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将中国传统造物观,按照中国古代历史顺序分为十个时期,分别为上古夏时期、殷商时期、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元时期、明代以及清前中期,通过介绍不同时期的造物观以及各时期的代表器物而向读者展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中华造物文化的魅力。
目录
章上古夏时期的造物观
节基本遵循“服务于生计”的上古造物观
节迈向文明时期“服务于权力垄断”的造物观
章般商时期的造物观
节重大事件中的殷商器物使用
节通过夯筑“重大事件威严”来强化权的造物观
第三章西周时期的造物观
节天命:周代造物观中的以德配天
节伦理:周代造物观中的儒学渊源
第三节等级:周代造物观中的礼乐秩序
第四章春秋战国时期的造物观
节人本主义得以弘扬:中华造物观上的重要转向
节诸侯间求存图强客观上促成了造物“百花齐放”
第五章秦汉时期的造物观
节秦朝文化主义造物观
节 汉代“儒家与道家二元对立与融合”的造物观
第六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造物观
节 延续汉代且寻求多元变革的三国西晋造物观
节人文关怀造物倾向和胡汉杂糅的十六国北朝造物观
第三节 魏晋风骨为主与外来元素为辅的东晋南朝造物观
第七章隋唐五代时期的造物观
节追求“精神满足”的形上造物观
节彰显“繁华盛世”的朝造物观
第三节体现“开容”的多元造物观
第八章宋元时期的造物观
节两宋“极简求理”的儒雅造物观与造物中的都市文化
节辽西夏金元时期“粗犷豪放”的刚劲造物观
第九章明代时期的造物观
节前期中央集权加强下“权力上”造物观
节中后期锱铢共竞时代“市井奢靡”造物观
第十章清中前期的造物观
节造物技艺追求的“匠人时代”
节 以园林为载体彰显国威的“中体西用”造物观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