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日本帝国海军利用“若宫”号水上飞机母舰搭载的水上飞机对德国设在中国青岛沿海内的军事基地进行了攻击,这是世界历的海上航空实战记录,也正是这次战斗让日本认识到了海上航空作战的优势及其无法取代的战术价值。
延至今日,日本的航母发展历史已达百年,一个多世纪的轮回中,日本帝国海军覆灭,日本海上自卫队在战后的格局中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未来的走向如何,值得人们关注和深思。
《日本百年航母》以鸿篇巨制全面爬梳史料,对日本航母发展的百年历程进行了清晰的勾勒和翔实的介绍,不仅包括对日本帝国海军时代航母运用及其经验的介绍,也包括对日本海上自卫队航母发展的历程、现状和走向的分析。该书对日本航母发展中涉及的基本发展历程,航母发展思想和作战思想,各主要型号航母的建造历史、技术参数和技术性能、作战情况、历任舰长等均进行了详细的展示和精辟的分析,堪称日本百年航母发展历程的“百科全书”。该书还配有近千幅珍贵的图片、图表,图文并茂地展现了日本航母的前世今生,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和收藏价值。
目录
序 言 日本航母发展百年记()
上 篇 日本帝国海军航母运用与经验
第一章 日本帝国海军航母发展历史概况——曾经的亚洲与太平洋海上霸主()
第一节 1911-1922年——日本帝国海军航母发展的黎明期及艘航母“凤翔”号的建成()
第二节 1923-1937年——《华盛顿海军裁军条约》与《伦敦海军裁军条约》限制下的日本帝国海军航母发展及其成熟期()
第三节 1938-1946年——世界第一支航母特混舰队的形成、日美爆发人类历的六次航母大战以及日本帝国海军航母发展的鼎盛期与覆灭()
第四节 日本帝国海军航母发展30年的成果()
第二章 无同型舰正规航母——日本帝国海军原型航母、各大海战主力()
第一节 传奇航母“凤翔”号()
第二节 畸型航母“龙骧”号()
第三节 航母“苍龙”号()
第四节 左舷舰桥航母“飞龙”号()
第五节 装甲防护航母“大凤”号()
第三章 翔鹤级主力攻击航母——日本太平洋战争的主力()
第一节 翔鹤级攻击航母的设计、建造、作战编队及参战经历()
第二节 海战悍将、球鼻高速航母“翔鹤”号()
第三节 幸运之星、防空火箭航母“瑞鹤”号()
第四章 无同型舰改装航母——日本帝国海军应急体制下的产物()
第一节 机库航母“加贺”号()
第二节 常规航母“信浓”号()
第三节 世界艘电气焊接航母“龙凤”号()
第四节 未建成航母“伊吹”号()
第五章 三级改装航母——日本帝国海军改装的巨无霸(218)
第一节 加贺第二天城级“赤城”号大型改装航母(219)
第二节 无舰岛平甲板祥凤级“祥凤”号及“瑞凤”号轻型改装航母(239)
第三节 无舰岛平甲板千岁级“千岁”号及“千代田”号轻型改装航母(251)
第六章 两级七艘特设航母——日本帝国海军的护卫航母部队(259)
第一节 一体化舰桥与装甲防护航母飞鹰级“飞鹰”号、“隼鹰”号(260)
第二节 无同型舰特设航母“神鹰”号与“海鹰”号(270)
第三节 轻型低速航母大鹰级“大鹰”号、“云鹰”号、“冲鹰”号(276)
第七章 云龙级正规中型航母——日本帝国海军的一搏(286)
第一节 云龙级航母的设计、建造、作战编队及参战经历(288)
第二节 无舰载机航母“云龙”号(290)
第三节 战队航母“天城”号(293)
第四节 航母帝国落日“葛城”号(297)
第五节 “笠置”号、“阿苏”号、“生驹”号和“鞍马”号航母(300)
第八章 日本帝国海军“航母舰载机”运用经验——世界三大、亚洲曾经大的舰载海军航空兵部队(304)
第一节 航母舰载空中格斗部队
——以九六式舰上战斗机(“九六舰战”)和零式舰上战斗机(“零战”)为代表的日本帝国海军舰上战斗机运用历史与经验(305)
第二节 航母舰载海军攻击部队
——以九七式舰上攻击机(“九七舰攻”)、“天山”舰上攻击机(“天山”)和“流星”舰上攻击机(“流星”)为代表的日本帝国海军舰上攻击机运用历史与经验(317)
第三节 航母舰载反舰对地攻击部队
——以九九式舰上轰炸机(“九九舰爆”)和“彗星”舰上轰炸机(“彗星”)为代表的日本帝国海军舰上轰炸机运用历史与经验(333)
第四节 航母舰载航空侦察部队
——以“彩云”舰上侦察机(“彩云”)为代表的日本帝国海军舰上侦察机运用历史与经验(347)
第五节 大名鼎鼎的零式舰上战斗机(“零战”)
——亚洲第一战斗机、世界四大战斗机之一、亚洲历量产的飞机和战斗机(352)
第
摘要与插图
序 言日本航母发展百年记
2014年,日本航母发展历史已达百年,在一个世纪的轮回中,日本有辉煌,也有惨败,面对历史,今天的日本政府及人民应该痛定思痛、总结经验,深刻反省战争责任。自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在“大舰巨炮主义”与“航空主力论”的冲突与较量中,日本的海军发展臻至。在“大舰巨炮主义”时代,日本帝国海军成为仅次于英国皇家海军和美国海军的世界第三大海军,亚洲第一大海军,并代表着亚洲海军发展的水平。在“航空主力论”时代前期,日本帝国海军成为世界第一个发展与建设航母特混舰队的海军,并在太平洋战争前期重创美国海军,创造了日本海军发展煌的7个月(1941年12月—1942年6月)。在“航空主力论”依然盛行的今天,日本海上自卫队放弃了“大舰巨炮主义”的战术思想,全面建设并意图恢复帝国时代末期的航母特混舰队辉煌。纵观一个世纪,日本的百年航母发展只是一个开始,还远远没有结束,其未来走向值得世人高度关注和重视,尤其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日本帝国海军利用“若宫”号水上飞机母舰搭载的水上飞机对德国设在中国青岛沿海内的军事基地进行了攻击,这是世界历的海上航空实战记录,也正是这次战斗让日本认识到了海上航空作战的优势及其无法取代的战术价值,日本对航母的运用历史也由此拉开大幕。
1922年12年27日,日本帝国海军第一艘航母“凤翔”号建成,这艘航母同时也是世界第一艘建成的正规航母,它按照航空母舰的舰种进行设计与建造,而不是由其他舰种中途改装而成的航母。早期的航母只是战列舰的辅助支援舰,主要为战列舰提供航空侦察等服务。随着飞机技术的发展,战斗飞机越来越实用化,作为搭载平台的航母才开始具备攻击能力。早在1937年日中战争(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日本帝国海军就利用已经建成的4艘航母“凤翔”号、“赤城”号、“加贺”号和“龙骧”号对广大的中国战场展开海上航空攻击,在这些对地攻击任务中,日本不仅积累了航母编队、舰载机编队的部队编成经验,而且,还试验了舰载机的各种攻击战术、配合战术等战术试验工作。在1937年至1941年的日中战争中,日本帝国海军更是展开了更大规模的航母编队作战,中国战场生灵涂炭,中国人民因此死伤惨重,尤其是重庆大轰炸,在这点上,日本帝国海军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
在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日本航母的主要攻击对象就是中国,因此,在此之前服役的日本航母基本都曾经参加了在中国战场的作战行动,它们分别是“凤翔”号、“赤城”号、“加贺”号、“龙骧”号、“苍龙”号、“飞龙”号、“瑞凤”号、“翔鹤”号、“大鹰”号和“瑞鹤”号,共10艘。
在太平洋战争初期,作为世界第一支航母特混舰队的,日本帝国海军开创了日本开国历的一个重要阶段,那就是日本联合舰队之第一航空舰队凭借6艘航母组建起来的世界第一支航母特混舰队打遍太平洋及印度洋、在超过地球一半的距离上而无遇敌手,美国海军、英国皇家海军、荷兰皇家海军等世界传统大国海军尽皆败北,然而,日本帝国海军的这种极盛状态只维持了7个月的时间便进入帝国落日的时代。
从发展历来看,日本帝国海军航母特混舰队的编成经验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分别是1941年4月10日至1942年7月14日期间的第一航空舰队(南云忠一机动部队)时期,1942年7月14日至1944年11月14日期间的第三舰队时期,1944年3月1日至1944年11月15日的第一机动舰队时期。
比照第一航空舰队和第三舰队,第一机动舰队的诞生标志着日本航母特混舰队的建设达到水平,各方面经验也趋于成熟,不过,由于大量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