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世纪科学论坛和战略研讨会——世纪之交的知识工程与知识科学”上发表的综述性论文的汇编。文章内容涉及软计算、自然语言处理、非经典逻辑、非经典推理、机器学习和知识处理等领域。所有文章均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撰写,通过丰富的文献资料并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以及研讨会的专家讨论,对各学科在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作出回顾与分析,并对21世纪初的发展趋势作出展望,对学术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适合计算机和自动化专业中知识工程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生、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部分软计算 第1章计算智能——神经计算和遗传算法技术(张铃?张钹编) 1.?1引言 1.?2神经计算 1.?2.?1历史发展 1.?2.?2神经网络计算 1.?2.?3我们的工作 1.?3遗传算法 1.?3.?1遗传算法 1.?3.?2应用例子 1.?4分析 1.?5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模糊逻辑.?神经元网络和进化计算 (何新贵?梁久桢编) 2.?1引言 2.?2智能系统的特征 2.?3神经元网络 2.?4模糊逻辑和模糊推理网络 2.?5模糊神经元网络 2.?6神经元网络的学习 2.?7神经元网络的进化 2.?8智能系统 2.?9应用 2.?10结语 参考文献 第3章基于Agent的计算 (石纯一?徐晋晕编) 3.?1前言 3.?2Agent模型 3.?2.?1概述 3.?2.?2逻辑学方法 3.?2.?3经济学方法 3.?2.?4开放信息系统 3.?3MAS求解机制 3.?3.?1MAS问题求解 3.?3.?2理论基础 3.?3.?3Agent组织 3.?3.?4协商和协调机制 3.?3.?5合作机制和任务分配 3.?3.?6个性.?社会性和规范 3.?4Agent技术和应用 3.?4.?1KQML和AOP 3.?4.?2应用 参考文献 第4章形象思维 (潘云鹤?耿卫东编) 4.?1形象思维的认知机制研究综述 4.?1.?1概述 4.?1.?2记忆中的形象信息表征 4.?1.?3形象思维与心象 4.?1.?4小结 参考文献 4.?2图形图像技术与形象思维模拟 4.?2.?1心象型信息的表达模拟 4.?2.?2心象型信息的操作模拟 4.?2.?3小结 参考文献 4.?3语义与视觉形象的集成及人工形象智能 4.?3.?1引言 4.?3.?2集成模型概述 4.?3.?3单路模型 4.?3.?4多路或模型 4.?3.?5多路与模型 4.?3.?6人工形象智能的提出 参考文献 4.?4综合推理的理论与模型 4.?4.?1推理的发展概述 4.?4.?2综合推理的模型 4.?4.?3综合推理的特点 4.?4.?4综合推理示例——多源类比生成 4.?4.?5小结 参考文献 4.?5形状的心象型表达模型 4.?5.?1问题的提出 4.?5.?2形状的心象型表达准则 4.?5.?3心象型表达模型的提出 4.?5.?4二维形状的抽象表达 4.?5.?5三维形体的抽象表达模型 4.?5.?6模型的分析与评价 参考文献 4.?6形象思维模拟:实例研究 4.?6.?1语义到形状的转换:自动造型 4.?6.?2基于知识的真实感绘制 4.?6.?3融合视觉认知的工程视图理解 4.?6.?4形象化语义的生成——CAD中的表达型绘制 4.?6.?5智能多媒体表现 4.?6.?6基于形象语义的壁画检索 4.?6.?7基于视频知识的动画 参考文献 4.?7形象思维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自然语言处理 第5章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 (姚天顺编) 5.?1前言 5.?2当今的自然语言理解 5.?2.?1自然语言理解的研究 5.?2.?2信息检索 5.?3新世纪研究的设想 5.?3.?1开展语言信息处理的基础研究 5.?3.?2统计方法进入了自然语言理解的新阶段 5.?3.?3构造结构化语言模型 5.?3.?4基于语段的处理方法(Chunk—based?Method) 5.?4结束语 参考文献 第6章形式文法与故事理解 (张松懋编) 6.?1故事理解研究简述 6.?2Rumelhart的故事文法及对其的不同评价 6.?3其他与故事理解有关的文法方法 6.?4故事生成中的形式文法 6.?5语言学和文学中的故事文法 6.?6我们的故事分析文法及其功能分析 6.?7故事理解形式化文法方法的研究趋势 参考文献 专家讨论:自然语言处理方法论自议 (陆汝占?靳光瑾编) 专家讨论:理解“故事理解” (陆汝占编) 第三部分非经典逻辑 第7章开放逻辑:一个关于形式系统序列和极限的理论 (李未编) 7.?1公理化方法及其局限性 7.?2公理化进程 7.?3形式理论序列和极限 7.?4新假设与事实反驳 7.?5猜想与反驳序列 7.?6演绎与归纳 7.?7归纳序列 7.?8过程模式 7.?9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8章模态逻辑和定理证明 (孙吉贵编) 8.?1引言 8.?2模态逻辑系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