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上海有这么一所幼儿园,一个班上小、中、大班年龄的孩子各占三分之一。开设之初,混龄班遭到家长的坚决反对,有家长甚至要求幼儿园每月到小区召开情况说明会。如今,混龄班却成了家长追捧的班级,希望将孩子送进混龄班的家长,不得不提前半年以上预约,有的家长为了上混龄班还在幼儿园附近买学区房,甚至租房子……
本书共收录了这所幼儿园90例学前阶段混龄教育的实际场景。描述了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混龄环境中儿童之间是如何互动的,师生之间是如何对话的,教师使用了哪些教育策略,儿童的成长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等等。这些鲜活的案例都被详细地记录下来,为读者还原了真实的混龄教育现场。
本书共有两册,册1《混龄日记中的教育启示》设计为裸装本式样,小巧精致,收录了18篇混龄日记,日记后不仅附上带班教师对事件发生前因后果的补充叙述以及自己的感悟思考,更有华东师范大学学前系主任华爱华教授对此篇日记所做的深度解读,将蕴涵在现象之后的教育原理抽丝剥茧,让读者可以加深理解、快速领悟、付诸实践。册2《我的教育笔记》设计为笔记本式样,收录了“走进混龄家庭”“走进混龄教育”“混龄环境中的成长”三个单元共计72篇日记,让读者身临其境,一窥混龄真貌,更有手感细腻的空白书页让读者记录自己的教育感悟和真实案例。
目录
Ⅰ 走进混龄家庭
日记1 瞧这一家子 /3
教师手记:什么是家庭式混龄?/14
解读:将年龄差异与角色意识显性化 /20
日记2 源源换“家庭”/23
教师手记:如何为孩子挑选合适的家庭?/34
解读:将年龄与发展匹配形成合适的发展区 /38
日记3 我们班的男老大 /41
教师手记:男老大女老大一样吗?/48
解读:混龄教育给男孩提供了更多表现机会 /52
日记4 看着我,跟着做 /55
教师手记:小孩子如何向大孩子学习? /60
解读:异龄互动形成“发展区”/64
日记5 我发现了蜘蛛网 /69
教师手记:同龄的孩子还要玩在一起吗?/78
解读:认知接近引发同龄有效的对话和沟通/82
Ⅱ 走进混龄教育
日记6 我眼中的混龄班 /87
教师手记:混龄班的教师工作更轻松还是更辛苦?/92
解读:孩子在前,教师在后 /96
日记7 谁说老二老三不如老大 /99
教师手记:只有大孩子是主角?/108
解读:尊重孩子的个体发展差异 /112
日记8 小家庭设计大海报 /115
教师手记:混龄班的课怎么上?/122
解读:混龄教育需要低结构集体活动 /126
日记9 走,去区角玩 /129
教师手记:混龄班区角玩什么?/134
解读:混龄教育需要开放性的操作材料 /138
日记10 走出幼儿园,走进自然 /141
教师手记:社会实践带给孩子什么?/148
解读:混龄教育需要多样化的社会实践/ 152
日记11 今天去哪儿玩 /155
教师手记:一定要求大小孩子玩在一起吗?/160
解读:重视自由结伴形成的自然人际生态 /164
日记12 让孩子自己解决冲突 /167
教师手记:大小孩子交往中发生冲突怎么办? /176
解读:在冲突解决中确定规则意识并内化 /180
Ⅲ 混龄环境中的成长
日记13 龚老大变了 /185
教师手记:混龄班给霸道孩子带来什么?/202
解读:在角色转化中发展社会交往机制 /206
日记14 团团的点点滴滴 /209
教师手记:混龄班给内向孩子带来什么? /220
解读:在角色变化中缩短成熟期 /224
日记15 我的心里有你 /227
教师手记:大年龄孩子从混龄中获益什么? /236
解读:混龄教育促进大年龄孩子社会性和认知发展 /240
日记16 你说怎么办 /243
教师手记:如何捕捉生活教育的契机?/248
解读:把问题的解决抛给大年龄孩子 /250
日记17 学着长大 /253
教师手记:“大带小”是否会强化小年龄幼儿的依赖性? /258
解读:混龄教育促使小年龄孩子迅速成长 /262
日记18 今天我主持 /265
教师手记:小年龄孩子的自信会受影响吗?/272
解读:混龄教育带给小年龄孩子自信和积极的体验 /276
摘要与插图
日记4看着我,跟着做由于年龄的差异,大人很难和孩子进行流畅而的交流。如果让年龄大的孩子做小孩子的教师的话,他们之间就会相处得很融洽。
我来教你拼地图
老三小宝弟弟、老二菜菜小姐姐、老大晓宇哥哥和刚刚哥哥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区域活动“拼中国地图”。小宝弟弟拿起拼板束手无策,只能乱放。他的举动引起了两个老大哥哥的注意。“你不要急,这拼版不能乱放的,乱放就会拼不起来的。”刚刚哥哥提醒。听了这话,正准备放弃拼图,换另一项内容玩的小宝停住了手上的动作,难为情地低下了头。晓宇哥哥似乎看出了弟弟不自信,温和地说:“小宝,我们来教你吧,大的拼板放在大的上面,小的拼版放在小的上面。”刚刚哥哥也压低了声音说:“嗯!你别害羞,这个难度很大的,你敢来挑战,已经很棒了呢!”小宝脸上的表情因为两位哥哥的话而稍稍放松了许多。”“这是北京,有五角星的地方。你知道放哪儿吗?”小宝摇摇头,刚刚哥哥迫不及待地说:“你仔细找找,在板上哪个地方有五角星?”小宝埋头找了一番,手指着一个地方,轻声地问:“在这吗?”“对了对了!”两个老大激动地回答。小宝也因为这次找对了,脸上更增添了一份自信。“再找找福建在哪儿?”刚刚哥哥也拿了一块拼图递到了小宝手上,看小宝半天找不着,晓宇哥哥忙说:“福建在这里,小宝,你把福建的拼板递给我,我来放给你看。”小宝看着晓宇哥哥的操作点点头,表示知道了。“你知道我们上海在哪里吗?”晓宇哥哥紧接着问。“在这儿!”这次小宝很快就找到了。“嗯!对了,对了!”……就这样,不一会儿,一幅“中国地图”完成了。菜菜小姐姐用崇拜的目光看着两位哥哥,哥哥们得意扬扬,信心倍增。
对称鼻子这么画
陆蓬伊(大班年龄段)正在美工区域画“鼻子”,叶欣(中班年龄段)走过来看了看,然后问:“你画的是什么呀?”陆蓬伊对叶欣说:“是鼻子,来,你也去拿张纸画一个,那边有鼻子的构造图。”于是叶欣坐到陆蓬伊姐姐的对面模仿着画了起来。可才一会儿的工夫,陆蓬伊姐姐就急着说:“你画错了,鼻子的两边要对称的。”叶欣不解地问:“什么是对称?”陆蓬伊解释说,“就是左边和右边画的要一样。”叶欣还是不解地望着她。王一伊(大班年龄段)在旁边憋不住了:“你看就像我这样,左边和右边要画得一样大小,你看看,有没有人鼻子一边大一边小的?你知道了吗?”叶欣低着头说:“可我已经画错了,怎么办呀?”王一伊对陆蓬伊说:“让她再重新拿张纸画一张呗。”陆蓬伊重新拿了一张白纸递给叶欣。这次,叶欣终于画出了左右对称的鼻子。陆蓬伊看了看叶欣的画,表扬道:“不错,我帮你挂起来吧!”看着自己的图画被展示出来,叶欣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
哥哥先走,你看着
“人体的平衡”活动中,孩子们要尝试蒙着眼睛独立走独木桥和蒙着眼睛被搀扶着走独木桥两种体验。小米是个胆小的女孩子,听潘老师说要独立走独木桥时,小脸唰地一下变了,身体不自觉地向后缩。Jason是她的老大,很了解自己的“家人”,他马上就对小米说:“小米,别怕,哥哥先走,你看着啊!”边说边走上了独木桥,“看到没,像我这样小步小步地移动你的脚,不用怕的,当你有危险的时候,我和小宝(老三)会保护你的。”Jason这么一说,确实给小米吃了颗“定心丸”,小米的情绪一下子平静下来。轮到小米蒙着眼睛独立走独木桥了,在老大的鼓励下、在家人期待的目光中,她大胆地跨出了第一步,“耶,小米好棒哦!”老三小宝在一旁欢呼,为姐姐加油、鼓劲!当小米好不容易走到独木桥一半的时候,她的两条腿开始哆嗦了。因为小米被蒙着眼睛,老大Jason马上用语言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