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
  • 详情
  • 评价
  • 联系
  • 推荐
立即购买 分享好友 商城首页 商城分类 切换频道 秒杀活动 购物车
1/5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夏吾才郎(唐卡)图1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夏吾才郎(唐卡)

00IP属地 广东
价格 128.00
发货 广东东莞市
数量
-+
库存 100
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唐卡是藏民族传统绘画艺术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300 多年前的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先后产生了『齐吾岗巴』、『勉唐』、『钦则』、『噶赤』、『勉萨』等画派,后又传到青海热贡等地区。唐卡表现内容丰富,涉及宗教、历史、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民族风情和藏医藏药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大百科全书』。唐卡种类繁多,按质地可分为纸质唐卡、布质唐卡和丝质唐卡等。按制作工艺可分为彩绘唐卡、刺绣唐卡、织锦唐卡、缂丝唐卡、堆绣唐卡、锻制唐卡、珍珠唐卡等。

摘要与插图

源由谁解决。他说全部自费,全靠卖画收入。他说每年要拍卖一次画品,每张可卖到300块白洋,每次卖出40幅,一般人还抢不到手,大约收入10000多元。一切开支就全靠这些卖画的收入。
  那时我们只略略懂些汉语,张大师经常耐心教我们学习汉语、汉文数字,如“一二三四五”等。这些事也充分体现了大师对我们的关怀。我和我的师兄弟们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总计临摹了360多个洞窟的壁画。有些大幅的约有山墙那么大,长度达四五间房子那么长,宽度达二三米,这些大幅壁画要分几个部分来临摹。临摹之前,往往由张大师做指导,勾出线条,然后才进行正式临摹。有些临摹不准确的,张大师要亲自进行改正和涂抹。张大师对每幅画都那么熟悉、那么精通,技艺是那么精湛,要理论有理论,要历史有历史,要技术有技术,真是一位艺术天才。如今回往事,我在艺术道路上初迈步时,就能在敦煌这样罕见的艺术宝库中跟随这位国画艺术大师一起临画,实在是太幸运了。
  回想起张大师常结合绘画讲绘画理论,至今记忆犹新。那时我们藏僧画匠只注重实干,师父只传授绘画手艺,而忽视绘画理论和绘画历史知识的教育,师父怎么教,徒弟怎么画,一切按照蓝本和师父的传授,不提倡创新。张大师却经常结合绘画实践,给我们讲绘画理论和艺术表现手法。他的谆谆教诲,对我一生受益匪浅。张大师常说:“画人要先画好他的骨头,如果骨头画不好,皮肉和衣服画得再好也是外表,也不会美的。”他还说:“看人先看脸,看脸先看口和眼睛,口和眼睛画不好,身材画得再好也不会传神。人的神态变化主要在口和眼,眼为心苗,口传心声,口和眼睛反映心情变化。”张大师还注意头发的着色,记得他说过“人的头发要秀美,但不要反光,反光反而影响头发的秀美”,为此他用一种不易反光的墨来画头发,果然黑得秀美。关于表现手法,他说:“勾线条,手上要有功夫,动作要快,这样才能使线条刚劲有力,否则就会使线条软弱无力或僵硬无生气。”
  他还给我们讲了许多绘画与历史的关系以及释迦牟尼佛的历史,甚至佛教史。张大师说:“不懂得历史和历史人物生活的社会环境,就画不好他们。因为各个历史时期的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条件、风俗、政治制度不同,他们的心理和生活方式也不同;所以,只有懂得了他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及其历史背景,才能理解他们、画好他们。”
  张大师讲的这些道理太实在了,尽管当时我并不十分理解,但在后来的绘画实践中逐渐理解了。就拿我的这一生来说,前后经历了几次大的社会变革,新中国成立后和新中国成立前相比,就是一次深刻变化,从社会制度到生产方式、生活条件、服饰、语言、思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些变化就更大。我在寺院当僧人时只穿袈裟,不能穿别的衣服。1958年我还俗后穿藏袍,后来还穿蓝制服。近年来我到北京开会,不但穿西装,还扎领带。思想上的变化就更不用说了。很显然,如果不了解这些巨变,就不可能在绘画艺术上准确地反映这个时代的生活情景和人们的精神面貌。
  张大师在敦煌临摹壁画时曾出现过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情。当时国民党《中央日报》曾发表一则消息,说张大千在敦煌临摹壁画,有破坏文物之嫌。行政院还发电报给敦煌县长,对张大千施加压力。从此以后,“张大千破坏敦煌壁画”的谣言就四处流传。事实并不是那样,我是见证人。我一直在他手下临摹,对他的一言一行都很清楚。在临摹过程中,一天他发现一个小洞孔,敲了敲,里面是空的,而这个洞口上也没有画,他就将洞口弄开,发现里面
  又有一个洞。当时我也跟他进去查看,只见正上方和左右壁上有画。这个洞有一
举报
收藏 0
买家评价
正在加载评价详情...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新图书资料发布

VIP会员第1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