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剧的兴起与走向(1979-1993)

价格 98.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4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博文图书网

管理员第1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中国电视剧蓬勃兴起的历程中电视职能建构、电视剧生产创建以及电视剧意义生产的脉络走向。本书一方面发掘新时期在国家政治、经济改革、社会思潮、观众倾向等力量支配下中国电视剧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基本规律,另一方面揭示电视剧的意义生产与社会再生产的关键环节——人格再生产——之间的深刻联系。本书注重电视剧研究对于社会精神状况的回应和介入,将电视剧研究作为反思新时期文化走向的思想空间,为探寻更合理的电视剧生产关系发掘历史经验和思想资源。

目录

绪论作为文化反思空间的电视剧研究

章“自己走路”:中国电视职能重构

节从“缩型影剧院”到宣传工具

节从“生计问题”到经济工具

第三节建构什么样的娱乐工具

章中国电视剧生产创建

节改革动员与题材规划制度

节制作流通与《渴望》的多重意义

第三节多重力量博弈下审查制度的形成

第四节评奖制度的建立与演变

第三章“给文学插上翅膀”:电视剧改编及其意义再生产

节《武松》:莽英雄还是“战士”

节《四世同堂》:市民批判还是爱国主义

第三节《新星》:忠于原著的是与非

第四节《过把瘾》:剔除了心理创伤的爱情风波

第四章新时期中国电视剧的人格形象生产

节从“问题青年”到现代人格理想重建

节“改革英雄”人格形象嬗变

第三节“资本化人格”的形成及其“漏洞”

参考电视剧

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与插图

自己走路:中国电视职能重构

19585pan>日,北京电视台的试验播出宣告了中国电视的诞生。此后不久,上海、哈尔滨、天津、沈阳、长春、广州等地相继建立电视台,中国电视迎来了初创时期。经过初创时期缓慢曲折的发展,电视事业建设方面初具规模。到1978年,在全国各省会城市(除外)和直辖市都建立了电视台,大体形成了以北京电视台为中心的全国播出网。基于全国播出网的形成,19785pan>日,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这一年元旦《新闻联播》开办播出。

在职能定位方面,中国电视一开始强调为家、为人民服务的属,在北京电视台试播前两天(1958429日),中央广播事业局党组给、并转党中央的报告中提出电视的三项任务:宣传政治、传播知识和充实群众文化生活”②。不过,当时电视自办节目的能力薄弱,新闻节目和专栏节目所占播出时间很少,而且新闻节目和科教节目大都是来自电影厂的新闻纪录片,电视的职能更多体现在戏曲、电影等文艺节目的转播上,还有是主要采用演播室直播的形式制作播出电视剧。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78年。这期间因的爆发电视一度成为政治批判的工具,电视节目更加贫乏。

电视职能还有一个方面——电视教学,电视教学中电视只是起到一种传播工具的作用,本书不作讨论。

节从缩型影剧院到宣传工具

在中国电视发展历程中,1979年是个重要年份。为了搞活经济,调动地方、部门增收节支的积极,这一年决定从1980年开始在全国普遍推行分灶吃饭的财政。这种财政建立在以往时代行政分权实践的基础之上,意在克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统得过死的弊端。吴敬琏在《当代中国的经济改革》一书中论及1980年代财政改革与以往时代行政分权之间的关系。他认为,1958年根据党的八大改革经济管理的要求与在《论十大关系》中阐述的思想,划定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分成比例,设立与企业之间的利润留成,

这种以行政分权为基础的财政,开了80年代分灶吃饭财政干的先河

在财政改革背景下,197964日,、向提交《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管理的请示报告》,报告要求恢复前的电影发行放映,在其基础上,实行经济核算、加强收入分成和利润留成管理,从而发行放映事业的发展。810日批准这个报告,转发各地执行。此前不久,为了避免经济利益受损,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停止向电视台提供新影片;出于同样的经济原因,很多剧团也提高了电视录制新戏的收费标准。

……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