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陈年旧账,后一代能读懂前一代吗
围绕着解放军为什么能赢,对手有种种荒谬解释
农民一土地一战争,中国革命战争胜利之源
共产党依靠贫苦农民打仗,唤起工农者却是先进知识分子
为什么“挥斥方道”的书生能成功领导革命战争?
建党便想建军,设想太浪漫
“二七罢工”使党重视枪杆子,通过国共合作开始搞军事
黄埔军校成为建军开端,国共两党军队“本是同根生”
从西欧来到黄埔,成为中国军队政治工作的奠基人
黄埔军变成蒋介石私人武装,2000名革命黄埔生成了校长的敌人
工农武装缺乏战斗力,革命战争主力还靠正规军
群雄并起时势造英雄,历史选择了
政治领军,靠“软实力”取胜
在旧军队和暴动农民的基础上怎样建军强军?
接受的是旧式军队遗产,雇人当兵根本行不通
“湖南农王”注重农民,立足山乡建军扩兵
做革命的“山大王”,彰显率身垂范的统帅魅力
立足于偏僻山区,以党组织凝聚军队
连队建支部,民主主义改变部队面貌
立足于农村建军实际,完善各项纪律制度
反对极端民主化,反对军阀坏习气
修改蹩脚的《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成为创举
井冈山树榜样,各根据地忙效仿
唤起群众觉悟,靠正确的“利益驱动”
为什么代将帅要从“膏山大学”学会打仗?
学习先进战术技术必不可少,按军校正规教范却总打败仗
伟大在于“不二过”,从失败中学会打胜仗
是人不是神,正确的军事思想来自实践
游击战中探索出“十六字诀”,成为敌人奈何不得的秘诀
从“农村军事化”起步,重在根据地“内线”歼敌
作战天才来自实践,统帅智慧源于群众
战争实际检验领导,“毛委员”变成“”
洋顾问致绝境,遵义会议现转机
技不如人,取胜靠战略战术优势
为什么抗战能取得民族、民主革命的双胜利?
认清抗战是进行两个革命,既驱日寇又发展革命力量
红军帽徽可换,称号可改,指挥权必须坚持独立自主
平型关首战虽告捷,这种仗八路军却没本钱多打
蒋介石勉强同意建立新四军,种种限制却埋下隐患
国民党败退而共产党挺进,中国抗战形成两个战场
到底是谁“游而不击”,是谁“消极抗日”
百团大战有胜利也有教训,八路军弹药奇缺不应打攻坚硬仗
日军加强“扫荡”、“蚕食”,解放区有两年最为困难
运用群众的无穷智慧,创造出地道战、地雷战和麻雀战
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战场再度溃败,解放区战场却得到大发展
日本投降喜讯突然传来,抗战优选的成果是中国革命力量大发展
以弱搏强赖持久,平等交友靠实力
为什么解放战争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获胜?
抗战胜利后努力“摘桃子”,又争取“和平民主”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共产党军队全力“闯关东”
在东北“让开大路,占领两厢”,放弃大城市而占农村
“和平民主新阶段”未能实现,东北中原战事使国共破裂
搞土改就不怕蒋介石,内线作战后苏中七战七捷
诱敌深入边打边走,让出地方却“人地皆存”
撤离延安却不离陕北,亲自拖住国民党军
国统区民主运动兴起,成为反蒋的“第二条战线”
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把战争负担引向敌区
战略决战歼敌精锐,全国局势就此已定
“百万雄师过大江”,解决走路、接管两大问题
解放军武器来源主要靠缴获,蒋介石成了“运输大队长”
抓住“农民―土地”,就能改变中国
为什么志愿军在朝鲜能打赢国际化现代战争?
看清炒作“枪”的目的,认清中国入朝参战的正义性
解放军原想打台湾战役,美国出兵迫使中国转移战略重点
中国方面预见到仁川登陆,组建东北边防军准备参战
下定出兵朝鲜的决心不易,是一生最难作出的决策之一
争取朝鲜战争地方化,不用国家正规军名义出兵
入朝时组织防御来不及,临机进行“遭遇与反突击作战”
诱敌深入再穿插迂回,导致美国陆军史上优选的败绩
一度南进占领汉城,志愿军也暴露了弱点
总结五次战役的经验教训,真正认识到现代化战争规律
抗美援朝的“底”定在三八线,实行“边打边谈”
挖坑道形成“地下长城”,最终解决了“能不能守”
技术兵种“边打边建”,炮兵、空军成为建设重点
建成“钢铁运输线”,胜利功劳“后勤算一半”
粉碎敌军的“糖弹”攻势,使敢心理战最终破产
停战前发起夏季攻势,显示军威后签订协议
朝鲜战争是平局,抗美援朝战争却是伟大的胜利
能赢世界最强手,打敌人又学敌人
为什么革命战争锻炼出的那一代将帅各有超凡特色?
佩戴“肩牌”的将帅,是人民军队永远的光荣
“元帅”,可称为“红军之父”
我党我军内头号正直的人,当数“彭大将军”
曾有战功又搞投机的,“九一三”外逃否定了自己
仁、信、智、勇、严兼备,人称“无产阶级孙武”的
“两把菜刀起家”,有传奇经历的人民军队创始人
人称诗人元帅,又以耿直著称的
从连党代表当到野战军政委,军内的“政治元帅”罗荣桓
十大元帅中唯一的北方人、最后领导解放山西的
早期领导建军,晚年主管尖端科技的聂荣臻
文武全才的儒将,任总参谋长时间最长的
解放战争中战功卓著,评为“大将”的粟裕
当年将帅树楷模,新型人才继后尘
为什么共产党在隐蔽战线的交锋中能占上风?
建党后便开始隐蔽活动,“廖案”后建立情侦保卫工作
特科由武汉转移到上海,有效保卫了中央安全
为建立情侦部门确定原则,规定不许搞收买、色诱、暗杀
建立肃反保卫队伍,总结惨痛教训,克服扩大化
对敌以无线电侦察为主,成了“土包子”仅有的高科技
破译敌密码成功,出色的侦察工作保障了长征
机要人员有献身精神,才能战胜技术条件优越的敌人
到延安后健全情侦保卫部门,确定“十六字方针”
地下工作绝不只是搞情报,群运、党派、策反全面开花
地下党不允许奢华,隐蔽斗争的成功在于外观同群众一样
“政治基础、党绝对领导”,是党的情侦工作两项基本原则
先进性、廉洁性,同样适用于隐蔽斗争
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军事斗争都能取得胜利?
剿灭国内200多万土匪,迎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安宁
展开雪域高原大进军,将五星红旗插到世界屋脊
停止台湾战役准备而在东南取守势,1954年重新展开攻势
1958年夏炮击封锁金门,接着又采取“单日打、双日停”
“边平改建”解放翻身农奴,最终消灭藏区叛匪
秘密进入缅甸作战。扫除危害勘界的国民党残军
在中印边境打一场“军事政治仗”,求得长久的安宁
入越进行防空作战,再度同美国空军较量
对外国海战首战告捷,胜利收复全部西沙群岛
思想与时俱进,革命转为卫国
当年的胜利如何启迪今人?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是解放军战略战术的精髓
共产党打仗,没有什么老样
历史同现实沟通,今人就能读懂前人,徐焰编著的《解放军为什么能赢》是一本新一代人能看得进、读得懂、愿意读的通俗解放军战争史读物,该书由有名军史专家徐焰将军撰写。以解放军八十五年辉煌历程为主线,以专题的形式,系统地讲述了解放军的建军历程、解放军在各历史时期为理想而进行的革命、解放军灵魂人物的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守住革命果实而作出的不懈努力等。全面地分析并历史地还原解放军当年能赢得革命战争胜利的原因,从中揭示其宝贵的精神实质。
当年的共产党人为什么要打仗?为什么要建立军队?
弱小的人民军队为什么要到偏僻落后的农村?为什么能从那里起步发展壮大成为世界上人数很多的强大军队?
解放军用那样落后的武器,对内打败了强大的国民党各派军阀,对外同世界上不错的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的军队,乃至周边的印度等国家的军队都交过战,都能取得辉煌的战果,为什么能打赢呢?
《解放军为什么能赢》将一一为您解答。, 中国共产党刚建立时,只有五十几名党员,这些党员差不多都是手无寸铁的文人。虽然“一大”党章提出建立“革命军队”,可是既没有指挥员,也没有地盘,还没有钱。
一担任中国共产党的书记,马上感到无活动经费之难。当时党的中心工作是工人运动,北方工运据点长辛店工人补习学校的经费靠募捐所得甚少,从月薪中拿出80元(相当于三分之一)作为活动经费,义务教学的学生党员有人甚至当了衣服,仍难以维持开办,急需中央拨款。
1921年10月4日,法租界巡捕房发现行踪,便到寓所将他逮捕并搜去《新青年》杂志等印刷品。经国民党要人孙中山、张继等为其说项,上海共产党组织的、张太雷等人也奔走营救,巡捕房才称付几千元保释金便可放人。这时的党员多是穷教员或穷学生,谁也拿不出这笔钱,只好请马林动用了共产靠前拨给的几千元活动经费。得到释放的就此切实感到,在自身没有财政收入的情况下外援十分重要,便同意参加共产靠前并接受经济帮助。
共产靠前于1919年建立于莫斯科,实际上由苏俄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接受共产靠前资助的方式,是由苏俄向上海的西方银行转账,苏方领事馆派人兑换成中国货币秘密交给中央,中央再拨给各下属组织作为活动经费。转入秘密状态后失去过去的工资和学术报酬,每月领取的30元生活费也要从党的活动费中支出。共产靠前的资助,对于幼年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活动的确起到了方便作用,不过一些靠前代表恰恰依仗自己“财神爷”的身份对内部事务指手画脚。后来转入农村根据地后,靠自力更生发展力量,才能真正做到抵制共产靠前的错误意见而保持独立自主。
自从1921年共产靠前向提供财政资助后,中国共产党才有了一些活动经费,党的负责人眼光主要盯在工人运动上,除了南方、、组织的安源煤矿的工运外,北方工作重点就是京汉铁路。建党的这一年,创始人之一就来到郑州,创建铁路工人俱乐部,通过召集工人搞娱乐活动的方式向他们讲革命道理。随后,当地工人提高地位、加薪等条件得到江岸、长辛店等地工人支持,至1922年底京汉铁路各主要城镇基本都已建立了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并发展了、林祥谦等一批工人入党。
此时控制北方的军阀吴佩孚起初对工人建立俱乐部、夜校并不重视,不过他在南北两线调兵的命脉是京汉铁路。发现工人起来有难以控制之势,他就感到应该镇压。考虑到铁路工人特别是火车司机有专门技术,吴佩孚还让手下的学兵队学开火车,遇罢工时能替代开车,镇压就没有了顾虑。
京汉铁路工人运动开始时,提出的要求无非是增加一点工资,有集会和建立工人组织的权力,这在世界发达国家中是很正当的。可是,在不知民主为何物的封建军阀看来,这却是大逆不道。吴佩孚讲的一句名言便是:“你有罢工的自由,我有开枪的自由!”
在国内标榜自由民主的西方列强,对外却奉行双重标准,为维护自身殖民利益不惜支持很黑暗的专制势力。英美法等国在华使领馆都向北洋政府提出,京汉铁路停运影响了他们的利益,要求迅速恢复秩序。吴佩孚马上调动两万多军警,在汉口、长辛店等地用子弹同工人对话。
1923年2月7日下午,北洋军阀用枪弹给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上了重要的一堂课。
此时,罢工的上千工人在京汉铁路总工会门前集会,突然发现有两个营军队包抄过来。工人们刚要同他们讲话,突然间枪声大作,当场有37名工人被打死,200余人负伤。接着,军警大肆搜捕罢工,组织罢工的领导人、林育南、等人在工人掩护下逃脱。当夜,军警抓到京汉铁路总工会江汉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将他绑在汉口江岸车站的木桩上,强令下令复工,遭到拒绝后就马上斩首,并把头挂在电杆上威吓工人。
罢工躲到隐蔽住所后,主张要坚持斗争,胆小的却说对抗下去会遭到更大屠杀,应该复工。2月9日,总工会发表声明谴责吴佩孚暴行时,也被迫同意复工。这次罢工失败后,前一段时间抛头露面的京汉铁路工会负责人全都转移,所建组织也随之瓦解。
接着,全图其他许多地方的工会随之关门,整个工人运动陷入低潮。
“二七大罢工”变成“二七惨案”,给幼年的中国共产党人上了重要的一课,使大家认识到军事工作的重要性。P6-7,
定价:为出版社全国统一定价;
文轩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受系统缓存影响,最终价格以商品放入购物车后显示的价格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