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
  • 详情
  • 评价
  • 联系
  • 推荐
立即购买 分享好友 商城首页 商城分类 切换频道 秒杀活动 购物车
1/5
德道行天下-第二册-(上下卷)-2013版图1

德道行天下-第二册-(上下卷)-2013版

20IP属地 广东
价格 58.00
发货 广东东莞市
数量
-+
库存 100
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本书 立足民族道德根文化,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普及,关注和服务社会百姓日用所需,内容跨越文化、科技、教育、修身、养生、应用领域。 主要内容为徳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理念介绍、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探讨、以德修身的相关论述以及脊柱健康知识等。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兼备理论研究和实用指导的 。

目录

道眼观天下
谈文论字说修“智”????????????????????????????????????????????????熊春锦 03
人类文化载体从“文”到“字”的演绎过程,既是人类思维由“慧识思维”向“智识思维”陆续转换的过程;也是人类的生命治理和社会治理由圣治向王治、由王治向霸治陆续转变的过程;所??历的时期也是整个人类从“尊道贵德”向“离道失德”状态转换的一个历史时期。
做人修“智”,就在当下??????????????????????????????????????????????白 木 52
道德其实很简单?????????????????????????????????????????????????????????辛 明 55
道联千万家
德慧智教育文化与国家教育的契合点??????????????????????????熊春锦 61
用德慧智教育托起民族教育复兴的希望?????????????????????田 疆 66
家长培养孩子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熊春锦 74
关于孩子品德教育的答疑???????????????????????????????????????????熊春锦 84
德慧智??典诵读答疑??????????????????????????????????????????????????熊春锦 86
三岁时得了第一个???????????????????????????????????????????????赵 红 90
走在幸福快乐的路上??????????????????????????????????????????????????魏剑丽 92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张 倩 94
告别口吃?????????????????????????????????????????????????????????????????????万行明 96
看!这个新时代的少女????????????????????????????????????????????????武玉清 99
梅花香自苦寒来????????????????????????????????????????????????????????关 恒 108
寻根归道
黄老文化的治理学与管理学(三)
——黄老文化中的治理学探究???????????????????????????????????????熊春锦 113
宇宙万物都离不开“无”、“有”、“用”这个“三”数的制约。虚无生万有,用一是德能,无生有,有载无,惟“有”空间的“无”具有应用价值。“无”,是一切有相物质具有活力、具有创造性的空间。
拿掉眼前的那片树叶????????????????????????????(马来西亚)庄行奕 143
浅议“内修信智礼,外用义与仁”??????秦州龙 辛 平 吴 悠 145
道医济世
正气内存 邪不可干
――兼论时疫防治?????????????????????????????????????????????????????熊春锦 151
太极修身是否有修爻补漏的作用?????????????????????????????熊春锦 165
道德能量是生命活动的源动力??????????????????????????????????杨 涛 168
关于孩子健康问题的答疑????????????????????????????????????????熊春锦 181
讲经说法
识——人类天然具备的“天线”????????????????????????????????熊春锦 185
“识”的本义是知道、懂得,《说文解字》中说:“识,知也。”“識(识)”的正体字由“言”、“音”、“戈”三部分共同构成。其中,“戈”在早期并不是指兵器,而是指探路用的工具,是了解万物的媒介,如同现在电视天线与雷达武器的应用。
明道词典
大识????????????????????????????????????????????????????????????????????????????????????? 188
闻道日损?????????????????????????????????????????????????????????????????????????????? 188
天食人以五德之气从鼻入????????????????????????????????????????????????????? 188
地食人以五谷之味从口入????????????????????????????????????????????????????? 188
治未病????????????????????????????????????????????????????????????????????????????????? 1

摘要与插图

虽然我们每一个人在自己身上就可以分辨出象喻五德之智德的这根小手指头的生理功能和功效作用,以及它与其他四根手指的差距,但是人们却没有发现,人类在这2000多年以来所犯的一种共性错误。当人类在丢失了慧识、跌入慧盲智宵以后,盲目地将智能奉若神明,将智识当做的生命力量源泉;而不能从自然天生的小手指功能的短缺上,参悟出智识力量的局限性,这岂不是一件咄咄怪事么?为什么人们就能将这个典型的现象忽略不计呢?包括很多证道不离其身的人,也同样犯这种糊涂的错误,实在是令人可惜和遗憾!
其实古代的圣人们对此其实早就洞若观火,透彻地将这些生理上的原理观察得清清楚楚,将智识对我们生命的作用、对社会的作用揭示得明明白白。《汉书?艺文志?尸子》卷上有这样一段话:“(圣人)畜智而不主智,……智则人用之。”这段话的含意是:真正的圣人之治,是养畜、畜养智德能量,养护先天之本而不外用消耗它,并不主张大力去运用智识,不要把智识当成生命的主宰。只有普通的没有远见的人,才会轻易地耗用它。“畜智而不主智”——圣人用慧(养智),常人用智(失慧)。由此可知,圣人们提倡我们每个人都要把小手指养护好,要让它丰满润泽,同样充满着力量,辅助其他四指主事,但决不要纵容它成为生命的主导;“智则人用之”——这个智,只是常人使用的,而明智的人,注意修身的人,研究生命真相的人,则要注意,只是掌握它的“有之以为利”而已,而不能依靠它。
《韩非子?问田》中也谈到:“臣闻服礼辞让,全之术也;修行退智,遂之道也。”在这一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到,韩非子虽然不知道如何进行圣人之治的修身,对于内圣外王的实践方法没有掌握,只是说“臣闻”,但他还是听说过,作为一个完整的完人,应该掌握“服礼辞让”这个技术方法;而修行却不同,需要将自己的智识保持一种退让的状态,不要让它作为主导,才能顺遂道的产生。这个“退智”,就是指隐藏才智,不露锋芒。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节约自己的肾水这个先天至宝。圣人惜精、爱精、保精,都是指节约肾水,以待慧识的生成。
北齐的刘昼有一本著作叫《新论?韬光》,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是以古之有德者,韬迹隐智,以密其外。”这个“韬迹隐智”,就是讲藏匿踪迹,不露才智,以求自己的心肾阴平阳秘。从中医学上讲,肾藏志,而心用智。心智和肾智,实际上关乎肾水内之火和心火内之水这一对“真火真水”是否能够相交平衡,而达到一种阴平阳秘的状态。所以,在古时候,有德的人和已经进入了“德一”状态的修身者,为了保持这种“一”的状态不再分离,常常韬光隐晦,“韬迹隐智,以密其外”。为了不受外界的干扰,所以要“韬光”,使“德一”之光能够避免无谓的消耗,这是圣人之治“得一”后的一种高层次养生修身的重要方法。
在《吕氏春秋?分职》里面,也有“夫君也者,处处服素而无智,故能使众智也……无智、无能、无为,此君之所执也”的记载。这段话挺有意思,虽然是记载在《吕氏春秋》里面,但是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在慧治时期和圣治时代,对于一个君王的修身要求是高的,要求随时随地都要做到“见素抱朴”,而不用后天的智识。只要做到这一点,就能够驾驭众人的智识和常人的智识。作为君王,应该是处在无智、无能、无为状态,这才是君王应当执守的基本原则。
这段话说明,古代的君王修持“见素抱朴”,实践“绝学无忧”的圣人之治,用“无为而治”的慧识调控有为的智识,所以能以上驭下,调动并运用众人的智识。
老子在《德道经》中说“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 埴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阐述的都是“无用
举报
收藏 0
买家评价
正在加载评价详情...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博文图书网

管理员第1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