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由北京市施工图审查协会编著而成。北京市施工图审查协会在2016年成立,是家施工图审查行业的一级社团组织。协会会员由北京市施工图审查机构单位及北京市大、中型的工程建设单位和勘察设计单位组成。本书讲述了在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中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对问题的解析以及相应的措施。全书括说明及结构设计基本规定、结构计算分析、地基与基础、混凝士结构、钢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结构加固与改造、防空地下室等内容,本书具有较强的。
目录
说明及结构设计基本规定
节结说明中常见问题
问题1结构设说明深度不足,缺少必要的项目信息
问题2采用失效的设计规范、标准、技术规程和图集
问题说明中设计荷载遗漏、荷载取值及分布情况不明确
问题说明中未明确涉及危险较大工程的部位和环节,未提出保障周边环境和施工的意见
问题说明中未明确地下室顶板覆土的施工要求
节结构设计基本规定
问题1抗震设防类别划分不(一)
问题2抗震设防类别划分不(二)
问题说明中没有明确构件的耐火等级,未落实《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
强制条文的要求
问题4单建式地下建筑的抗震等级、抗震构造措施不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的相关要求
问题5对“大跨度框架”的理解有误
问题6对“单跨框架结构”未采取合理有效的抗震加强措施
问题7抗震建筑应避免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和砌体结构混合承重
问题8防震缝宽度不满足规范要求
问题1托柱转换梁在托柱位置设置吊筋,未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第三节结构通用详图中的问题要求加密箍筋间距
问题2框架梁预留洞位置位于梁端塑铰范围内
章 结构计算分析
节整体结构计算分析
问题2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的可变荷载组合系数取值有误
问题1整体计信息中部分计算参数取值有误
问题3嵌固端位置选择不合理
问题4整体计算模型中未对转换构件单独定义
问题5按楼层小地震剪力系数对结构地震作用效行调整时,采用的方法不当
问题6框架-剪力墙结构和框架-核心筒结构中的框架剪力调整不合理、不到位……25
问题7未按规范要求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问题8地震作用计算时未考虑非承重墙体的刚度影响,周期折减系数取值不合理……28
问题9整体抗震验算时未考虑与主体结构整浇的楼梯刚度对主体结构地震效应的影响…29
节构件计算分析
问题1无梁楼板冲切计算时的a,值或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值过小,导致截面有
效高度h。偏大
问题2楼板上位置不确定的隔墙荷载未按照内力等效原行楼板内力及配筋计算……31
问题3吊环的设计不满足规范要求
第三节计算模型与图纸一致问题
问题1挡土墙计算模型与实际情况不一致
问题2单独设立的楼梯结构行楼梯自身承载力和变形计算
问题3结构布置发生变化时,未重新计算分析
第三章地基与基础
节 未按勘察报行设计
问题1未按勘察报告建行地基基础设计
问题2勘察报告上明确场地为抗震不利地段的,设计时未作处理
节地基基础计算问题
问题1场地位于山坡边,地勘报告明确为抗震不利地段,设计计算时未放大地震作用…42
问题2地下外墙有扶壁柱,外墙计算书按双向板计算,但未验算扶壁柱的承载力……43
问题3计算地下室外墙水压力时水的侧压力系数取0.5有误
问题4某地下外墙,计算挡土墙承载力时,土压力系数取0.333有误
问题5地下室外墙的计算高度有误
问题6地下室楼梯间、坡道外墙的土压力会传地下室内部的结构,设计时往往忽略相关问题
第三节基础构造问题
问题1框架柱纵向钢筋在基础中的锚固长度不足
问题2地下外墙纵筋在基础内锚固做法表示不清
问题3作为地下室外墙嵌固端的基础底板未按外墙底部弯矩核算承载力
问题4 基础底板后浇带穿过柱墩
问题5独立基础台阶宽高比大于2.5时仍采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简化计算公式
问题6锥形独立基础,顶面边坡比大于1:3
问题7独立基础或桩基承台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基础拉梁
问题8地长度超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伸缩缝大间距要求,未釆取措施
问题9窗井或坡道的悬臂挡土墙及底板与主体结构基础底板不等高时处理问题
问题10型钢混凝土柱脚设计与计算假定不符
问题11基础埋置深度高于标准冻结深度
问题12防水板下软垫层的布置问题
问题13后浇带设置位置不当带来施工隐患
第四节基础设计影响的问题
问题1带端柱的短墙肢下的单独基础按条形基础设计
问题2条形基础加防水板,未考虑防水板上的荷载
问题3防水板与独立基础连接不当问题
第五节变形和稳定问题
问题1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设置沉降缝后未对地下部分做任何处理
问题2高层主楼和低层裙房地下室不设沉降缝,未计算差异沉降,也未采取必要措施…69
问题3新建建筑紧邻既有建筑,新建建筑基础埋深较既有建筑物深,设计中对此未做有效处理
问题4某工程地基采用CFG桩复合地基,设计未提出沉降观测要求
问题5多塔楼带裙房大底盘整体的基础,仅单独计算塔楼的地基变形
问题6设计中未区分沉降后浇带和施工后浇带,笼统地提出后浇带两个月后浇筑
问题7抗浮措施不应导致地基沉降差异过大
第六节地基处理问题
问题1用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液化土层
问题2基础持力层为肥槽回填土时处理不当
问题3换填垫层的承载力要求过高,无法实现
问题4换填地基设计要求的压实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
第四章混凝土结构
问题1梁柱中心线之间偏心距大于柱截面在该方向宽度的1/4时未采取抗震措施节 框架结构…
问题2框架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箍筋的小直径应增大2mm
问题3框架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不符合规范规定而未增大……
问题4柱纵向受力钢筋的小配筋率不满足规范要求…
问题5部分结构或构件不满足承载能力要求,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重
问题6短柱、框支柱、一级和二级抗震等级的框架角柱未全高加密箍筋力荷载作用下的承载能力…
问题7单跨框架结构未提高抗震措施……
问题8抗震设计时,大跨度框架的抗震等级有误……
问题9整体分析时未对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乘以1.1倍的增大系数
问题10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箍筋的配置不满足计算要求
问题11抗震设计时,楼板开洞形成的穿层柱未采取加强措施
……
第五节构件小配筋率问题…
问题1人防门框墙的受力钢筋配筋率不满足小配筋率要求
问题2人防内墙的竖向钢筋配筋率不符合小配筋率要求
问题3无梁楼盖的板内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不符合小配筋率要求
问题4人防板、墙未按要求设置拉结筋,无梁楼盖抗冲切钢筋设置有误
问题5防倒塌棚架的挑檐悬挑长度及配筋形式不符合要求
相关标准规范、法规文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