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的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
德意志与意大利的统一
美国南北战争
英军在南非的征战
东方与西方的殖民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
细细的红线
克里米亚的日常生活
英国指挥官和参谋人员
英国步兵
英国骑兵:重骑兵旅
英国骑兵:轻骑兵旅
英国皇家炮兵和工兵
俄国将军
俄国步兵
俄国骑兵
俄国炮兵
法国步兵
法国非洲猎兵、炮兵和工兵
撒丁王国军队
奥斯曼帝国军队
德意志与意大利的统一
普丹战争与奥普联盟
1866年的普奥战争
奥地利帝国及之后的奥匈帝国军队
德意志各邦国军队
法国军队
意大利统一战争
美国南北战争:联邦军
团结在国旗下
将官与参谋
战前的民兵组织
常备军
志愿步兵部队
外籍兵团
黑人军团
炮兵部队
骑兵
海军
海军陆战队
联邦国旗及旗帜
美国南北战争:邦联军
袍泽
指挥官
战前的民兵组织
州部队
正规军
祖阿夫部队
步兵
骑兵
炮兵
支援部队
海军
海军陆战队
邦联国旗和旗帜
布尔战争
英国人在南非
次布尔战争:英国部队
次布尔战争:布尔人
祖鲁战争:英国步兵
祖鲁战争:英国骑兵
祖鲁战争:英国炮兵、工程师和海军
祖鲁战争:英国辅助部队
祖鲁战争:祖鲁勇士
祖鲁战争:布尔人
第二次布尔战争:英国军队
第二次布尔战争:布尔人
大英帝国部队
帝国殖民战争
殖民扩张
印度民族大起义:英国军队
印度民族大起义:印度起义军
埃及与苏丹:英国军队
埃及与苏丹:马赫迪军队
法军在墨西哥
美西战争
北美印第安战争
殖民地军队
术语表
译者跋
鸣谢
,《19世纪军服图解百科》描绘了19世纪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的多元军事文化。一方面,19世纪,工业迅猛发展,新旧文明剧烈冲突与融合,几大强国——德意志、意大利、美国,以战争的方式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历史性的大一统。另一方面,19世纪,毫不客气地说是属于欧美列强的世纪,是强者睥睨弱者,掠其血肉的冷酷时代!这个世纪的争霸战争、统一战争与殖民战争,创造出了华丽的军服艺术。本书以几大战争为基线,以国别为单位,按兵种一一罗列出了各个时期英国、法国、俄国、奥斯曼、普鲁士、奥地利、意大利、美国、印度等在战争中使用的军服、武器与军衔标志,并仔细梳理了各自的战斗体系,清晰地展现了人类文明在19世纪战场上穿着的各类军服。, 陷入战乱的关东与崛起的后北条氏关东管领的职责是辅佐镰仓公方在其治内的政务。具体事务有三项:,根据镰仓公方出具的御教书发出奉书和施行状;第二,担任镰仓公方及其治内诸侯与室町幕府的交流中介;第三,受理镰仓公方所领收入的有关诉讼,并选定镰仓公方下属机构的管理人员。然而,关东管领的权力来源不是镰仓公方,而是在京都的征夷大将军。在南朝天授五年、北朝康历元年(1379年)发生的“康历政变”中,受镰仓公方足利氏满之命上洛的上杉宪方就是在伊豆获得当时的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满任命他为关东管领的御内书后,返回镰仓,迫使足利氏满取消了上洛干预幕府的计划。在足利义满仿照公家的五摄家、七清华家格设立的三职七头中,关东管领上杉氏就名列七头之一。在这种一仆二主制的结构下,关东管领就成了室町幕府遏制镰仓府的道关口。自康历政变中,上杉宪方制止了二代镰仓公方足利氏满后,镰仓公方和幕府将军之间的关系就十分紧张。在足利义满解决守护大内义弘的应永之乱中,又是当时的关东管领上杉朝房出面延迟了三代镰仓公方足利满兼出兵支持大内义弘的行动,没有使事态扩大化。这样,上杉氏利用关东管领这个职务的特殊性,逐渐开始侵蚀镰仓公方的权力。应永二十三年(1416年),时任关东管领的上杉禅秀向第四代镰仓公方足利持氏举起了反旗,开启了关东战乱的序幕。平定了上杉禅秀之乱后的永享十年(1438年),镰仓公方与关东管领的矛盾再次爆发。当年八月,镰仓公方足利持氏出兵攻打关东管领上杉宪实,很终导致足利持氏在永享十一年(1439年)兵败自尽。之后近八年的时间,镰仓府内都是关东管领上杉氏在行使职权而不是镰仓公方。虽然在关东豪族和国人的支持下,足利持氏之子足利成氏被任命为第五代镰仓公方,但镰仓公方和关东管领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被解决。享德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455年1月15日),时任关东管领的上杉宪忠被足利成氏暗杀,镰仓公方和关东管领之间的关系彻底破裂。享德四年(1455年)三月,上杉宪忠之弟上杉房显,被室町幕府的八代将军足利义政任命为新的关东管领和武藏守护,并以足利成氏讨伐军总司令的身份进入上杉家的居城上野平井城,正式继承了主家山内上杉家。在他的号召下,组成了以越后上杉家当主、越后守护上杉房定及扇谷上杉家当主、相模守护上杉持朝等上杉一族为基础的讨伐军。而足利成氏则逃到上总国的古河城(现茨城县古河市古河总合公园),依靠所谓的坂东八屋形等关东豪族、国人组成军队,抵抗讨伐军。这场被称为“享德之乱”的战争持续了近三十年,为了平定这场战乱,又引出了成为“应仁之乱”导火索之一的“武卫骚动”。很后,双方筋疲力尽,在文明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483年1月6日)达成和平协定,以利根川为界,划定了势力范围。然而,“享德之乱”的结束并没有给关东带来和平的曙光。关东管领上杉氏一方,由于长尾景春之乱导致主家山内上杉家衰落,分家扇谷上杉家则因家宰太田道灌平定了长尾景春之乱而兴盛,很终导致两上杉家的内斗。古河公方一方,也因二代古河公方足利政氏与足利高基父子不和爆发了内乱,很后导致足利政氏隐居。足利高基之弟足利义明出走到下总小弓城,成立小弓御所继续与高基对抗。整个关东陷入更大的动乱。而后北条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后北条氏的先祖是北条早云,事实上,他本人从没这样自称过。与传说中裸一贯的浪人出身不同,北条早云出自伊势平氏,是室町幕府中七头之一,从南北朝时代开始,代代担任着室町幕府政所执事一职。北条早云的父亲名叫伊势备中守盛定,通称新左卫门尉,是伊势氏分家备中伊势氏总领伊势肥前守盛纲的第四子。据考证,早云本人也出生在备中的荏原乡高越山城(现冈山县井原市)内,本名伊势新九郎盛时。盛时的母亲是室町幕府政所执事伊势贞国的女儿。因为这层关系,伊势盛定成为室町幕府的一名奉公众,先后服侍了六代将军足利义教、七代将军足利义胜和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在记录奉公众名单的《文安番帐》中,伊势新左卫门尉是一番申次,主要负责代表幕府同各国的守护大名进行交涉。享德四年畠山家家督相续、长禄四年(1460 年)追放近江守护六角政尧、宽正四年(1463 年)赦免高梨政高等一系列事件中,都有盛定活跃的痕迹。正因为伊势盛定在幕府很活跃,他的女儿成了名门今川氏当主今川义忠的正妻北川殿。他的儿子伊势盛时,也继承其家业,成为室町幕府的一名官僚。盛时出仕后,从将军继任者足利义视的侍从做起,担任了九代将军足利义尚的申次和奉行众。文明八年二月六日(1476年3月1日),伊势盛时的妹夫今川义忠出阵远江时被一揆袭击,中流矢而死。由于今川义忠与其妻北川殿之子龙王丸年龄不足六岁,因此,今川家重臣朝比奈氏和三浦氏要求拥立今川家一门众小鹿范满为今川家新的当主,并找来堀越公方的关东执事上杉政宪和扇谷上杉家的家宰太田道灌为外援,与支持龙王丸为今川家当主的今川家重臣对峙。为此,伊势盛时作为幕府方面的使者,东下骏河进行调停。在盛时的努力下,双方达成和解。今川家当主由龙王丸担任,龙王丸十五岁元服以前,由小鹿范满担任龙王丸的名代。之后,小鹿范满居住在今川馆(即日后的骏河城)发号施令,而龙王丸和北川殿则移居小川城(现静冈县烧津市)。长享元年(1487年),龙王丸到了元服的年纪,但小鹿范满拒不交出政权。为此,伊势盛时再次东下骏河,在小川城起兵攻灭小鹿范满一族。他也因此被元服后改名为今川氏亲的外甥授予了兴国寺城十二乡的领地。从《米良文书》中长享二年(1488年)发出的《熊野那智山寄进书》和《北野社家日记》中延德三年(1491年)八月十八日条所录文书这两件重要的史料文书可得知,伊势盛时以幕府在今川家代表的身份行使着类似守护代的权力。明应二年(1493年)四月,细川京兆家当主细川政元联手八代将军足利义政的夫人日野富子和山城守护、伊势盛时的表兄弟伊势贞亲等人发动政变,流放了时任将军的足利义材,并拥立前堀越公方足利政知次子足利义澄为新将军,史称“明应政变”。根据《北野社家日记》的记载,伊势盛时在政变前的延德三年再次回到京都,担任足利义材的申次。其弟伊势弥次郎也在当年八月参加了足利义材讨伐六角高赖的军事行动。这也被认为是伊势盛时一族参与了“明应政变”的证据。明应政变两年前,足利义澄的异母兄弟足利茶茶丸在足利义材的支持下起兵杀死了义澄的同母兄弟、预备继承堀越公方的足利润童子,自立为堀越公方。如今,足利义澄成了将军,自然想为自己的弟弟复仇。而对堀越公方所在的伊豆用兵,很可靠的力量就是骏河今川家。作为参与了“明应政变”的自己人伊势盛时,也因为其在今川家的特殊地位,成为讨伐足利茶茶丸的很好人选。受命之后,伊势盛时回到了自己的居城兴国寺城,开始着手准备讨伐足利茶茶丸。根据军记物语记载,伊势盛时曾以前往修善寺泡温泉为名,亲自潜入伊豆国内探听情报。汇集了各种情报后,伊势盛时了解到,足利茶茶丸由于听信谣言,斩杀了家中重臣外山丰前守和秋山藏人,搞得家臣与他离心离德。同时,足利茶茶丸又参与了两上杉氏的内斗,造成国内兵力空虚。因此,伊势盛时当即通过今川氏亲联络了骏河东部的豪族葛山氏和富士氏。在明应二年秋,伊势盛时带领士兵五百余人,冒充海贼,在伊豆西海岸登陆,一举拿下了堀越御所。之后,伊势盛时将不服从他的伊豆豪族次第消灭,很终占有了伊势一国,杀死了足利茶茶丸。此时已是明应七年(1498年),而伊势盛时也在明应四年前出家,改名为早云庵宗瑞。平定伊豆后,管领细川政元继续了自六代将军足利义教以来,幕府干预关东事务的政策。早云庵宗瑞也因此更积极地作为细川政元的代理人,参与到关东的争乱中。在之后的生涯中,早云庵宗瑞建立一系列制度,使自家进化成战国大名,并以此为基础逐步扩张,消灭了相模的豪族大森氏和三浦氏,接近占据了相模一国。其子氏纲继承家业后,为了对抗关东管领的非常不错,延续早云庵宗瑞的扩张势头,氏纲在大永三年(1523年)将自家苗字“伊势”改为“北条”。为了与执掌镰仓幕府的北条氏相区别,后世称其家为后北条氏。之后,北条氏纲将进攻的矛头对准了武藏国。在氏纲的努力下,北条军击破了以山内上杉家和扇谷上杉家为核心,包括甲斐武田氏、上总真理谷武田氏和房总里见氏等组成的反北条包围网,控制了武藏国的大部分地区。天文六年(1537年)二月,北条氏纲从武藏守护代大石氏的手中夺取了武藏与下总交界处的葛西城(现东京都葛饰区青户)。次年十月,北条氏纲率领北条军在下总国府台(现千叶县市川市国府台)附近与小弓公方足利义明率领的房总诸部交战。由于足利义明和里见义尧两人在军事行动方面意见不合,因此各自为战。里见军作战消极,与一力进攻的足利义明所部拉开了距离。北条氏纲抓住这个机会,集中兵力攻击足利义明部,终于将其击溃。足利义明及其弟足利基赖、长子足利义纯等战死。与古河公方争斗多年的小弓公方灭亡。根据《快元僧都记》的记载,此战是古河公方足利晴氏请求北条氏纲出兵“小弓退治”。北条氏纲也因此战确立了自家成为古河公方保护者的身份。为了报答北条氏纲,足利晴氏发出御内书,任命他为关东管领。天文八年(1539年),足利晴氏又娶了北条氏纲之女芳春院殿为续弦,北条氏纲成为足利家御一门。无论是家格还是实力,后北条氏已经凌驾于原来的关东管领上杉家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