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从对八个发展中国家的税制改革的研究汲取经验,提高我们对税制改革原则及其应用的理解。 本套译丛主要从不同角度讨论了税制改革的问题。第一,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问题,包括税制改革成功与否的评价标准、税制改革的条件,以及成功实现税制改革的途径。第二,一些主要国家(地区),包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税制改革实践,以及正在酝酿的今后税制改革设想。第三,税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本书通过将个案研究并入一个相当紧凑的框架证明读者不仅能够获得翔实的制度细节资料和理解的提高,相信还能得到可以用在别的地方的教训。 该丛书概括了各国税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和改革方向,揭示了当今世界税制改革的趋同点,对我们研究设计今后中国税制改革的模式将有很大帮助。
目录
第1章 综述:八个发展中国家税制改革的内容和历程
1.1 税制改革样本国家的组成
1.2 本项目分析税制改革的方法
1.3 税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l.4 改革前的经济条件
1.4.1 狭窄的税基和高边际税率
1.4.2 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税制改革与宏观经济稳定
1.5 税制改革目标的转移
1.6 税制改革的约束条件
1.7 各国的税制改革模式
1.8 发展中国家税制改革的典范
1.9 税制改革过程
1.10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第1章 综述:八个发展中国家税制改革的内容和历程
1.1 税制改革样本国家的组成
1.2 本项目分析税制改革的方法
1.3 税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l.4 改革前的经济条件
1.4.1 狭窄的税基和高边际税率
1.4.2 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税制改革与宏观经济稳定
1.5 税制改革目标的转移
1.6 税制改革的约束条件
1.7 各国的税制改革模式
1.8 发展中国家税制改革的典范
1.9 税制改革过程
1.10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第2章 玻利维亚的税制革命
2.1 20世纪70年代的税制
2.1.1 个人所得税
2.1.2 企业税
2.1.3 间接税
2.1.4 对改革前税制的评价
2.2 20世纪80年代早期财政的崩溃
2.3 1986年的税制改革
2.4 对税制改革的初步评价
2.5 教训
注释
参考文献
第3章 哥伦比亚税制改革30年
3.1 背景
3.2 税制改革的历程
3.2.1 拉美委员会提案的经济目标和1960年的优惠
3.2.2 1960年改革后的税制
3.2.3 泰勒研究小组和马斯格雷夫研究小组
3.2.4 1974年的改革
3.2.5 反改革和进一步改革(1974一1986年)
3.2.6 1986年的改革
3.2.7 1988年报告
3.2.8 1988年的立法
3.2.9 对1988年改革的评估
3.3 收人业绩
3.3.1 税收努力和税收结构
3.3.2 相对税收负担
3.4 收入分配、税收归宿和税制改革
3.4.1 税收归宿
3.4.2 1970年哥伦比亚税收的归宿
3.4.3 1974年改革的分配效应
3.4.4 1986年、1988年和1989年改革的分配效应
3.5 税制改革和边际有效税率
3.5.1 边际有效税率的计算结果
3.5.2 对包括增值税在内的边际有效税率的注释
3.5.3 对按照1974年法律1974一1985年间边际有效税率的评述
3.5.4 评价
3.5.5 按照年代顺序的总结
3.6 简化
3.7 教训
注释
参考文献
第4章 印度尼西亚的税制改革
4.1 税制改革的动机
4.2 税制改革措施
4.3 改革税制
4.3.1 税制改革和财政政策的历史回顾
4.3.2 改革之前的税收结构
4.4 税制改革的压力
4.5 制定改革方案
4.5.1 税制改革的目标
4.5.2 改革方案
4.5.3 所得税
4.5.4 增值税方案
4.5.5 对原增值税方案的扩展和修改
4.6 对税制改革的评价
4.7 税制改革的教训
4.8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