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
  • 详情
  • 评价
  • 联系
  • 推荐
立即购买 分享好友 商城首页 商城分类 切换频道 秒杀活动 购物车
1/5
根深叶茂:老校在变革中焕发活力图1

根深叶茂:老校在变革中焕发活力

30IP属地 广东
价格 30.00
发货 广东东莞市
数量
-+
库存 100
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何学锋、康旻等著,记录了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小学全休教职员工的15年“新基础教育”研究性变革实践历程。书稿从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小学百年办学历史的回溯开篇,重点围绕15年“新基础教育”的研究性变革实践,从领导转型、课堂变革、班级建设、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和文化绽新等方面系统展开,力图把学校尝试参与“新基础教育”研究的过程思考、实践感悟及变革成果较为清晰地展现给读者。

目录

 
第一章百年积淀\
第一节“蒙正”薪火相传(1905~1949)\
一、从“义塾”到“学堂”\
二、从“学堂”到“学校”\
三、“蒙正”精神的梳理与提炼\
第二节实验敢为人先(1949~1979)\
一、“少年农庄”迈出实验第一步\
二、电化教育助推教学实验\
三、教学研究蓬勃开展\
第三节变革聚合力量(1979~1999)\
一、“注音识字”开启规范实验\
二、教研融合初显实验\
三、推进课改\
第二章新业开创\
第一节结缘“新基础”(1999.9~2004.8)\
一、反思中抉择\
二、参与中体悟\
三、更新与转变\
第二节接受新挑战(2004.9~2009.8)\
一、研制规划理清推进思路\
二、变革管理助推同步研究\
三、梯队跟进落实全员实践\
四、持续迈进不断生成新质\
第三节再上新台阶(2009.9~2012.8)\
一、扎根中的多校区推进\
二、辐射中共生\
三、回望中坚定信念\
第三章领导转型\
第一节观念更新:从驭人走向育人\
一、思维起点回到人的身上\
二、尊重和关注每一位教师\
三、给教师留出自主空间\
第二节职能整合:焕发组织活力\
一、行政性组织的破与立\
二、非行政性组织的创与生\
三、管理机制的探与拓\
第三节文化绽新:营建多校区生态\
一、深根滋养在“莘松”\
二、枝繁叶茂见“春城”\
三、植根绽新看“景城”\
第四章课堂变革\
第一节课堂状态:形变与质变的互生\
一、教学结构形态的变化\
二、教学过程推进方式的变化\
三、师生互动方式的变化\
第二节学生立场:教学全程中坚守\
一、教学设计中的学生立场\
二、资源捕捉中的学生立场\
三、互动生成中的学生立场\
四、评价反馈中的学生立场\
第三节教师素养:反思重建中提升\
一、基于实践开展多元学习\
二、基于学科开展系列专题研究\
三、依托研修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第五章班级建设\
第一节岗位建设丰富角色体验\
一、关注全员丰富设置\
二、立足需求动态实施\
三、基于差异创新评价\
第二节多层团队增添交往活力\
一、让个体融入伙伴群体\
二、在班内形成组际合作\
三、走出班级构建多元交往\
第三节主题活动提升班级生活质量\
一、体系化设计\
二、个性化实施\
三、过程性评价\
第四节拓展平台助力学生成长\
一、岗位拓展成长\
二、策划活动助力成长\
三、构建课程促进成长\
结语\
后记\

摘要与插图

 
总序
叶澜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与一批有缘的中小学校长合作编写的一套系列丛书。
此缘起于20年前开始的“新基础教育”研究。20年间我有过不少中小学的合作者,随着研究岁月的流逝、研究程度的深化,来来去去、进进出出的人也不少,在外面看的则更多。但唯有这批校长不但进入了,而且都留下了;不仅留下了,而且越研究越成熟,越坚定。这不是缘又是什么?
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从1999年开始与我们“新基础教育”研究团队合作的。经发展性、成型性两阶段十年的历练,他们所在的学校建成了“新基础教育”基地校;再经三年“新基础教育”扎根研究,又成为了“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批合作校;现在,书中校长所在的常州市的两所学校和闵行区的五所学校,又成为一市、一区生态式推进的组长学校,带起近百所学校开展区域性“新基础教育”研究。十多年来,从自己入门到带动他人研究,我和他们的合作步步深入,路越走越宽,事越做越强,心越走越近,这不是缘又是什么?
这套丛书是“写”出来的,但更是实实在在的改革实践“做”出来的。十多年一路走来并非都顺风顺水,在这样一个风云际会的大时代,教育改革触及到许多层面,会有多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可能源于自身的认识、惯习、思维方法、工作作风乃至个性。我们之间也有不少的磕磕碰碰,在开始阶段,几乎在所有学校都发生过。但有一点始终没有削弱,反而越来越增强,那就是相互的信任。在真诚的合作、探究、创造与学习过程中,不仅在华东师大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团队和学校之间都增强了对彼此的信任,还有这些合作校之间都增强了彼此的信任。每学期至少三次的校长研讨交流会,先后多次不同性质、范围的研讨班,无数次的课堂教学和班队活动研究,集中的中期评估和普查、回访,这些都使原来的你们和我们化成了一个大写的“我们”——“新基础”人、“生命·实践”教育学人。我没有深究过人世间的缘有多少种,但对我来说,我们的这种缘是的。它来自于共同事业的追求、研究实践的成长、合作情感的增生、共同发展的喜悦,是一种饱含使命和精神的“心缘”。
正因为如此,本丛书中的每一本都可称作是当今中国基础教育学校整体改革的一部“创业史”。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基础、不同传统的学校的发展历程;看到改革岁月中曾有过的纠结与思考、突破与发展;看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改革经验与智慧创造,还可以读到许多发自内心的赞叹与惊喜。我在通读每一本书稿时,还发现许多校长和老师都成了诗人:文中书写的那些诗歌和优美的自我表达令人动容。这些让我第一次集中地感受到“新基础教育”研究和“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创建,竟在大家的心中留下了如此多的诗情画意。改革虽然艰难,但也是创造美的过程,是令人享受的。真的教育,助人成长、催人奋发的教育,一定是“美好”的。我相信,认真读了此套丛书的人会认同这一点。
感谢福建教育出版社对“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支持,感谢成知辛编辑付出的辛勤劳动。
举报
收藏 0
买家评价
正在加载评价详情...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新图书资料发布

VIP会员第1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