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让爱智慧》以“教书固有其‘道’,教育更有‘大道’”为主线,来鉴照我们教育教学的实践行为,将看似沉重繁复的育人工作看成一次又一次的艺术创作:学生是各有其成长背景的,学生是各有其先天个性的,学生是一个可变的生命体,学生更是可以通过“爱”的熏陶来改变的;但是教育不,教师工作也有度,教育不是胶,一切机会不一定对所有受教者有效,于是,决定了我们实施 “爱”的时候需要讲究智慧。
目录
第一章 / 8月18日—8月28日
8月18日有趣的富有挑战的聚会 / 00
细节决定境界 / 00
8月20日第一次见面 / 00
换种方式交流 / 00
8月21日家长退一步,孩子才能进一步 / 00
8月22日坦诚让爱透明 / 00
拨动心灵交流的序曲 / 00
8月23日谁都想表现得更好 / 0
8月24日磨炼之下百态生 / 0
8月25日人才三境 / 0
爱的较量 / 0
8月26日人齐士旺旺 / 0
烦恼因杂念而生 / 0
8月27日每个学生都有一颗向上的心 / 0
8月28日干部选拔顺“民”意 / 0
第二章 / 8月29日—10月5日
8月29日怀揣梦想上路 / 0
8月30日把教材读活 / 0
幸福像猫尾 / 0
8月31日来自家长的建议 / 0
游澳回校了 / 0
9月1日想打就得打得漂亮 / 0
9月2日分手只要一秒钟 / 0
9月3日春起之苗,日有所长 / 0
9月4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0
9月5日平和让理解升温 / 0
自省可积其厚 / 0
9月6日“日有一创” / 0
一米阳光暂照不亮那裱糊了的胸膛 / 0
9月7日你也可以智慧 / 0
遗忘你的是你自己 / 0
9月8日带上三句话上路 / 0
9月9日是偷,也要帮助他改变 / 0
9月10日不仅仅是一场球赛 / 0
9月11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 / 0
9月12日“心”的历练 / 0
9月13日敲响它,做自己的鼓手 / 0
9月14日“义气”不如“益气” / 0
在其职就要谋其事 / 0
9月15日给亲情加温 / 0
9月17日适度的惩戒是必要的 / 0
9月18日山不过来,我们就过去 / 0
9月19日哪些人可获得成功 / 0
9月20日第三场球赛 / 0
9月21日—27日学习是智慧的源泉 / 0
没有我,照样过 / 0
9月28日自主产生效益 / 0
9月29日—10月5日假日网上轻松谈 / 0
第三章 / 10月7日—11月18日
10月7日无权干涉但有责任建议 / 0
10月8日培养有序学习习惯 / 0
“我每天这样,开心吗” / 0
10月9日让集体发挥作用 / 0
10月10日让教育的双眼凸显理性 / 0
10月11日反弹是一种客观存在 / 0
班干部的担心 / 0
10月12日我们用这种方式庆祝“神六”升空 / 0
10月13日回避也是智慧 / 0
让学生心里断奶 / 0
10月14日“聚会”又添活力 / 0
10月15日我用沉默来教育 / 0
10月16日实话实说不容易 / 0
10月17日我不认为自己那么差 / 0
10月18日10班是个改造班吗 / 0
10月19日这种消极亦是求进的表现 / 0
10月20日交流日记是学生随心之记 / 0
10月21日响鼓也要重擂 / 0
10月22日眼高手也要抬高 / 0
10月23日快乐很简单 / 0
10月26日学生精彩促进老师更精彩 / 0
10月27日挡不住的躁动 / 0
10月28日我可以拼精神 / 0
10月29日凯沛把试卷撕了 / 0
10月30日担心本就是进步 / 0
10月31日体育节闪亮登场 / 0
皮嘉欣不见了 / 0
11月1日我要冲,冲过我自己 / 0
机会在自己手中 / 0
11月2日这种“心病”别急着治 / 0
11月4日秋游被“禽流感”夺走 / 0
建议被肯定 / 0
11月6日对句激活思维 / 0
11月7日皮嘉欣“取经”归来 / 0
这也是炼心的过程 /
11月8日星星划亮了天边的黑幕 /
11月9日豁达更能生慧 /
亲情是一根无形的弦 /
期待清晨的第一道曙光 /
11月11日“坚决不借”才是真朋友 /
11月12日沉潜得下,才能奋发得起 /
11月13日恐考与迎战 /
11月14日总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
自己逼自己 /
11月15日我们需要这样的声音 /
11月17日目的一致,方式不同 /
11月18日回家吧,那里有等你的爸妈 /
第四章 / 11月20日—2月1日
11月20日—25日假如我是老师 /
课堂也需添佐料 /
学生喜欢
摘要与插图
在“智慧”包围中呓语一
认识陶已经五年多了。以前我们是朋友,现在我们是师生——她是我的老师。
一本《让爱智慧》使得她成为我教书育人的师长。
我知道她的大作《让爱智慧》即将付梓,遂生一睹为快的欲望,乃借初稿读一个礼拜。无数读者的翻阅已经使它的册页变得“日益成熟”。我是一边看,一边做笔记,一边写感想。说实话,感觉很有点“沉”。
就像撑一叶小舟,我在她滚涌的教育大海里遨游,顺着她指点的方向,尽力解读她睿智蕴藉的语言,感受这里发生的像波光般闪眼的细碎故事,领悟一个母亲一个教师一个舵手的布施、点化和引渡。我多次下海,但从未有幸接受过这般来自大海深处的淘洗。
二
将一个班级当作独立复杂的生命体进行全程教育、管理,从胚胎发育到个体成形,从破壳临盆到成长茁壮,做到无一处不殚精竭虑,实是个大工程。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喜怒哀乐、爱恨喜悲,待人接物、理想现实,家庭学校、课内课外,在广爱的海洋里,一个被悉心呵护的集体,一个个生龙活虎而又千差万别的生命,被笼入到无声细雨和温煦阳光所营造的氛围里。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包容?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智慧?抓住所有生活的细节,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借助的教育力量,吸收古今中外的理论,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能,将一个一个业已被一张成绩单“画牢归类”的学生循序渐进地教育成健康、自信、上进、乐观的“人”,这又需要什么样的“爱”的“智慧”呢?
学生是各有其成长背景的,学生是各有其先天个性的,学生是一个可变的生命体,学生更是可以通过“爱”的熏陶来改变的;但是教育不是的,教师工作也有度,教育不是胶,一切举措不一定对所有受教者有效,这决定了我们撒播自己的“爱”的时候需要讲究智慧。
面对一个广大成员自信缺失、习惯散漫的集体,教育者的一剂“包容”不见得就是灵丹妙药。因此,细致的工作就成为教育者的当务之急。如何“让爱智慧”?先要勇敢,其次要百折不挠。让学生智慧起来,这是教之上乘!智慧转化成效能,是需要勇气为动力的。什么是勇敢?“不计较无意损害你的人,不报复有意伤害你的人,不拒绝真心实意帮助你的人。”这不正是中国古老哲学中所信的“大勇若怯”?“扬长长就会更长,讲短短就会变长”,“对那些智商不低、能力不差却不爱读书甚至厌学的学生来讲,改变其对学习的认识,端正其学习态度……是重中之重”!从根本上解决主体问题才是真正的智慧之源。在“带”事件中,陶抓住时机进行法制教育,正本清源,不正切合了“疾恶如仇”“刚勇若奔”的深刻哲理?因为事事在心、时时有心,所以体育运动会成了“增强班级凝聚力、增强班级战斗力的时期”;待到班级风气大致成型以后,“智慧”的教育提升到心理训练层面,由是就有了“静能生慧,豁达更能生慧”。
正是由于这些零星细节处理的纯熟到位,我们才能够看到陶的学生自主生成的种种“智慧”:从英语单词比赛中懂得了“知识原来是那么的广”“感觉好多东西都不懂呢”“只有来自内心的真正的力量,才可以使你一跃千里”;“现在我只是一只沉睡的狮子,尽量在忍,总有一天会爆发的”;“每个人都能创造奇迹”……陶的学生不仅有这些情动辞发的语言,更有让人肃然起敬的行动:上网记录达8000个小时的学生居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戒掉网瘾;已经抽烟成习的学生居然能够主动将烟上缴努力戒烟;打架成习者忍耐一年重犯之后在网上写出令人动容的反思……
三
看人家的书,领会人家的思想,研究人家的行动,这都只是“外围”,远非事物“道”之所在。《让爱智慧》成书于实践,更成书于作者自身的真善做人。
陶之做人,第一在于“真”。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