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这一次翻译高潮的出现,先是信息时代降临的结果。信息爆炸、知识爆炸,同时也就是翻译爆炸。在今日“地球村”,离开翻译谈论知识信息,是不可思议的。同时,这次翻译高潮的出现又是以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新政,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强国之路为契机的。历史潮流滚滚向前。在人类高奏和平发展的大乐章中,翻译无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旋律。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进军里,翻译必然是一支活跃的先头部队。
目录
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立德垂范——《西方译论研究》序
前言
阿诺德评荷马史诗的翻译
英国彼得·纽马克谈翻译理论与技巧
美国勒曼谈机器翻译
托尔曼教授谈翻译的艺术
西奥多·萨瓦利所论述的翻译原则
介绍伊恩·F.芬雷的译论——兼评所谓“翻译超越论”
罗宾逊对译者两种倾向的论析及其翻译新论
威尔斯·巴恩斯通谈翻译理论
简介黄泊飞中诗英译的论点 兼仪格律诗英译的押韵问题
威尔斯·巴恩斯通论译诗的观点评介
伯顿·拉斐尔译诗论点概述与评论
让·德利尔论实用翻译教学
评介勒菲弗尔论中西翻译思想
哈提姆与梅森论“语言学与译者”
奈达论功能对等
摘要与插图
书摘 托尔曼教授关于翻译艺术的论点,笔者已摘要介绍如上。虽所引例证不多,但所讲的道理和应该注意的事项,对我国译者来说,仍然多少有些参考价值。是其中所谈到的风格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注意,因为这个问题在我国谈的人还不太多,而且意见也不一致。有的只喜欢谈具体的翻译技巧,对风格问题避而不谈,有的甚至说,译者个人各有风格,无所谓再现原文风格的问题。笔者认为,每个译者自己写作的时候,自然是有他个人的风格的。但去翻译别人的文学作品的时候,就应该尊重原作的风格,并细心加以揣摩,力争使它在自己的译文中得到重视,而且实际上,经过努力,也是基本上办得到的。道理很明显,譬如说,我们总不能把一篇辛辣讽刺的作品译成一篇不痛不痒的软绵绵的东西,也不能把一篇通俗晓畅的童话译成一篇艰深难懂的天书。 托尔曼教授指出,正像考尔所讲的那样,译者有双重任务:一是译文必须是活的语言,而不是矫揉造作的外文化了的语言;二是保留原作者的特殊风格。为此,译者就应该心领神会原作者的精神并从此出发来撰写他的译文,遣词造句,均须讲究,以期传神。教授所提出的选词、词源、词序、重读等等问题,也都是为保留原作风格服务的,在此不拟重赘。 ——原载《外国语》1985年第2期 西奥多·萨瓦利所论述的翻译原则 西奥多·萨瓦利(Theodore Savory)在其所著《翻译的艺术》 (The Art of Translation,1957,London)一书的第四章谈到翻译原则问题,兹特摘要译述,以供参考。 作者先指出,在对待翻译的问题上,因为意见纷纭,莫衷一是。几乎可以说还没有一致的翻译原则。为了讨论方便起见,他把人们已经提出的不同意见,归纳为如下十二条,其中每两条都是针锋相对的: 1.主张应该逐字翻译原文; 2.主张应该传达原文思想。 3.主张译文应该读起来像原文;点赞 0
举报
收藏 0
买家评价
正在加载评价详情...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