。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知识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知识社会学理论概述
 第二节 知识社会学方法意义
第二章 知识分子及文学知识分子生成研究
 第一节 知识分子的基本界说
 第二节 知识分子的认知深化
 第三节 专擅于美感经验的文学知识分子
第三章 中国现代文学知识分子个案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迁延的三个基本阶段
 第二节 鲁迅:民族精神的政治解放与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
 第三节 周作人:自由知识分子的民间立场及其认同与叛逆
 第四节 丁玲:左翼知识分子的认同焦虑与话语重构
 第五节 赵树理:政治意识形态中身份认同的复杂性
 第六节 张承志:宗教精神中的关怀及其身份认同
第四章 转型时期的文学知识分子
 第一节 转型期现象:作为社会代言人的文学知识分子
 第二节 书面文化的断裂与文学知识分子的身份困境及其功能畸变
 第三节 “新理想主义”文学知识分子的文化生存与身份认同
 第四节 转型期文学知识分子解析
第五章 中国文学知识分子的身份定位
 第一节 新语境中文学知识分子的身份确认
 第二节 职业与志业之间
 第三节 超离社会分工的自我选择
 第四节 非价值空位基础上的边缘立场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举报
收藏 0
买家评价
正在加载评价详情...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博文图书网

管理员第1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