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老子细观天地,深悟乾坤,成《道德经》。上卷说道,下卷论德,八十一章五千余字尽现宇宙万事万物之本源,内蕴治国、治家、治身之常理;玄奥,又简易,易学善行。两千多年来,教人化人,修身养,尊道贵德,走正道得正果,无为无不为。本书作者山老子道德经注解,顿有所悟,汇集心得,遂解。书中逐章解译了老子道德经经文,力现老子本意,并依作者之见标以章名,以期更好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供老子文化研究者、企业文化研究者、经营管理者、科技工作者和太极拳爱好者等学。
目录
上篇 道经
章众妙之门
章有无相生
第三章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
第五章多言数穷
第六章玄牝之门
第七章天长地久
第八章上善若水
第九成名遂身退
第十章玄德
第十一章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为腹不为目
第十三章贵大患若身
第十四章 道纪
第十五章敝不新成
第十六章各归其根
第十七章百姓皆曰我自然
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
第十九章少思寡欲
十章忧
十一章道之为物
十二章曲则全
十三章希言自然
十四章自是者不彰
十五章道法自然
十六章重为轻根
十七章袭明
十八章大制不割
十九章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不以兵强天下
第三十一章胜而不美
第三十二章朴虽小天下不敢臣
第三十三章自知者明
第三十四章圣人终不为大
第三十五章执大象
第三十六章 柔弱胜刚强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下篇 德经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
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
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
第四十二章三生万物
第四十三章无为之益
第四十四章知止不殆
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
第四十六章常足
第四十七章不为而成
第四十八章为道日损
第四十九章以百姓心为心
第五十章出生入死
第五十一章道之尊德之贵
第五十二章守柔曰强
第五十三章非道哉
第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
第五十五章物壮则老
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
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
第五十八章方而不割
第五十九章早复
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
第六十一章天下之交
第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
第六十三章报怨以德
第六十四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六十五章不以智治国
第六十六章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
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
第六十九章抗兵相加哀者胜
第七十章则我者贵
第七十一章知不知上
第七十二章自爱不自贵
第七十三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
第七十五章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
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
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八十章小国寡民
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
老子小传
憨山小传
后记
摘要与插图
道,可道,道。名,可名,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do,形迹,边际)。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译
天地未开,不可言说,无名,强为之名“道”,尊称“太上”。生于无始,起于无因,虚无自然,无生亦无灭。道散为炁(qi),炁聚为太上老君。天地初开,混沌如鸡子,阴阳两气冲和造万物。此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相无名之道体,全成有相有名之天地,一物一太极,事事物物可见道之实际。道,若言其有,不可触;若言其无,万物为之生。无名无相,生天地,制万物,可察不可见,可悟不可言。
道不可言,可以言说的道,不是真常之道。道无名,可以给出名称的名,不是真常之名。无名,为天地原始。有名,能造万物。所以日常要安心于观无,无能生有,以观察道的造化生物之妙(道之用)。日常安心于观有,有能显无,以观察万物之微,无一不是虚无妙道之理(物之理)。观无和观有,两者是一样的,同出一体而异名,都很玄妙。妙之又妙,这是大道之门。