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阐述高速电动车组和大功率电力机车交流传动系统的控制与调制技术,主要包括网侧四象限脉冲整流器的控制与调制算法、电机侧牵引逆变器-电机驱动系统的控制与调制算法两大部分,共计10章内容,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现代电力牵引传动系统的发展状况;第2章为网侧四象限脉冲整流器的控制器设计;第3章为四象限脉冲整流器的谐波特性及其抑制方法;第4、5章分别重点阐述四象限脉冲整流器的载波调制技术和空间矢量调制技术;第6章为牵引逆变器的载波调制与空间矢量调制技术的关联性和统一性;第7章为牵引逆变器分段同步调制算法设计;第8章为牵引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算法设计;第9章为牵引逆变器-电机系本书内容丰富、新颖,概念清楚,层次结构合理、明晰,涵盖了当前国内外电力牵引交流传动系统方面的研究成果和作者所在团队近10年来的研究内容,可帮助读者尽快地全面了解和掌握。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电力牵引交流传动机车的发展历史
1.2电力牵引交流传动系统的类型与拓扑结构
1.3电力牵引交流传动系统控制与调制技术的现状
1.3.1控制目标
1.3.2网侧脉冲整流器控制技术
1.3.3牵引逆变器—电机控制技术
1.3.4脉宽调制技术
参考文献
第2章 四象限脉冲整流器的控制算法
2.1概述
2.2四象限脉冲整流器工作原理与数学模型
2.2.1两电平脉冲整流器工作原理与数学模型
2.2.2三电平脉冲整流器工作原理与数学模型
2.3四象限脉冲整流器双闭环控制系统设计
2.3.1电流内环控制器设计
2.3.2电压外环控制器设计
2.4四象限脉冲整流器的直接电流控制技术
2.4.1直接电流控制概述
2.4.2瞬态直接电流控制技术
2.4.3预测直接电流控制技术
2.4.4基于d—q坐标系的有功与无功电流控制技术
2.5四象限脉冲整流器的直接功率控制技术
2.5.1直接功率控制概述
2.5.2传统直接功率控制技术
2.5.3功率前馈解耦控制技术
2.5.4功率预测控制技术
2.5.5计算机仿真与半实物仿真研究
参考文献
第3章 四象限脉冲整流器的谐波特性及其抑制方法
3.1概述
3.2网侧电流低次谐波产生机理及其抑制方法
3.2.1网侧电流低次谐波产生机理及其分布规律
3.2.2网侧电流低次谐波抑制方法
3.2.3计算机仿真验证
3.3网侧电流高次谐波产生机理及其抑制方法
3.3.1两电平脉冲整流器网侧电流高次谐波产生机理及其分布规律
3.3.2三电平脉冲整流器网侧电流高次谐波产生机理及其分布规律
3.3.3网侧电流高次谐波抑制方法
3.3.4计算机仿真验证
3.4直流侧电压谐波产生机理及其抑制方法
3.4.1直流侧电压谐波产生机理及其抑制方法
3.4.2计算机仿真验证
参考文献
第4章 四象限脉冲整流器的载波调制算法
4.1概述
4.2单相两电平单极性载波调制算法
4.2.1单相两电平单倍频载波调制算法
4.2.2单相两电平两倍频载波调制算法
4.3单相三电平单极性载波调制算法
4.3.1单相三电平单倍频载波调制算法
4.3.2单相三电平两倍频载波调制算法
4.3.3单相三电平整流器直流侧中点电位特性分析
4.4基于电压补偿分量注入的单相三电平两倍频载波调制算法
4.4.1单相三电平单极性DF—CBPWM—OVI算法
4.4.2单相三电平单极性DF—CBPWM—MOVI算法
4.4.3两种算法特性的对比分析
4.4.4计算机仿真与实验研究
4.5基于电压补偿分量注入的单相三电平单倍频载波调制算法
4.5.1单相三电平单极性SF—CBPWM—OVI算法
4.5.2单相三电平单极性SF—CBPWM—MOVI算法
4.5.3两种算法特性的对比分析
4.5.4计算机仿真与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第5章 四象限脉冲整流器的空间矢量调制技术
5.1概述
5.2单相空间矢量调制技术的思想
5.2.1两电平SVPWM技术的思想
5.2.2三电平SVPWM技术的思想
5.3单相两电平空间矢量调制技术
5.3.1两电平SVPWM的基本原理与设计
5.3.2两电平SVPWM算法的特性与CBPWM算法的内在联系
5.4单相三电平空间矢量调制技术SVPWM—Ⅰ
5.4.1三电平SVPWM—Ⅰ的基本原理与设计
5.4.2三电平SVPWM—Ⅰ的电平跳变幅值限制补偿
5.4.3三电平SVPWM—Ⅰ的特性及其与CBPWM的内在联系
5.4.4计算机仿真与实验研究
5.5单相三电平空间矢量调制技术SVPWM—Ⅱ
5.5.1三电平SVPWM—Ⅱ的基本原理与设计
5.5.2三电平SVPWM—Ⅱ的电平跳变幅值限制补偿
5.5.3三电平SVPWM—Ⅱ的特性及其与CBPWM的内在联系
5.5.4计算机仿真与实验研究
5.6单相三电平空间矢量调制技术SVPWM—Ⅲ
5.6.1三电平SVPWM—Ⅲ的基本原理与设计
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