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从出生到18岁的这个自然阶段,我们经历了次成长。这个过程充满坎坷,成长的结果无法令我们真正感到满意和幸福。不过,我们每个人都有二次成长的机会,对已经定型的人行重塑。 通过书的改变与发展的实用工具,读者将能够实现意义上的自我对话和探索,有机会自主决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真正想成为的人。
目录
1 寻找早年印记(1岁之前) 节 存在感——和世界建立信任的开始 存在感是生存的理由 健康的存在感VS不健康的存在感 究竟谁在“操控”谁 方法工具箱:出生证明、访谈提问 节 分裂感——“好”和“坏”怎么会同时存在 为什么我感觉不到自己的完整 妈妈是人生的面镜子 的家庭,也会有创伤 方法工具箱:分裂时刻、断奶访谈、融合练r/> 第三节 感——普通的生活,却变成了战场 感是健康的自恋 我是什么类型的感 “月亮绕地球”保护法 方法工具箱:感自检手册 第四节 信任感——对自己无条件的爱 无法相信任何人括自己 方法工具箱:信任拼图2 初现自我轮廓(1-3岁) 节 探索欲——碰撞出自我的轮廓 世界很大,都是我的 父母是后盾VS父母是阻碍 自我的初现 方法工具箱:舒适圈的边界 节 羞耻感——不能见光的枷锁 羞耻感的种子 健康的羞耻感VS不健康的羞耻感 把羞耻感带入了关系中 方法工具箱:日光浴 第三节 自我怀疑——价值判断初现 自我怀疑的破坏 我怀疑 VS 被怀疑 方法工具箱:怀疑你的怀疑 第四节 没有主见——学会和“小恶魔”相处 如厕训练 可怕的两岁 方法工具箱:做自己的“父母”3 建立自我价值(4-5岁) 节 自尊——精神存在的必需品 全或无的自尊 无助模式 “应该”如何影响你的自尊 方法工具箱:自尊策略“” 节 内疚感——向成人转变的前奏 主动VS内疚 “我错了,但是下次我还干” 自我惩罚和报复 方法工具箱:剥洋葱 第三节 责任感——自由的能力 不负责与渣 负责与独立 方法工具箱:不愿意还是没能力 第四节 价值感——我在这个世界上,不多余 无价值感背后的漫长链条 被世俗标准干扰的价值感 方法工具箱:重塑价值感4 重塑自我心智(6-11岁) 节 多维度自我——一切都和我有关 我是谁?都可以 现实自我VS理想自我 自我的边界:共同约束和惩戒 方法工具箱:去掉人设 节 行动——为什么我们讨厌努力 兴趣伙伴 动物伙伴 拖延症的前世今生 方法工具箱:活力重组 第三节 胜任感——要向自己呀 自知之明:归因 以赴:期望和价值 生活不能自理VS工作狂 方法工具箱:归因模式大换血 第四节 自卑感——小社会的冲击 朋辈压力 心理韧 自尊再讨论:个塑造 方法工具箱:自卑之花5 拥有完整人格(12-18岁) 节 自我统一,修补过去——历史的漏洞 自我大爆炸 思维的不成熟 发展的过渡期:缝缝补补 方法工具箱:缝纫机 节 情窦初开,危机四伏——爱,确实让人完整 我动心了 孤独感 假亲密 方法工具箱:亲密模式之钥 第三节 自我延续,未完待续——青春期结束时的四种自我类型 同一早闭——逃避 同一延缓——叛逆 同一扩散——迷茫 同一获得——个 方法工具箱:三个“我” 成长彩蛋 迟到的“成人叛逆” 心理独立的命门 不要忽略梦结束语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