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影响中国 百年中国画名作十谈

价格 68.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1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博文图书网

管理员第1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在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画的演变与成为集中和典型地代表现代中国美术的时代与文化属,既凝聚着古今中西的交集,又涵盖了的演变与政权交迭中民族艺术的语境适应与现代建构。本书以百年中具代表与社会影响力的十幅中国画作品作为切入点,力求对于每幅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事行深入浅出地发掘分析与作品图像解读,力求通过对于大家名作的深读,兼顾同时代或同类型的名作,以点到线地展现20世纪以来中国画的本体艺术成、时代特与发展脉络。

目录

序自序国族命运与东方醒狮——《狮》及其民族精神寓涵撼人心魄的民族意志——《愚公移山》诗画合境与纯真天趣——《蛙声十里出山泉》与工农形象——《转战陕北》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主题人物画山水画卷的气象——《江山如此多娇》与诗意山水画笔墨精神与人格力量——雁荡山花与《梅月图》历史场境与时代寓意——《解放》个体之眼的家国凝望——《人》为太行民族精魂立碑——《太行铁壁》精观与浑沦远望——《新中国诞生》的艺术语汇与历史意象后记

摘要与插图

国族命运与东方醒狮——《狮》及其民族精神寓涵晚清以降,随着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一步步沦落成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山河破碎,国族命运任人摆布,这一切深深地刺痛着每个爱国者的心。百余年前,诸多有识之士以不同体裁的文艺创作形式,抒发着对民族不振的慨叹和奋起反抗的激情。1902年,鲁迅赴日本留学,曾写下这样的诗句:“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那个时代的诸多文学艺术作品寄托了爱国志士的满腔热血。次年,何香凝也追随夫君廖仲恺赴日本东京留学。在日本,她结识了,并和青年赵声、秋瑾等来往密切。廖仲恺回国从事秘密活动时,何香凝写了一首诗相赠:“国仇未复心难死,忍作寻常泣别声。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取中华名。”她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含生取义的爱国激情,与当时同在日本的鲁迅创作的那首诗在精神上何其相通。从此,她开始接触思想,并在其后漫长的生涯和斗争岁月里,以绘画为武器,反复拿起画笔,在表达对事业的忠诚和对敌人无情鞭挞的同时,更以的艺术语言和审美意趣,成为20世纪中国早以美术为服务的先驱之一。1998年6月,中国邮政发行了专题邮票《何香凝作品选》三枚,分别选择了何香凝以水墨画的狮、虎和梅。发行这套邮票的初衷是以纪念何香凝120周年诞辰,而邮票中的画作所描绘的形象从猛虎、寒梅到醒狮,却更为深入人心,将观者带入那段救亡图存的历史情境与民族情怀。何香凝早期绘了大量以雄狮、猛虎为题材的画,正是意在表明中华民族的觉醒。她以“缘物寄情”“情境交融”的思维模行绘画艺术的建构,讲求“气韵生动”“以形写神”“托物言志”而谋其“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查”之“t袖”的音免思维方式和意象造型法则。作为20世纪初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