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
  • 详情
  • 评价
  • 联系
  • 推荐
立即购买 分享好友 商城首页 商城分类 切换频道 秒杀活动 购物车
1/5
关中地区农业土地利用研究:1644—1949图1

关中地区农业土地利用研究:1644—1949

180IP属地 广东
价格 37.40
发货 广东东莞市
数量
-+
库存 100
商品详情

,刘立荣,女,陕西西安人。历史学博士。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副教授,党史教研部副主任,兼任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首期专家库专家、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在《西北大学学报》《人文杂志》等刊物发表《再评崔纪在关中兴井灌之实效》《挑战与应对:民国关中植树造林活动的缘起与成效》《中国古代有机肥制用及其启示》等学术论文数十篇,参与撰写《中国共产党陕西历史》《丝绸之路大辞典》《伟大的精神崇高的品格:诗文信函名言中的共产党人》等著作和教材八部。主持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至民国陕西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对建设‘三个陕西’的借鉴意义研究”等;作为主要参加入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习仲勋践行延安精神研究”、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清至民国关中地区水资源环境变迁与城镇发展互动关系研究”等。,本书共分四章,运用文献学、历史地理学、现代地理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方法,通过考察1644——1949年三百年来影响关中地区土地利用的自然及人文因素,包括自然资源、人口资源、土地数量与类型、农田水利建设、耕作制度等,深入分析并探讨诸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力图复原关中地区土地利用的过程,为当代关中地区合理利用土地提供参考。 具体内容包括:章,梳理清至民国关中地区土地利用的基础性因素,自然环境及农业资源条件;第二章,梳理研究时段内关中地区的自然灾害与人口变动,构建本文研究的背景;第三章,在对关中土地利用背景复原的基础之上,借助文献资料,考察关中地区农业土地利用的客体——耕地,主要对其数量与类型进行讨论;第四章与第五章就关中地区的耕作制度包括作物的种植制度、养地制度进行了梳理,总结了1644至1949关中作物结构变迁的规律及原因,探讨了关中地区精耕细作技术的普及范围及程度。,

定价:为出版社全国统一定价;

文轩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受系统缓存影响,最终价格以商品放入购物车后显示的价格为准;

举报
收藏 0
买家评价
正在加载评价详情...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新图书资料发布

VIP会员第2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