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城市双修”理念是城市内涵式发展与治理的新思路,其目的衡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关系,构建生态与城市的和谐共生,城市的修补与生态的修复。本书通过对城市双修、历史街区、城市绿心等相关概念和规划理论及案例的梳理,明确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实地踏勘与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得出武汉中山大道历史街区与莆田城市绿心两个研究对象的现状问题与其成因,探讨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历史街区城市设计手法与城市绿心空间格局保护与规划策略;后,对研究案结,丰富与拓展“城市双修”理念的内涵与应用。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病”日益严重
1.1.2 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1.1.3 旧城更新面临新的挑战
1.1.4 “城市双修”促使城市发展转型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2.1 城市双修
1.2.2 城市设计
1.2.3 历史街区
1.2.4 生态绿心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城市双修”相关研究综述
1.4.2 “历史街区城市设计”相关研究综述
1.4.3 “生态绿心”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与案例借鉴
2.1 “城市双修”相关理论研究
2.1.1 城市触媒理论
2.1.2 拼贴城市理论
2.1.3 生态城市理论
2.2 “城市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2.2.1 有机更新理论
2.2.2 嵌入式城市设计理论
2.2.3 新陈代谢理论
2.3 生态绿心相关理论研究
2.3.1 田园城市理论
2.3.2 有机疏散理论
2。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2.4 国内外经典案例分析
2.4.1 历史街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2.4.2 生态绿心案例分析
2.5 研究评述
2.5.1 历史街区城市设计理论的不足
2.5.2 历史街区城市设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5.3 生态绿心保护规划理论的不足
……
第3章 以“城市双修”为指引的历史街区城市设计手法研究
第4章 以“城市双修”为指引的生态绿心规划策略研究
第5章 以“城市双修”理念的武汉市中山大道历史街区城市设计手法探索
第6章 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莆田生态绿心规划测量探索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摘要与插图
1.1.1“城市病”日益严重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成果显著。但是,一系列“城市病”也接踵而来。在城市建设的初期,追求经济利益的大化,牺牲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工业发展对城市水体、空气、资源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破坏。城市的生态系统在的污染与过度的消耗中变得脆弱不堪,城市环境容量下降,自我净化能力减弱。与此同时,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一味地追求快速,化、导致建筑质量下降、城市风貌缺失、历史文化凋敞、地城丧失。不合理的规划和建设也造成了城市拥堵、公共空间不足、各项设施缺位、城市管理不当。
1.1.2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城市的无序蔓延与扩张导致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传统风貌的缺失,以及城市历史文化的衰落。工业化的发展与污染物的随意排放导致了生态空间不断缩小、环境容量逐渐降低。
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工作要求,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协调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布局,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生态环境问题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生态绿心作为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维持城市生态健康、塑造城市风貌、提供城市绿色开放共享空间的作用,随着“城市病”的日益严重,生态绿心也受到了影响,生态环境恶化、风貌缺失、土地资源被严重侵占。生态绿心的保护与规划越发得到重视,迫切濡要符合当下时代背景的规划新思路作为理论指导。
1.1.3旧城更新面临新的挑战
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导致我国城市中的建设力度越来越大,历史城区与历史街区作为城市重要的一部分,自然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城市化的发展正不断改变着旧城原有的历史文化风貌。
旧城应该怎样改造成了不少城市所面临的棘手问题。如果推倒重来,则需要巨额的花费。而如果采取保留旧城的方式,那么中心城区的商业与商务设施等又跟不上民众的需求。此外,旧城大多数区域还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遗产与记忆,几百上千年的历史底蕴都蕴藏在这片看似不起眼的区域里。那么,怎样才能处理好旧城区,选择放弃还是保留,还是在遵循旧城原有历史轨迹的基础上综合开发。这些问题急需在旧城改造中加以妥善解决。
如何在保护旧城的同时对历史文化街行城市设计一直是个备受关注的内容。我国对其也有过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2004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城市规划资料集》第五册中提到:“旧城保护的城市设计应体现整体保护和积极保护的原则。”因此,在探索发展的过程中要实现“以人为本””“和谐”“可持续发展”,将保护,继承与发展相结合,这都离不开城市设计的参与。在实践中,渐渐发现现在的理论存在较大的漏洞与不足,导致我国目前历史街区的城市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4“城市双修”促使城市发展转型
“城市双修”是为解决以往城市建设粗放式发展模式所造成的问题、探索存量规划背景下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新模式所提出的理念。“城市双修”分为城市修补与生态修面。“城市修补”不是简单地填补空间,而是对基础设施、城市社会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