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
  • 详情
  • 评价
  • 联系
  • 推荐
立即购买 分享好友 商城首页 商城分类 切换频道 秒杀活动 购物车
1/5
原始思维(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图1

原始思维(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00IP属地 广东
价格 21.00
发货 广东东莞市
数量
-+
库存 100
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法国资产阶级社会学家路先·列维—布留尔(Levy-Bruhl,Lucien,1357—1939)于1910年发表了他的《低级社会中的智力机能》(《Les fonctions mentalcs dans les societes inferieures》)一书。他在这本书中把“地中海文明”所属民族的思维与不属于“地中海文明”的民族的思维进行了比较,实际上是把近代西欧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白种成年文明人”的思维与被他叫做“原始人”、“野蛮人”、“不发达民族”、“低等民族”的广大亚洲、非洲、大洋洲、南北美洲的有色人种民族的思维进行了比较,结果确定了“原始人的智力过程,与我们惯于描述的我们自己的智力过程是不一致的”,他还自认为“能够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何处,并能够确定出原始人的思维的般的规律。”
  列维-布留尔给原始人的思维确定的般规律是什么呢?他认为,“原始人”的思维是具体的思维,亦即不知道因而也不应用抽象概念的思维。这种思维只拥有许许多多世代相传的神秘性质的“集体表象”,“集体表象”之间的关联不受逻辑思维的任何规律所支配,它们是靠“存在物与客体之间的神秘的互渗”来彼此关联的。尤其是,这种思维不关心矛盾(它不追究矛盾,也不回避矛盾,它可以容许同一实体在同一时间存在于两个或几个地方,容许单数与复数同一、部分与整体同一,等等),所以,从表象关联的性质上看,列维—布留尔又把这种思维叫做“原逻辑的”思维。总起来说,“原始人”的思维就是以受互渗律支配的集体表象为基础的、神秘的、原逻辑的思维。这就是列维-布留尔给“原始人”的思维下的定义。
  还需要说明,列维-布留尔一面把人类的思维分为两大类型,一面又肯定人类思维的机能相同,不同的只是思维的结构(类型)。二十年后,他在《作者给俄文版的序》中又说:“在人类中间,不存在为铜墙铁壁所隔开的两种思维形式——一种是原逻辑思维,另一种是逻辑思维。但是,在同一社会里,常常(也可能是始终)在同一意识中存在着不同的思维结构。”这又显然是指的全人类,其中也包括“地中海文明”。
  另外,列维-布留尔还含糊地表示了,在涉及生产和生活方面的事物时,“原始人”是运用逻辑思维的。只是在涉及认识问题上,是涉及因果律和矛盾律时则是运用原逻辑思维,集中地表现在寻求神秘原因上。
  以上是本书的主要论纲。
  列维-布留尔是以杜尔克姆为的法国社会学派的代表者之一。这个学派坚持马赫主义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同一”的原则,力图通过对所谓“集体表象”的分析来建立它自己的“社会心理学”。杜尔克姆的社会学理论就是建立在集体表象的概念上。同时,这种集体表象并不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而是通过记忆和摹仿一代一代传下来的。“集体表象”等于马赫主义著作中的“集体经验”或波格丹诺夫的“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对这些观点早已作了揭露和批判。列维-布留尔就是具体地运用杜尔克姆的“集体表象”的概念来研究所谓原始人的思维。
  列维-布留尔抱着资产阶级的偏见,从实证主义立场出发,把“地中海文明”从全人类文明中分离出去,而把其余一切社会,不管它们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统统纳入一个所谓“低级社会”的模式中。这样一来,全人类只有两个社会类型,与此相对应的正好是两种思维类型。这也并非偶然。因为列维—布留尔的历史观是唯心史观。我们知道,在史学中曾经有个“欧洲中心主义”,这个主义认为,苏伊士以东,整个亚、非、拉美的有色人种地区都是一片原始蛮荒之地,没有历史,更谈不上文明史。列维—布留尔无疑是“欧洲中心主义”的信奉者,这使他很难进行客观的历史考察。
  我们认

目录

作者给俄文版的序
绪论
 I.集体表象的简明定义。本书的目的。本书与社会学家们的著作以及与当代心理学的关系。
 II.较早的理论。孔德及其关于智力机能的学说。以人种学、人类学(是英国人类学派)的观点看原始人的思维。
 III.一个用于一切的公设:人类的思维永远是和处处是同一类型。泰勒与弗莱节尔及其学派的“万物有灵论”对这一公设的偏爱。
 IV.对这个学派的方法的批判。引自弗莱节尔著作中的例子。”只不过讲得通罢了。2)不顾所解释的现象的社会性质。这个学派对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与赫伯特·斯宾塞的进化哲学。
 V.思维类型之间的不同与社会类型的不同一样。在确定这些差别方面缺乏文献证明,当代和较早的材料都不足。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和用什么方法来弥补这个不足。
第一章 原始人的思维中的集体表象及其神秘的性质—
 I.原始人的集体表象中所固有的情感与运动因素。 动物、植物、人体的各部分、客体、土地、手工制品的形状所具有的神秘属性。这个形状的不变和形状的任何改变所引起的危险。原始人不象我们那样感知事物。我们的传统问题被颠倒了。
 II.原始人的知觉中神秘因素的优势;他们关于图像、肖像、名字、影子、梦的观念。
 III.某些特权人物所特有的知觉。
 IV.经验对原始人是行不通的。原始人感知的实在既是自然的又是超自然的。神灵无处不在。
第二章 互渗律
 I.再现原始人的集体表象的关联是困难的。为我们的思维所陌生的关联的例子,对这些关联既不能用简单的表象联想来说明,也不能用儿童似的应用因果性原则来解释。
 II.互渗律。互渗律概述。原始思维既是神秘的又是原逻辑的,这已为关于灵魂的集体表象所证实。泰勒的万物有灵论;对他的理论的批判。 “灵魂”的概念是一个比较晚期的概念。
 III.互渗律决定社会集体关于它自身和它周围的人类群体与动物群体的观念。在阿龙塔人的英迪修马仪式中,在他们关于具有动物形状的神话时代的人的观念中以及一般的在他们关于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的集体表象中表现的互渗律。
 IV.在原始人关于人与物彼此产生的影响(通过接触、转移、亵渎、感应、占有等等)的观念中表现的互渗律。关于人格化的神灵的表象不应当被看成是一个的表象。
第三章 原逻辑思维的运算和方法
 I.在原逻辑思维中,逻辑因素与原逻辑因素共存。这种思维本质上是综合的思维。
 II.记忆在原逻辑思维峙,的作用;记忆的发展。地点感和方向感。
 III.原逻辑思维所特有的抽象。
 IV.原逻辑思维所特有的概括。
 V.原始分类。关于邪气、瓦康、奥连达等等的观念和同类性质的其他集体表象都包含着互渗律。
第四章 从原始人的思维与他们的语言的关系看原始人的思维
 I.原始民族的语言中的数:双数、三数和复数。
 II.这些语言力求表现人和物的细部形状、位置和运动。
 III.取自克拉马特族印地安人的浯言中的一个例子。无穷的后缀和前缀及其用途。
 IV.在许多不发达民族中间通行的用手势谈话的习惯。手势语言与有声语言的相似点。声音图画。
 V.与原始人的抽象和概括方法相符合的原始语言的语汇的丰富或贫乏。
 VI.言语的力量。特定环境或某些阶层专用的语言。神圣的语言。
第五章 从原逻辑思维与计数的关系看原逻辑思维
 I.原逻辑思维在不能计算二或三以上的数时弥补缺陷的方法。
 II.数不是与被计算的对象分开来的。数列有时随被计算的对象的等而变化。“分类者”。同一个词可以连续表示几个数。
 III.原始人没有建立自己的计数法的

举报
收藏 0
买家评价
正在加载评价详情...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博文图书网

管理员第2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