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
  • 详情
  • 评价
  • 联系
  • 推荐
立即购买 分享好友 商城首页 商城分类 切换频道 秒杀活动 购物车
1/5
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变革研究丛书)图1

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变革研究丛书)

320IP属地 广东
价格 39.00
发货 广东东莞市
数量
-+
库存 100
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十二五”选题规划“‘生命·实践’教育学论著系列二——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变革研究”中的一本。全书在“新基础教育”班级建设的实践改革与理论研究基础上,先分析中国学生班级日常生活的特殊性;进而在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具体背景下,讨论如何形成新的学生发展目标,如何认识班级日常生活中的学生发展机制与基础,以及如何开展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评价;聚焦中国班级日常生活重建的对话力与教育学贡献。全书文字通畅,逻辑清晰,阐述有据,探讨深入,适合班主任及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第一章导言:班级日常生活的特点\
一、概念界定\
二、立场明晰\
三、方法综合\

第二章意蕴:班级日常生活的返璞归真\
一、视角清晰\
二、范式重建\
三、现状反思\

第三章机制:学生发展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实现\
一、实践的创生\
二、关系的孕育\
三、自觉的力量\
四、综合的体现\

第四章目标: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
一、创生性行为方式\
二、复杂性思维品质\
三、生成性精神品质\
四、终身学习力\

第五章内容:班级日常生活重建的结构\
一、内部开发\
二、外部拓展\
三、综合融通\

第六章评价:班级日常生活重建的质量\
一、评价工具的开发\
二、评价途径的拓展\
三、评价过程的推进\

第七章专业:班级日常生活重建的支持体系\
一、班主任\
二、学校领导\
三、教育政策\

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与插图

事物本身的复杂性,使得中国的“班级”也可能成为严密“控制”学生、强制“管理”学生、片面“孤立”学生的空间。这些消极现象的存在,并不能消解中国学校中“班级”所富有的生命内涵。但实践中,班级到底“是”什么?当下的班主任、学生、学科教师、学校领导、家长们具体形成的“现实”是怎样的?
结合作者身为中小学班主任的亲身经历,和自2000年开始持续介入的班级建设改革实践,作者认为:学生班级日常生活的当下状态令人忧虑,迫切需要得到重建;班级日常生活所具有的丰富、的教育内涵,尚未完整、清晰地得到实现。
2012年5至6月,本书作者领导的课题研究开展了大型的调查研究。以对上海市两区县的调查研究数据为例,立足于学生的班级生活状态,我们可以明确得出以下结论:
(一)班主任缺乏对班级建设之教育性的明确意识
班主任对于自身的角色认知、理解、期待与评价是班主任工作、班级建设内核的认知性构成,其意识的清晰度、合理度,直接决定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与方式。在当前实践中,班主任对于班级日常生活的育人价值,对班级建设之教育性,或自身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认知严重缺失。尽管在具体的工作中,班主任也会获得来自学生发展的积极反馈;但这一情感的力量尚不足以形成对角色认知与工作理解的改造力量。
先,从班主任在工作中的日常话语分析来看,日常语言直接反映着班主任对于工作重心、核心的理解,直接体现着工作内容的构成状态。经统计学生问卷,我们得出如下班主任在学生发展目标意义上的话语系统:
其中,班主任欢说或学生听到的三个词,分别是“管好自己或自律”“纪律或行规”“安全”。学生几乎没听班主任说过的三个词,分别是“创造性”“精神力量”“评价”。将这一日常话语体系作为反思的对象,既可以解释班主任对班级建设的期望内容,如班主任对于“纪律或行规”“管好自己或自律”“安全”的关注乃至于焦虑;也提醒我们关注:班主任对班级建设领域中的学生发展期望相对处于较低水平,缺乏对学生适应当代发展所需的高端素质的关注,时代性不强,实践中更偏重管理。
其次,在班主任的具体工作实践中,其对学生发展的预期是怎样的?这一预期应该是对学生发展目标的具体化,是自身工作价值的直接体现。“行规好或守纪律的”“组织、领导能力强的”“成绩好的”分列学生问卷的前三位,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学生眼中的班主任较多侧重管理与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关注度还不够。
……
我们还设计了班级建设中任何班主任都必须面对的基础性工作——学生干部培养问题,以此来考察当前的班主任预期状态。针对班主任问卷中“我的班主任同事们对于班级和团队干部的希望是()”这一单项选择题,共有100位班主任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中55位班主任选择了“做好班主任的小助手,管好班级”,占55%;18位班主任选择“做好示范,以身作则”,占18%;16位班主任选择“自主设计、组织班级活动”占16%,仅有10%的班主任选择了“学习如何做好干部,提高能力。”
……
就上述整体状态来看,班主任并没有期望学生干部与组织间形成充满创造性的动态发展关系,对学生干部自身发展的关注度也相当低;更核心的期望在于“管理”,维持班级的纪律;而“以身作则”的核心价值,依然在于以个体的榜样示范来激励同学模仿或学习,依然不是以的角色去“组织”“创造”和“学会学习”。由此可以推测,学生干部与学生组织间,仅存在简单的管理、个体的示范关系,尚缺乏群体创生、共同发展、主动设计、能力发展的新型关系。
再次,班主任当下工作的核心或重心是怎样的?在班主任问卷调查中,我们设计
举报
收藏 0
买家评价
正在加载评价详情...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新图书资料发布

VIP会员第1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