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公益不是少数富人的专属品,同样是普通人的权利。行善要及时,因为爱心储藏久了也会变质。当爱心、网络、民生这三者链接在一起的时候,就诞生了一种席卷全国的“待用”公益。
给陌生人献出一份爱心、一盒“待用快餐”、一个“待用书包”一瓶“待用水”……简单易行地参与模式让公益从此不再难做,让爱有随时释放的空间,让草根阶层也能成为“公益劳模”。
本书写的是待用公益的缘起与发展,其实更是跟国人的幸福、价值、信仰回归有关的宣言书。一滴泪,诠释一份诚信;一碗面,找回一个信念。
待用公益,播撒爱心,传递正能量,是伟大“中国梦”的组成部分。如果说每一份爱心的能量是微不足道的,但聚沙成塔,长此以往,它也能改变中国。
目录
缘起:“待用”的@之旅
三条微博,吹响“待用”的号角
第一声爱的回响
我的粉丝,我的财富
复制,让待用承载更多的爱
行动:公益2.0时代,你、我、他……我们一起改变世界
一滴泪,诠释一份诚信
一碗面,找回一个信念
这个生日,带孩子认识“待用”
“待用饮用水”,清凉这个盛夏
“待用理发”,让爱从“头”开始
当爱发酵,推动的远不止是慈善
创新:“待用”,这种慈善很时尚
不同视角拍“待用”
媒体、名士话“待用”
“待用”文化,温暖相拥
践行:不做“一阵风”公益,总有你可以参与的
“待用”欢迎你
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公益
我给“待用”出点子
意义:总有一种坚守无可替代
富而有爱,贫而有助
绝境中可以有另一种选择
全民行动,参与民生
社会管理的这般举措
传承:你若行动,便见一抹阳光
国人“幸福公民”意识正在形成
感恩夙愿有了一个美好归宿
就业季,重新点亮的心灯
带孩子参与微公益,现身践行道德教育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伟大的中国梦
召唤:请更多地认识我,然后加入我
爱心团队初长成
中国红飘起来
待用快餐商家项目执行手册
让爱的烛光在每一寸土壤闪亮
从1家到近300家,这是正能量的速度
附录
附录一:待用快餐商家申请表
附录二:待用公益宣传标识
附录三:待用快餐发展大事记
附录四:媒体看“待用”
附录五:全国“待用快餐”响应商家一览表
摘要与插图
三条微博,吹响“待用”的号角火车在夜色中高速行驶着。自从 2010 年 12 月 3 日,中国自主研发的“和谐号”CRH380 高速动车组成功试运行以后,人与人身体的距离仿佛就被拉近了。也是在那一年,网络上出现了一个叫做“微博”的新生事物,人与人心灵的距离仿佛也被拉近了。而我也是从那个时候起,就把自己的心放在了那140个字的方寸间,在那里抒发自己的心声,倾听别人的诉说。
在这种抒发与倾听之中,碰撞着智慧的火花,交流着内心的情感,接受着别人的帮助,也实实在在地帮助了别人。
“一名研究三农和社会问题的学者、一名管理学的博士”,这就是我在那个方寸的个人标签。正因如此,我的大部分目光也就很自然地停留在了三农和社会问题上。随着与网友们的互动越来越多,也开始有更多的人 @ 我,希望可以得到方寸之外的帮助。这些网友中,有的是自身遇到了困难,也有很多是代别人表达呼声。毕竟还有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方寸,又或者是还没有进入这个方寸的条件,比如说一台电脑,一部可以使用微博的手机。
在我目光锁定的那一块区域,我看到了很多对弱势群体的如实转“微”:沿街乞讨的老人、无家可归的孩子、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农民工……那一幅幅真实的画面,网友们一段段深情的呼唤,让我的心很痛。这种心痛让我不止一次去网友们那些微博的真实“发源地”,近距离地接触弱势群体。他们并不知道我是谁,也正因为他们只把我当成一个路过此地,随手给他们一点帮助的陌生人,我才真实地听到了他们的呼吸,感受到了他们的心跳。
作为一名社会学的研究学者,致力于对某一种社会现象的研究是责无旁贷的义务。但是,对我来讲,针对具体的社会问题,迈出实实在在的解决步伐更是一种使命。如何给予这些弱势同胞更切实、更全面的帮助,这个思考就像我的影子一样,一直追随着我。而阳光越是强烈,它就越是清晰。看着城里的孩子背着漂亮的书包,走进宽敞的教室;看着城里的老人在子女的陪同下定期去医院做体检;看着健全的人在操场上快乐地奔跑;看着白领们在写字
楼里吹着空调……每当我沉浸在这些阳光里的时候,我的影子总会提醒我,在另外一些角落,还有些流浪者,他们的心愿是能填饱肚子;还有一群孩子,他们的渴望是能走进课堂;还有很多老人,他们切的需要是得到关心和照料。我喜欢阳光下的感觉,但是我知道,一味地沉醉不是一个学者该走的路,那条缺少阳光的路上,更需要学者的脚印。
于是,就在 4 月 12 日的晚上,在那辆高速行驶的列车上,我发出了这样三条微博:
我觉得在中国一些快餐店,可以为一些残疾人、老年贫困者,提供一些“待餐盒饭”。这更符合中国国情,也给弱势群体一定的尊严。公益人士、大学生可以献一份爱心。有倡议的正规餐饮点,就一定有志愿者。包括一些馒头店、早餐店。这要有现代意识啊!是符合卫生规定的连锁店。有人尝试吗?
在中国一些快餐店,可以为一些残疾人、老年贫困者、流浪儿童,提供一些“待餐盒饭”。这更符合中国国情,也给弱势群体一定尊严。公益人士、爱心市民、大学生可以献一份爱心。是一些符合卫生规定的连锁店,并经过有关部门许可,向社会公示,应该是可以的,支持吗?
我认为在一些正规餐饮场所,如果跟前有贫困者的话,爱心人士可以顺手多买一份“待餐食品”,并由饭店经营者以适当形式告诉旁边的贫困人员。这是一项阳光的公益慈善,也是培养爱心的群众教育活动。同意者转发!征寻爱心企业和批倡议者!我愿意做,还有人吗?
“待用快餐”,就是人们可以提前多买一两份食物存在餐馆内,其他比较贫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