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霧雪朦朧、午後殘陽、庭院逸閒,
構築出淡陌唏噓氛圍,充滿壯志未籌的缺憾之美。
無事不通透,傷人心,
也因如此,平常事也能引出蕩氣迴腸的寥落。
小說即生活,得以窺探作家身影,其作如人,分外可親,
隨之反思、從中緬懷,所有對生命的扣問,
留下無比的餘韻。
本書收錄1967至1971年於加州柏克萊攻讀研究所前後時期創作的七篇作品。分別為【殘陽】系列的「落日照大旗」、「前團總龍公家一日記」、「盆景」,「昆蟲」系列的「蝟」、「蛹」、「蝶」,以及【成長啟蒙】系列的「之祭」,共七篇。
1978年劉大任二次赴紐約定居,並於1984年展開創作的高峰期,本書收錄此時期作品共十二篇,分別是【成長】系列的「四合如意」,【昆蟲】系列「夜螢飛舞」,【社運】系列「且林市果」、「草原狼」、「女兒紅」、「唐努烏梁海」、「照水」,【家庭】系列「鶴頂紅」、「火龍」、「結瓜」,【移民...
(展开全部) 霧雪朦朧、午後殘陽、庭院逸閒,
構築出淡陌唏噓氛圍,充滿壯志未籌的缺憾之美。
無事不通透,傷人心,
也因如此,平常事也能引出蕩氣迴腸的寥落。
小說即生活,得以窺探作家身影,其作如人,分外可親,
隨之反思、從中緬懷,所有對生命的扣問,
留下無比的餘韻。
本書收錄1967至1971年於加州柏克萊攻讀研究所前後時期創作的七篇作品。分別為【殘陽】系列的「落日照大旗」、「前團總龍公家一日記」、「盆景」,「昆蟲」系列的「蝟」、「蛹」、「蝶」,以及【成長啟蒙】系列的「之祭」,共七篇。
1978年劉大任二次赴紐約定居,並於1984年展開創作的高峰期,本書收錄此時期作品共十二篇,分別是【成長】系列的「四合如意」,【昆蟲】系列「夜螢飛舞」,【社運】系列「且林市果」、「草原狼」、「女兒紅」、「唐努烏梁海」、「照水」,【家庭】系列「鶴頂紅」、「火龍」、「結瓜」,【移民】系列「冬日即景」、「秋陽似酒」。
無論是移民後的懷鄉、社會運動的追緬、親子關係的互動、生命本質的扣問,劉大任藉著短篇體裁,收納豐富的內涵;各式主題取材至周遭生活,信手捻來皆是對過往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