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
  • 详情
  • 评价
  • 联系
  • 推荐
立即购买 分享好友 商城首页 商城分类 切换频道 秒杀活动 购物车
1/5
教育如此存在——北京四中教育故事图1

教育如此存在——北京四中教育故事

40IP属地 广东
价格 49.80
发货 广东东莞市
数量
-+
库存 100
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北京四中创建于1907年,作为一所百年名校,始终把文化建设、价值观作为课程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既继承百年四中的文化传统又不断创新。四中倡导“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承担的勇气”,倡导“以人育人,共同发展”,建设“以人文教育为基础,以科技教育为,促进学生多元和谐发展”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理性精神、视野和文化融通能力,努力追求“人性至善、理性至上、胸怀至广、修养至高”的教育境界。
本书了四中教师、校友撰写的130多篇教育故事,全面呈现四中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分别以“我们怎样做教师”、“我们怎样教育”、“我们怎样教学”、“我们怎样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我们培养出的学生”为主题。读这些故事,你能从中看到教育是怎样存在的,是怎样发生作用的;读这些故事,你会为四中教师展现的人格魅力和教育智慧而深深折服;读这些故事,你会明白一切教育教学技艺或者说教育智慧源于何处。

目录

第一辑 我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

一、追忆恩师

忆恩师◎冯至
“白屋同窗”的领头人——记黄庆发老师◎冯立三
“神极了”——记语文老师岳伯龄◎王连海
我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记语文教师李家声◎闫世宁
心眼好比什么都重要◎董月玲
从一篇作文到《创业》◎张天民
怀念刘伯忠老师◎王其华
第一名比不上第七名◎刘长铭
学习刘老,受益终身◎洪梅芬
“体坛宿将,教苑名师”——记韩茂富先生◎闫世宁
我和体育老师的故事◎马俊雄
朝如青丝暮成雪——记政治教师赵如云◎闫世宁
我的老师◎北京四中学生
师恩浩荡,永存我心◎史小楠

二、行胜于言

迟到◎贾巍
班主任的800字说明◎柏干
一份诚挚的申请书◎申欢欢
当尊重与身份相遇时◎谷丹
谢谢◎高一某学生家长
行胜于言◎胡进军
你们是我的老师◎申欢欢
行者无疆 ◎冯伟

三、守望灵魂

做灵魂的守望者◎郭静
班主任的假期亲密“约会”◎程立春
这一次,我用了笨”的办法◎徐正海
一支钢笔的故事◎丁榕
一个青年教师的成长故事◎刘长铭
一摘一贴——不可思议的心理暗示◎赵宏伟


第二辑“人”的教育

一、为了长远的人生

敬畏生命回归人性◎赵利剑
杜老师小语——一位班主任与学生的不了情◎杜蘋
关于理想——一次与学生聊天的追记◎刘长铭
她担心嫁不出去◎黄春
面对死亡◎孟海燕
我和门娜丽莎的故事◎刘长铭
倾听·理解·帮助◎赵利剑
感悟关爱◎程国红
我们的桃花源——教师节致我的学生◎王迪
在选择中前行——记我的一次主题班会◎陈年年
青春是一场无悔的行走——记北京四中学生支教活动 ◎何石明
小天地里有大世界◎黄春

二、为品行导航

名字中的“×”◎安东明
自我欣赏,自我否定◎唐挈
不说比说好◎方芳
小A的改变◎武红梅
换位思考,大气为人——记一次下讲话的经历◎刘苗
为追求而专注◎赵宏伟
一个都不能少◎黄炜
老师的眼泪◎张琴

三、别样学生别样教

惩罚◎刘薇
可以借的分数◎杨利军
让关注超越课堂◎陈嘉
从体察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开始◎卓小利
心想才能事成◎贾巍
我职业生涯第一年里的成就◎林艳杰
路上的风景◎赵悦
一节B课◎李京兰
孩子,我为你骄傲!◎方芳
给她一个亲近语文的机会◎郭杰
水瓶的故事◎王军
“我们去散步吧!”◎魏荣


第三辑 的一课

一、教学之美

竞争还是合作◎王秋寰
“你是左撇子吗?”◎谷丹
为师之道,当如治水◎纪荣强
哦,化学!◎叶长军
从油脂到心灵之美◎黄勇
化学课堂上的人生◎黄勇
在知识的沃土上塑造人格◎王耀
学习成绩与刻

摘要与插图

惩 罚
语文教师 刘薇

小曹是一个很有个性的男生。
刚入学时,他是个让我头疼的人物。校服上衣永远敞着,走路时身体永远晃着,对话时永远带着玩世不恭的笑,犯了任何错误口头认错后,你都会觉察到他从来不当回事。
但与此同时,我又常常从不同途径中有一些意外的发现。他是电脑高手,一点就通,一学就会;他是英语高手,英文读物不离手,英语单词拿着字典背;他是数学高手,常和同学钻研难题,是课外班里的人才。他疼语文,上课也认真,但后来了解到,他曾经对语文下过很大功夫,但收效甚微,因此变得自暴自弃……
一天的语文课,讲《苏州园林》,我已经注意到他的心不在焉。这样的说明文,对于他就更没有什么吸引力了。几次关注后,我发现他已经沉浸在手中的读物里,走过去拿起一看,是一本英文小说。
怎么办?做与课堂无关的事,任课教师不能没有明确的态度。但说到错误的程度,又似乎没有那么严重。收书?批评?这样简单的处罚之后又能有多少回响呢?
我脑子飞快地转着,已经想好了办法。“如果要语文和英语两不耽误,那就只好有一个办法了,把这篇《苏州园林》翻译成英文吧。”话一出口,班里炸了锅。观察小曹的表情,亮亮的眼神里竟然有种接受挑战的期待,在表面喋喋不休的抱怨声中,他似乎很不情愿地坐下了。
我发现,坐下的他已经将自己埋在了课本中。
其实,我还是有点忐忑,我担心以小曹反叛的性格会故意对抗违背我的惩罚,几天过后他什么也拿不出来,也担心难度太大,在他努力之后会因为对自己不满意而中途放弃,还是不了了之。这样的情况在处理学生问题时,难道我们领教的还少吗?
第二天的早读课,我看似不经意地问了他一句:“我的惩罚还没忘吧?”“我已经做完了。”他答道。我心中一阵惊喜,表面却不动声色:“你是今天拿出来呢,还是需要再润色一下?”“我再改改吧。”
我的内心里已经为这个孩子情不自禁地叫好了。
我马上找到英语老师,将整个事情说清楚。要的是表达我的愿望——能不能在课堂上利用一下这个惩罚作业。当时的想法是不想让孩子辛苦的成果只呈现为一个惩罚,希望这个孩子从这项惩罚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英语老师将此布置为全体学生的一项课后作业——对这篇英文翻译进行修改、润色。
又一天后,同学之间满是对小曹的佩服和赞叹,连英语老师也说,他翻译得确实很棒。
一年之后,小曹由入校时的年级200名开外,连续进步5次,上升到年级30名。我不敢说这是那次惩罚的回响,可能,是互为因果吧。

现代伦理学关于“惩罚”,主要有两种理论,一是回报论,即为所犯之错而接受惩罚,即关注过去;一是结果论,即为了惩罚的某种好结果而惩罚,即关注未来。而将两者综合或许正是我们在教育中应该认真思考的解决方向。我们对于学生所犯之错误的惩罚,不应该仅仅指向过去,因为成长中的孩子犯错难以避免,更应着眼于未来。但仅因为关注未来而对于成长过程中的偏离毫无惩戒也似乎是一种失职,所以将两方面调和、争取效果的化就成为的选择了。
如何使“惩罚”更有力,也更有利,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和范本。我想,或许在教育中,对待不同的学生时,有所差异才是真正的公平吧。
惩罚没有定规,教育也并无定数,研究学生、认识学生、爱护学生,就是不二法门了。


当尊重与身份相遇时
数学教师 谷丹

一、对不起,撕了你的本子啦!

几年前,在初一的一个班上区级公开课。学生们在课上从多种角度探讨了解决一道难题的方法,来听课的区教研的领导很感兴趣,嘱咐我收集一下各类解法,他要带回区里进一步研究。下课以
举报
收藏 0
买家评价
正在加载评价详情...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新图书资料发布

VIP会员第1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