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尼米兹的海军生涯中,曾经指挥舰艇、培训军官、制定战略;曾经在大小舰只上服役,在世界各大海洋上航行,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海军指挥官。太平洋战争爆发,他临危受命,成为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兼太平洋战区令。他具备成就大业者的一切素质,凭借高超的战争指挥艺术不仅扭转了战争初期的不利局面,而且把战争逐步引向于己有利的一面,直至击败了在太平洋海战中占有*优势的日军。永不言败的尼米兹,既挽救了太平洋战场美国海军的命运,又挽救了美国的命运。为表彰他在二战中的功绩,美国政府把1945年10月5日定为“尼米兹日”;还将世界上吨位*、*的一级核动力航空母舰命名为“尼米兹号”。这些对一名军人而言,都是无比崇高的荣誉。
目录
免费在线读 他们在一位名叫巴伦·冯·穆泽巴赫男爵的带领下,从德国汉诺威出发,穿越半个欧洲后,渡洋跨海前往新布朗费尔斯。
冯·穆泽巴赫男爵是世袭贵族,其父辈的爵位介于伯爵和男爵之间,曾是冯姓家族的族长。尼米兹的先祖就属于这一族。据说,尼米兹的远祖以传播基督教谋生。那时传教往往要先依靠武力征服,然后再到被征服地区教化民众。日耳曼骑士十分强悍,他们仗剑骑马打天下,早在13世纪初就占领了波罗的海东岸的利沃尼亚地区。
1621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举一国之兵侵入北利沃尼亚地区,尼米兹家族的一些成员便参加了瑞典军队。他们跟随古斯塔夫东征西讨,先占据波美拉尼亚,后回到日耳曼尼亚。不少人因立下战功,得以封官晋爵。厄恩斯特·冯·尼米兹曾为瑞典军队中的上校。二十几年后,即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使得战争得以结束,尼米兹家族过上了相对安定的生活,他们在离汉诺威不远的日耳曼尼亚北部定居下来,从此结束了半流亡半军旅的生涯。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开始经商,攒下不小的家业,但也有一部分人游手好闲,成为浪荡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尼米兹家族的一部分人不再受政府重视,世袭罔替的爵位名存实亡。只有像穆泽巴赫男爵这样的少部分人,才继续保有贵族姓氏——冯。
尼米兹家族到了卡尔·海因里希·尼米兹这一代,原本还算富裕的家业渐渐败落了,因为卡尔·海因里希对经商毫无兴趣,只热衷于打猎与跳舞。此外,他共有4个儿子,家大口阔,日子越过越艰难,不得不托人在一家商船上谋得一个职位——商务负责人,实际上是做商队的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由于薪水有限,他儿子查尔斯·亨利·尼米兹从14岁开始就跟随他在商船上做工,这不仅可以赚钱补贴家用,也让查尔斯·亨利增长了不少见识。
经过多年海上飘荡、冒险生活的磨炼后,查尔斯·亨利反而不太适应陆上安定而平淡的生活了。他向往有一天能远走天涯,开创属于自己的新生活。1840年前后,冯·穆泽巴赫男爵听说了有关北美洲移民淘金、开拓西部边疆、兴建农庄的种种事迹,就决定带领一批族人前去闯荡一番。这正对查尔斯·亨利的胃口,于是他与男爵同行。
这支移民队伍全都是劳动者打扮,年轻男士有几分像美国西部牛仔。大多数人穿着羊毛衬衫、牛皮或羊皮做的紧身背心,外面背着皮吊带,脚穿高筒靴;有钱人戴着高顶礼帽,穷人则戴着卷边草帽。女人们则穿着大摆幅的裙子,头上戴着平顶宽沿帽,行动起来很是不便。尽管如此,她们也不愿意舍弃这一穿着习惯。
他们沿大西洋海岸航行。经过3个多礼拜的航行到达墨西哥湾,在印第安诺拉登陆,然后再从那里步行到预定目的地——新布朗费尔斯。
一路上,他们的所见所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到达目的地时,绝大部分人已经身无分文,随身携带的物品也都变卖或丢失殆尽。未来的命运无人能够预测,但他们个个充满信心和希望,相信自己一定能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他们在一位名叫巴伦·冯·穆泽巴赫男爵的带领下,从德国汉诺威出发,穿越半个欧洲后,渡洋跨海前往新布朗费尔斯。
摘要与插图
第一章穷小子志存高远1.日耳曼移民公元1840年春,德国有一批撒克逊日耳曼人由欧洲向北美洲迁徙。
他们在一位名叫巴伦·冯·穆泽巴赫男爵的带领下,从德国汉诺威出发,穿越半个欧洲后,渡洋跨海前往新布朗费尔斯。
冯·穆泽巴赫男爵是世袭贵族,其父辈的爵位介于伯爵和男爵之间,曾是冯姓家族的族长。尼米兹的先祖就属于这一族。据说,尼米兹的远祖以传播基督教谋生。那时传教往往要先依靠武力征服,然后再到被征服地区教化民众。日耳曼骑士十分强悍,他们仗剑骑马打天下,早在13世纪初就占领了波罗的海东岸的利沃尼亚地区。
1621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举一国之兵侵入北利沃尼亚地区,尼米兹家族的一些成员便参加了瑞典军队。他们跟随古斯塔夫东征西讨,先占据波美拉尼亚,后回到日耳曼尼亚。不少人因立下战功,得以封官晋爵。厄恩斯特·冯·尼米兹曾为瑞典军队中的上校。二十几年后,即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使得战争得以结束,尼米兹家族过上了相对安定的生活,他们在离汉诺威不远的日耳曼尼亚北部定居下来,从此结束了半流亡半军旅的生涯。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开始经商,攒下不小的家业,但也有一部分人游手好闲,成为浪荡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尼米兹家族的一部分人不再受政府重视,世袭罔替的爵位名存实亡。只有像穆泽巴赫男爵这样的少部分人,才继续保有贵族姓氏——冯。
尼米兹家族到了卡尔·海因里希·尼米兹这一代,原本还算富裕的家业渐渐败落了,因为卡尔·海因里希对经商毫无兴趣,只热衷于打猎与跳舞。此外,他共有4个儿子,家大口阔,日子越过越艰难,他不得不托人在一家商船上谋得一个职位——商务负责人,实际上是做商队的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由于薪水有限,他的儿子查尔斯·亨利·尼米兹从14岁开始就跟随他在商船上做工,这不仅可以赚钱补贴家用,也让查尔斯·亨利增长了不少见识。
经过多年海上飘荡、冒险生活的磨炼后,查尔斯·亨利反而不太适应陆上安定而平淡的生活了。他向往有一天能远走天涯,开创属于自己的新生活。1840年前后,冯·穆泽巴赫男爵听说了有关北美洲移民淘金、开拓西部边疆、兴建农庄的种种事迹,就决定带领一批族人前去闯荡一番。这正对查尔斯·亨利的胃口,于是他与男爵同行。
这支移民队伍全都是劳动者打扮,年轻男士有几分像美国西部牛仔。大多数人穿着羊毛衬衫、牛皮或羊皮做的紧身背心,外面背着皮吊带,脚穿高筒靴;有钱人戴着高顶礼帽,穷人则戴着卷边草帽。女人们则穿着大摆幅的裙子,头上戴着平顶宽沿帽,行动起来很是不便。尽管如此,她们也不愿意舍弃这一穿着习惯。
他们沿大西洋海岸航行。经过3个多礼拜的航行到达墨西哥湾,在印第安诺拉登陆,然后再从那里步行到预定目的地——新布朗费尔斯。
一路上,他们的所见所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到达目的地时,绝大部分人已经身无分文,随身携带的物品也都变卖或丢失殆尽。未来的命运无人能够预测,但他们个个充满信心和希望,相信自己一定能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当时北美洲南部、西部的生活和生产条件仍然很落后,得克萨斯州很大部分还是未经开发的处女地。该地区原为科曼奇、基奥瓦、乔克托、奇卡索、库沙塔和阿帕切等印第安人部族的居住地。
“得克萨斯”在印第安语中是“友谊”之意,但在16世纪后300多年的历史中该地战乱频频,曾被西班牙和法国长期占领,1821年后成为墨西哥的一部分。1836年,得克萨斯宣布独立。1845年它成为美国第28个州,州府设在奥斯汀。得克萨斯位于美国东南部,属于偏远地区,别名又叫“孤星之州”。
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