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高校与关系重构

价格 99.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13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博文图书网

管理员第1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随着我国经济发入新时代,创新成为发展的diyi动力,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动能凸显,新建本科高校与之间的关系重构问题越发值得关注。本书在对新建本科高校及地方关系相关核心概念和理论支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新建本科高校与地方关系的历史沿革,以国外高校与地方互动模式为经验借鉴,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个方面提出我国新建本科高校与地方关系的现状及问题,提出新建本科高校与地方的“三维四元保障”互动关系理论模型和具体对策、建议,行个案的探索和考证。;

目录

前言;
diyi章 导论 pan class="Apple-converted-space">;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pan class="Apple-converted-space">;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10;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
四、研究方法 13;
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17;
一、理论基础 17;
二、相关研究 22;
第三章 新建本科高校与地方关系的发展历程分析 38;
一、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前:计划指导下的单向服务 39;
三、21世纪以后党的十八届三:地方统筹管理机制的确立 4pan class="Apple-converted-space">;
四、党的十八届三以来:积极引导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43;
五、黄河科技学院与地方关系的发展历程 46;
第四章 新建本科高校与地方关系的现状及问题 53;
一、基于人才培养维度的分析 54;
二、基于科学研究维度的分析 7pan class="Apple-converted-space">;
三、基于社会服务维度的分析 85;
第五章 关系重构的模式分析 90;
一、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90;
二、布兰迪斯大学“小而精”研究型大学之路 93;
三、“威斯康星思想”与大学的社会服务 96;
四、创业型大学的兴起与发展 97;
五、经验的启示 108;
第六章 关系重构的设计思路与模式构建 112;
一、新建本科高校与地方关系重构的原则 112;
二、高校与“三维四元保障”互动关系模型的构建 114;
第七章 地方在关系重构中的角色与对策 138;
一、地方与新建本科高校关系重构的案例 138;
二、以管办评分离为契机,切实转变职能 149;
三、为提校科研能力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 155;
四、支持高校建立地区学,推动高校融入社区 158;
第八章 新建本科高校在关系重构中的角色与对策 163;
一、以的办学理念为 163;
二、以构建科学的现代大学制度为支撑 178;
三、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 185;
四、以政产学研用一体化为途径 196;
第九章 研究结论及未来展望 20pan class="Apple-converted-space">;
一、研究结论 20pan class="Apple-converted-space">;
二、未来展望 209;
参考文献 22pan class="Apple-converted-space">;

摘要与插图

章导论

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生产力和人才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入新时代,新建本科高校面临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地方承担着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科步、加快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如何找准二者的契合点,构建新时代新建本科高校与地方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新建本科高校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实现二者协同发展,既是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重要内容,也是地方应思考回应的重大课题。本章对新建本科高校与地方关系研究这一问题提出的背行了系统梳理,对研究意行了分析,对地方高校、新建本科高校、地方等核心概行了界定,并提出了本书研究的主要目标、研究内容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与大学的关系是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从中世纪大学产生时起,与大学的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从大学自治到控制再到二者合作,是这一关系的缩影。与大学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并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交织在一起。20世纪末,《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迈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一批由专科独立升格、转制或合并而建本科院校应运而生,并在地方的倾斜支持下迅速发展壮大,现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技术支撑、输送应用型人才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承担本科力军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生力军。与此同时,地方与新建本科院校的矛盾,或者说二者之间存在的不相适应、衡的关系,不但影响了高校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也影响了区域经济人才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地方作为管理者、者对高校的满意度,二者关系是否和谐,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本书立足对新建本科高校与地方关系的历史、现状的分析,寻求重构二者关系的基本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发展创新动能不断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新对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其中更加突出了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价值。新建本科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与地方经济社会联系为紧密,理应发挥其优势和更大的作用。然而,由于地方在高校发展规划、学科专业设置、科学研究、招生计划、教师编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延续了既有管理模式,以行政代替法律,使高校缺乏自主权;另外,在教育资源既定的前提下,有限的教育资源过多地集中在少数所谓高校身上,限制了新建本科高校的开拓创新意识,导致新建本科高校未能在地方经济发展中释放应有的能量。新形势下,新建本科高校面临着重新思考和定位自身一步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积极推动与地方关系重构等重大问题。

1.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党的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将其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发展阶段确立的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党的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千意见》于20153月颁布,接着,2016年,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