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青少年礼仪教育》是讲礼仪的。不仅讲,作者更主张训练,像柏拉图要求的那种训练。作者建议“父母与孩子一起来阅读《青少年礼仪教育》,让孩子主动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与孩子一起讨论,帮助他们正确地}人识、评价、应对各种礼仪现象和问题,对孩子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同时,用你们丰富的阅历和经验指导孩子的成长,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显而易见,家长跟孩子一起学习和训练,双方都会收获成果与希望。
孔子提倡“复礼”,“礼”是仁的基础。个人的“礼”,如仪容、仪表、仪态、仪行与仪言,属于人的社会形象和符号。其“文、野”程度能够决定社会对你的认同度、接纳度,能决定你的成功与否,甚至能够决定你的社会地位……其实,这也是人的修养格调。
“礼”又是一种社会关系,管理着社会的秩序,调整着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使之和谐稳定,具。2008年北京奥运会复杂而庞大的组织管理工作,也同样因为依靠“礼数”显示出极高的水准。
目录
第一步 学习个人基本礼仪
第一周 仪态礼仪
第二周 仪容礼仪
第三周 仪表礼仪
第二步 学习与人相处的礼仪
第四周 与老师相处的礼仪
第五周 与同学相处的礼仪
第六周 与家人及其他人相处的礼仪
一、与家人相处的礼仪
二、与其他人相处的礼仪
第三步 学习生活中的礼仪
第七周 家庭成员的社交礼仪
一、拜访礼仪
二、接待礼仪
三、交谈礼仪
四、电话礼仪
五、馈赠礼仪
六、用餐礼仪
第八周 家庭成员的公共场所礼仪
一、购物礼仪
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应遵守的礼仪
三、观看电影、演出的礼仪
四、出门旅行应遵守的礼仪
第九周 青少年的校园生活礼仪
一、校园礼仪
二、课堂礼仪
三、校园活动礼仪
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与插图
一个人的穿着打扮不仅能表现人的外在美,还能体现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而且服饰还能反映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呢!同学们,平时我们在仪表方面应注意以下问题:
(1)穿着要得体大方,要追求自然而不是让人羡慕,不随意追赶潮流。根据不同场合着装,做到干净整洁、自然有型。
(2)常换衣服,是领口和袖口要没有污渍。鞋、袜要常换洗,不要有异味,尤其是男同学,更要勤换袜子。
(3)纽扣要扣好,男同学穿衬衫第一颗纽扣可以不扣,但袖口纽扣一定要扣好,正式场合将袖子卷起是不合适的。(4)裤子长短要合适,裤腿平整,平时不要把裤腿卷起来,更不能穿沾满泥点的裤子,那样会给人留下很不讲卫生的印象。
(5)出席学校组织的重要活动或参加少先队活动时要穿校服、戴红领巾。红领巾要干净、平整,没有褶皱。
(6)跟着爸爸、妈妈参加社交活动、拜访朋友,要穿戴整齐,美观大方,不能不修边幅、很随意的样子。
(7)女孩子穿过长或过短的裙子都不好看,而且在学校做运动也不方便。
(8)学生在学校的穿着要简单、大方,便于活动,不模仿明星的穿着打扮,朴素大方。
(9)不穿上衣或穿拖鞋、睡衣、背心上学、上街、逛商店、进娱乐场所都是不礼貌的,有些公众场合是不允许这样穿着的人人内的。
(10)女孩子不要经常向妈妈要新衣服穿,把旧衣服整理干净,搭配得体一样会显得很漂亮。知道不知道
你知道通行的着装原则吗?那就是TPO原则,它是由三个英文单词组成的,分别是:Time、Place、Occasion。该原则指的是要根据时间、地点、场合来着装,不能不分场合乱穿衣,那样会有失礼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