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以“解读中国人文传统,传递中国人文精神;展示中国人文魅力,凝聚中国青年力量”为主线,将解读人文传统与剖析社会热点相结合,以丰富的案例从不同角度衔接传统与现代,深描中国人文的过程及对当下的现实意义,力求加深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信念,达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之目的。
目录
序章 大学校训与人文情怀 一、“一画开天、文明肇始”与“自强德载物” 二、“诸子并存、百家争鸣”与“兼容并蓄、博采众长” 三、中国哲学思想中三个“合一” 四、“修身、齐家、治国天下”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五、中西方大学的起源与发展 六、大学校训与传统文化章 古代经济思想的人文精神——以管仲的经济思想为例 一、为什么选管仲 二、民为邦本的经济学含义 三、怎样收割天下 四、怎样缩小贫富差距 五、怎样发挥商战的威力 六、消费心理与物资本位 七、启示与出路第三章 道家、佛家文化的人文精神 一、儒、道、佛三家的关系 二、道家文化的人文精神 三、佛家文化的人文精神第四章 史学中的人文精神 一、史学与人文 二、史学中的人本思想传统 三、史学中的惩劝宗旨传统 四、史学中的忧患意识传统 五、实事求是,秉笔直书 六、小结第五章 体育文化的人文精神——以中华射艺为例 一、商周社会理想构型创设的体育人文环境 ——以射礼的出现为例 二、东周社会重构与体育人文精神的构建 ——与德有关的射 三、秦汉集权结构促使体育人文精神的转向 ——投壶礼的出现 四、中国古代体育竞赛中人文精神之源 ——由射礼竞赛而生 五、中华传统体育人文精神之核 ——创以德引争之魂 六、小结第六章 城市文化的人文精神 一、什么是海派文化的关键词 二、为什么旗袍成为摩登现代的代名词 三、为什么海派文学的特点是多元与创新 四、海派文化在当下的意义是什么第七章 大学校园的人文精神 一、大学的起源及历史 二、大学能 三、大学文化的内涵及作用 四、大学人文精神及价值 五、当前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原因分析 六、新时代大学人文精神的培育第八章 家庭文化的人文精神 一、家庭文化的概念及作用 二、家庭文化的人文精神 三、家庭文化的建设第九章 弘扬中华文化,塑造人文精神 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融入通识课教学改革的 必要 二、传统文化重要论述融入通识课教学改革的 思路 三、小结第十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二、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 三、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四、小结后记
摘要与插图
章大学校训与人文情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方面、每一家之说,甚某些只言片语,都值行深人探究和关注,而我在这方面只能算是略知皮毛。好在课程的导读作用,不在于多么深,而是在于面广,这样一来,我的选择余地很大了。尽管我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学养远远不够,但我会尽我所能,尽量讲好,希望能够给同学们带来一点启发和帮助,让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更加感兴趣,更加执爱。
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对于很多问题,不问,觉得是懂的,一问,却发现并不懂,或者了然于心,却不知道如何表达。以“情怀”为例,我们常常会说,“做一个有情怀的人”,那么,什么是情怀?可以查到的解释是“感情”“心境”“胸怀”,或者“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但觉得不够、。我们中国人很多内在的领悟和感受往往是中国人的,这与中国文化有关,可以意会,难以言传,言有尽而意无穷。
“情怀”可能是一种感情、一种心境、一种胸怀,或者三者兼而有之。“情怀”前面加上“人文”两个字,指向变得明确。人文情怀不再是指个人的感触和心情,而是一种跳出小我关注大我的胸怀,以国家民族未来为己任,追求的是人的自由发展,追求的是社会的正义。
中国人有着自己特有的人文情怀。2500多年前,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理念,体现出的是“家国一体”的人文理想,这种理想始终深深扎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这是中国人特有的家国情怀。
我的这一讲,以“人文中国”为出发点,简要回顾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起源和人文精神的核心;以“人文情怀”即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为线索,简单梳理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主要特征;以“大学校训”为落脚点,谈一谈我校校训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一画开天、文明肇始”与“自强德载物”
我们讲人文精神,首先应当知道中华文明的开端与发轫,以及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1.中华文明的开端与发轫:一画开天、文明肇始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约在5000多年前或更早的时候产生了华夏文明,形成了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夏、商、周的汉文化。我们形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开端与发轫常常用八个字来表示:“一画开天、文明肇始”。
“一画开天、文明肇始”讲的是远古时代牺氏,即传说中的圣人伏羲、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个有文字记载的远古者[三皇五帝中的三皇是伏羲(太昊)、神农(炎帝)、轩辕(黄帝),此外,仓颉造字的传说是在黄帝时期],也是中华文化的奠基者。“一画开天、文明肇始”,这一画是指伏羲当年仰观俯察,把天地万物及其规律化繁为简,用“-”和“--”符号变化来表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象征着天、、风、水、火、山、泽八个自然现象。
事实上,从伏羲观物取象画八卦开始算起,中华民族文明史的开端与发轫的时间可向前,距今大约5000年8000年。从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到今天,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与发展从未中断过。
2.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核心:自强德载物
要谈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产展,必须首先要提到一部中国古代经典《易经》。《易经》自古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无论是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或者其他具有代表的中国古典思想,无不受到《易经》思想的深刻影响,都能在其中找到源头活水。可以说,《易经》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源头。
《易经》是怎样形成的呢?《汉书》认为是“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三圣”是指伏羲画八卦,周文演为六十四卦,孔子作《易传》;“三古”是指上古、中古、下古(即春秋战国时期)。《易经》是中国古代早油孟大、地、人三界的哲学著作,为世人提供了一种形象概括世界万事万物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