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华夏古典名著青少年文库之一,是将明代百万字的名著节编为45万字,在保证基本情节完整的前提下,确保青少年以的时间程度地汲取古代文化精华。
目录
第一 高俅的发迹??
第二 史家庄与少华山?
第三 鲁达(一)?
第四 鲁达(二)?
第五 林冲(一)?
第六 林冲(二)?
第七 草料场??
第八 梁山泊??
第九 东溪村密谋?
第十 三阮??
第十一 智取生辰纲??
第十二 黄泥冈事发?
第十三 火并?
第十四 阎婆惜
第十五 宋江亡命?
第十六 景阳冈??
第十七 潘金莲??
第十八 紫石街??
第十九 十字坡??
第二十 快活林??
第二十一 鸳鸯楼?
第二十二 武松落草?
第二十三 清风寨(一)?
第二十四 清风寨(二)?
第二十五 宋江刺配江州?
第二十六 黑旋风??
第二十七 浔阳楼??
第二十八 白龙庙小聚会?
第二十九 无为军??
第三十 天书??
第三十一 真假李逵?
第三十二 杨雄与石秀??
第三十三 偷鸡?
第三十四 劫牢?
第三十五 祝家庄的毁灭??
第三十六 雷横朱仝的入伙?
第三十七 高唐州??
第三十八 连环马??
第三十九 盗甲?
第四十 众虎归山?
第四十一 假太尉
第四十二 晁盖之死??
第四十三 玉麒麟(一)
第四十四 玉麒麟(二)?
第四十五 关胜??
第四十六 大名府??
第四十七 曾头市??
第四十八 梁山泊大聚义?
摘要与插图
第十一 智取生辰纲北京大名府梁中书,收买了十万贯庆贺生辰礼物完备,选日差人起程。当下一日在后堂坐下,只见蔡夫人问道:“相公,生辰纲几时起程?”梁中书道:“礼物都已完备,明后日便可起身。只是一件事在此踌躇未决。”蔡夫人道:“有甚事踌躇未决?”梁中书道:“上年费了十万贯收买金珠宝贝送上东京去,只因用人不着,半路被贼人劫将去了,至今无获;今年帐前眼见得又没个了事(了事——能干,会办事。)的人送去,在此踌躇未决。”蔡夫人指着阶下道:“你常说这个人十分了得,何不着他委纸领状送去走一遭,不致失误!”梁中书看阶下那人时,却是青面兽杨志。
那杨志自从离了梁山泊,取路到东京,将出那担儿内金银财物买上告下,再要补殿司府制使职役。把许多东西都使尽了,方才得申文书,引去见殿帅高太尉。却被高太尉把文书一笔都批倒,将杨志赶出殿帅府来。杨志在客店里住了几日,盘缠都使尽了,便把那祖上留下来的宝,拿去街上货卖。不期(不期——不料。)被个泼皮破落户牛二强夺那口,杨志一时性起,将那牛二杀了,因此犯罪,远配在北京大名府留守使充军。那大名府留守梁中书,原在东京也认得杨志,当下看了开封府公文,备问情由,便把杨志当厅开了枷,留在厅前听用。梁中书有心要抬举杨志,就叫他在府里做一个管军提辖使。梁中书大喜,随即唤杨志上厅,说道:“我正忘了你。你若与我送得生辰纲去,我自有抬举你处。”杨志叉手向前禀道:“恩相差遣,不敢不依。只不知怎地打点?几时起身?”梁中书道:“着落大名府差十辆太平车子,帐前拨十个厢禁军(厢禁军——宋代州府的兵称”厢军“,京城的兵称”禁军“。大名府是北京,所以有厢禁军。),监押着车;每辆上各插一把黄旗,上写着‘献贺太师生辰纲’;每辆车子,再使个军健跟着。三日内便要起身去。”杨志道:“非是小人推托,其实去不得。乞钧旨别差英雄精细的人去。”梁中书道:“我有心要抬举你,这献生辰纲的札子内另修一封书在中间,太师跟前重重保你,受道敕命回来。如何倒生支词,推辞不去?”杨志道:“恩相在上:小人也曾听得上年已被贼人劫去了,至今未获;今岁途中盗贼又多;此去东京又无水路,都是旱路,经过的是:紫金山、二龙山、桃花山、伞盖山、黄泥冈、白沙坞、野云渡、赤松林,这几处都是强人出没的去处;更兼单身客人,亦不敢独自经过;他知道是金银宝物,如何不来抢劫?枉结果了性命!以此去不得。”梁中书道:“恁地时多着军校防护送去便了。”杨志道:“恩相便差一万人去也不济事:这厮们一声听得强人来时,都是先走了的。”梁中书道:“你这般地说时,生辰纲不要送去了?”杨志又禀道:“若依小人一件事,便敢送去。”梁中书道:“我既委在你身上,如何不依?你说。”杨志道:“若依小人说时,并不要车子,把礼物都装做十余挑担子,只做客人的打扮行货,也点十个壮健的厢禁军,却装做脚夫挑着;只消一个人和小人去,却打扮做客人,悄悄连夜上东京交付,恁地时方好。”梁中书道:“你甚说得是。我写书呈,重重保你,受道诰命回来。”杨志道:“深谢恩相抬举。”
当日便叫杨志一面打拴担脚,一面选拣军人。次日,叫杨志来厅前伺候,梁中书出厅来问道:“杨志,你几时起身?”杨志禀道:“告复恩相:只在明早准行,就委领状。”梁中书道:“夫人也有一担礼物,另送与府中宝眷,也要你领。怕你不知头路,特地再教奶公谢都管并两个虞候和你一同去。”杨志告道:“恩相,杨志去不得了。”梁中书道:“礼物都已拴缚完备,如何又去不得?”杨志禀道:“此十担礼物都在小人身上,和他众人都由杨志,要早行便早行,要晚行便晚行;要住便住,要歇便歇,亦依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